文 / 江山美人

第三百六十四章 化整为零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在青州百姓翘首以盼下,扬州的大军终于出动了。

    能够在几天时间内,集结十五万大军,并且准备好出征的物资。

    除了刘可,没有任何一个诸侯能够做到。

    扬州的战争潜力不仅如此。

    “派出斥候,前往青州各郡,探查倭寇消息。”刘可道。

    这一句简单的话,就足够让人跑断腿了。这就是上位者的威严。

    刘可之所以这么麻烦,其中的原因还是孔融造成的。

    孔融可以为太守,但是管理一州,能力还是差得太远了。

    其中应对倭人的策略,就让刘可大跌眼镜。

    首先仓促出战,导致青州三万官兵战败。

    这一点还是无关大局,更重要的是,孔融没有集结大军,与倭人决战,而是爱惜羽翼,分兵把守各个重镇。

    刘可简直对他无语了。

    要是孔融在集结八万大军的时候,毅然决然与倭人决战,说不定倭人早就平定了,哪里还需要扬州出战。

    可惜孔融一错再错。

    现在,他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为了稳定民心,将扬州驰援的消息发不各地,本意是好的,却让刘可失了先机!

    孔融分兵把守要地,战况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抢先一步,把盟友卖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可气的是,刘可都进入青州地界了,孔融派来的使者,竟然一问三不知。

    “倭人在哪里?”

    “不知呀,谁知道呢?倭人这么凶残。”

    倭人在青州肆虐,可是青州官府连倭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虽然其中倭人转移速度快,但是你也要时时刻刻盯着啊。

    所以,刘可一进青州,就两眼一抹黑,就只知道倭人在青州。

    刘可大发雷霆,把孔融的使者轰了出去,自己派出斥候寻找倭人。

    平白无故耽误了大军的时间。

    如果刘可帐下有这么无能的将军,一定砍了他,省得烦心。

    看看华雄,表现多好,一听说青州战乱,立刻沿途安排岗哨,布置防线。

    最搞笑的是,使者回到北海郡后,向孔融诉苦。

    孔融竟然派人送信给刘可,大致意思是:东阳侯你放心,青州刺史之位一定给您,曹操拒绝了我的请求也没用。

    刘可难道是来争权夺利的?

    现在的青州,不仅什么都没用,还各种穷困。

    为了发展徐州和交州,扬州不知道补贴了多少,要是来一个更穷的青州,非要把扬州拖垮不可。

    对于这件事,刘可没有继续纠结,当务之急是找到倭人,一举剿灭他们。

    然而,斥候的汇报让刘可摸不着头脑,倭人竟然到处都有?

    刘可张开了地图,将斥候汇报的倭人位置,在地图上做了一个总结,用小旗标记起来。

    随着汇报的斥候不断增多,倭人的部队数量也不断变多。

    刘可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倭人化整为零了。

    他们纯粹是为了劫掠,分成了几十个千人队。

    这样的敌人,非常棘手。

    “你们有什么看法?”刘可道。

    “主公,我觉得倭人应该是为了提高劫掠效率。”徐庶道。

    自古以来,分兵容易被逐个击破。除了逃跑的时候,谁都不会傻到分成几十股部队。

    分兵两三路就已经是极限了。

    现在倭人在进攻的时候分兵,除了劫掠,还会有什么?

    “头疼啊,原本一击必杀,现在变成了猫抓老鼠了。”郭嘉感慨道。

    其实刘可也是这样的想法,局势一拖再拖,扬州再无行动,友军就要坚持不住了。

    “既然敌人分兵,我们也分兵,还怕了他们不成?”吕布道。

    不管是集团军作战,还是小股部队作战,乃至单兵作战,扬州军都更胜一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奉先,你率领一万人马前往东莱郡;子龙,你率领一万人马前往齐郡;子义,你率领一万人马前往乐安郡……”

    刘可一下子分兵五万出去,镇压各地。

    其实有些郡并没有出现倭人,只不过刘可为了以防万一,直接派兵前往。

    可以这样说,除了北海郡、孔融所在之外,青州每一个郡都有扬州的兵马。

    倭人不是喜欢跳吗?

    那就来试试扬州的兵锋。

    在这种分兵的情况下,扬州同样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倭人集结大军,刘可本部还有十万人马呢。

    其实,如果算上赤水军的话,扬州一共出动了二十万兵力,因为赤水军的任务不同,他们是负责截断倭人的退路。

    比如说找到倭人停放船只的地点,并且进行摧毁。

    届时,倭人就成了瓮中之鳖,刘可想要怎么拿捏都行。

    于是,刘可坐镇本部,就不断地有战报传来,当然,全都是好消息。

    仅仅三天时间,倭人就损失了三个千人队。

    刘可就此事召开了会议。

    “倭人不同于我军,通讯落后,你们猜猜看,他们会约定在哪里集合。”刘可道。

    古时候的分兵和现在不同,一旦将兵力分出去,就无法指挥了。

    所以刘可猜测,倭人一定约定了一个时间,集结在一起。

    否则,乱糟糟的军队怎么指挥?

    一旦他们集结起来,就是刘可进行雷霆打击的时候了。

    刘可留下十万大军,没有完全派遣出去提高围剿倭人的速度,就是因为这个考虑。

    徐庶看着沿岸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他的思路和刘可一样,认为倭人一定会集结在沿海地方。

    因为倭人进入青州后,没有根基,他们没有治理的打算。

    所以唯一能够给他们依靠的,就是撤退的船只。

    “主公,我们大军先向海边靠近,再伺机而动。”徐庶道。

    因为倭人的都是渔船,能够藏匿的地方太多了。

    而刘可就倭人登陆的地点派出了斥候部队,没有发现任何船只。

    倭人能够考虑转移船只这一步,当真不可思议。

    现在沿海这么大,等到斥候跑一圈,战斗早就结束了。

    “元直,大军出动,一定要如同猛虎一般,怎么能够扑空呢。”郭嘉道。

    刘可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再等两天。

    在此期间,孔融亲自来拜访了刘可。

    “东阳侯,此次青州之难,多亏了您仗义相救。”孔融拱手道。

    “围剿异族,人人有责,身为汉室宗亲,打打倭人罢了。”刘可道。

    说得这么轻松?

    孔融觉得非常惭愧,他自己就是没有什么建树,才导致青州被倭寇入侵。

    如果他早一点围剿那几千倭人,倭人也不会觉得青州软弱可欺了。

    “东阳侯年轻有为,我就不行了,唉。”孔融唉声叹气道,“不知道东阳侯接下来怎么做?有用到我的地方尽管说。”

    刘可真不敢用孔融,这家伙手里头八万大军,却这么怂。

    让孔融参与进来,绝对没好事。

    “孔刺史不必忧心,只要坚守城池,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刘可道。

    “明白了,东阳侯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青州不会再丢失一城。”孔融信誓旦旦地道。

    现在倭人被追得四处逃窜,如果你再丢城,真的说不过去。

    “保护城池,就是保护百姓,孔刺史回去要加强防务,千万不要给倭人可趁之机。”刘可叮嘱道。

    “一定,一定!”孔融道。

    扬州军的战斗力确实天下无双,一出场,倭人就被打散了。

    孔融现在心安了不少,并且承诺道:“只要东阳侯帮助青州度过难关,我会再次上表朝廷!”

    “孔刺史言重了。”刘可拱手道,然后就送孔融离开了。

    孔融离开了后,郭嘉评价道:

    “孔融确实是谦谦君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