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家陈登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一届科举状元是徐庶,第二届是刘基,现在终于到第三届了。

    如今,扬州人才济济,所有人都盯着这个位置。

    因为,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一步登天,这是所有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且,徐庶和刘基,都在太学学习过一段时间,所以太学一直以来,都是求学的圣地,吸引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年轻人。

    其中就包括陈登。

    陈登出身于徐州陈家,在刘可讨伐刘备的时候,陈家积极投靠过来。

    然而,心高气傲的陈登没有选择为官,而是进入太学学习。因为扬州的变化太大了,陈登进入太学就是为了学习新知识。

    这一学习,就停不下来了。

    更让陈登意识到,想要在扬州出头,是多么地不容易。

    “父亲,您感觉好一点了吗?”

    这几日,陈登没有去太学点卯,而是回到家中照顾生病的父亲。

    在这个时代,孝道非常重要,所以陈登请假没有一点困难。

    陈珪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发展陈家的重担就落到陈登的身上。

    “为父只是偶感风寒,没什么大碍,元龙,科举将近,你不该回来。”陈珪有气无力地道。

    “父亲,您别这么说,孩儿学习不差这几日。”陈登道。

    “好,那就陪我这个老家伙几天。”陈珪道,又补充说,“莫要落下了功课!”

    “父亲多虑了,这些功课孩儿早就熟读于心。”陈登道。

    陈珪欣慰地点点头,陈登一直以来都让他省心,是一个乖巧的孩子。

    为了履行照顾父亲的诺言,陈登亲自熬药,喂陈珪喝下后,还进行了简单的按摩,活动筋骨。

    “我儿真是有孝心。”陈珪欣慰地道。

    按摩完毕后,陈登还拿扬州的时事与陈珪探讨,比如这一次报社的建立。

    “东阳侯要与世家争夺话语权了。”陈珪老谋深算,一下子就猜出了刘可的用心。

    “父亲,此事对我们陈家没有影响吧?”陈登小心翼翼地道。

    “哼,怎么没影响,难道你没有发现,整个扬州,除了刘家,很难有世家大族出头吗?”陈珪道。

    “这……糜家和赵家不是发展得挺好的。”陈登道。

    “唉,好是好,可是距离世家大族,还远得很呢。赵家就不必说了,就赵子龙一人。糜家呢?糜竺高高在上,糜芳却被打落尘埃。”陈珪道。

    陈登仔细想了想,的确如此,同为徐州世家,陈登没少往糜家走动,联络感情,一直以来都是糜芳接待他。

    “按理说,糜芳有过,但是惩罚已经承受了,这些年早该复出了,然而东阳侯始终没有点头……咳咳……”陈珪说着说着突然咳嗽一声,陈登不停地为他抚背。

    陈珪好受一些后,接着道:

    “在扬州,东阳侯将军政分离,各地太守还会随时轮换,已经没有世家大族说话的地方了。你看吧,等报纸兴隆,深入人心的时候,世家大族连抱怨都说不出来了。”

    陈登目瞪口呆,而后深吸一口气道:

    “我们陈家该怎么做?”

    “在扬州,除了东阳侯,不可能出现割据一方的势力,登上六部之位就已经是极限了。”陈珪悲观地道。

    陈珪有野心,如果给他时间,未必不能为陈家遮风挡雨,可惜他的年纪已经大了。

    一切重担落到了陈登头上。

    徐州四大家族,曹家已经彻底没落,没有出色的当家人,成为富家翁,孙家的孙乾跟着刘备寄人篱下,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陈家的情况要好一点,但是远远比不上糜家。

    “你结交糜芳,要以此作为晋升的资本,不要和他走得太近,因为东阳侯不喜欢他。糜竺是谦谦君子,值得深交。”陈珪告诫道。

    陈登正襟危坐,记了下来。三日后,陈珪的病情逐渐好转,陈登也回归了太学。

    虽然太学是学习的地方,但是从来不缺少风言风语。

    “哎呦,这不是陈状元吗?”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陈登回头看了一眼,此人名叫顾同,是顾雍的族人,仗着顾雍的关系,在太学里肆无忌惮,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和陈登是死对头。

    “好狗不挡道。”陈登道,想要从旁边离开,又一次被拦住。

    “陈状元,不要急嘛,人家是来和你探讨学习的。”顾同道,声音非常娇媚,惹得围观的人哄堂大笑。

    “你就不怕丢了顾家的脸面?”陈登道。

    “你陈元龙都不要脸,我一个纨绔要什么?”顾同嗤笑道。

    “哼!”陈登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看着吧,等这次科举结束,你陈元龙就会成为太学里最大的笑话!能够直接当官不好吗,非要参加科举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证明自己,不过是一个笑话!”顾同哈哈大笑起来。

    太学里,很多人都佩服陈登的毅力,当然,也有人看不爽的,其中顾同就是代表。

    在他们看来,陈登不过是带着下邳投靠过来的可怜虫罢了,他们不敢说陈登是叛徒,但是从骨子里瞧不起他。

    在一次争论中,顾同批判陈登没有文人的风骨,回去被顾雍教训了好久,这让顾同更加憎恨陈登。

    陈登被质疑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他已经不怎么在乎。现在陈珪因为体弱多病,没有职务在身,陈登也一头扎进太学。

    一个世家大族,没有人为官,很快就会没落。

    比如说刘尚,刘繇在的时候风光无限,现在只能沦落到出海经商,好在他的大哥刘基给力,成为了第二届科举的状元,家族渐渐摆脱困境。

    陶商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扬州名声很大,却从来不被世家正眼看待。他的兄弟陶应也在太学,很遗憾,没有天赋,落榜了。

    其实,陈登的内心也在挣扎,如果落榜了怎么办?走关系四处求人,还是继续在太学奋斗?

    不管哪一个选择,都会招来流言蜚语,所以陈登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想要堂堂正正,就必须拿下科举。

    “你怕了吗?”陈登道。

    顾同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道:“我会怕你?”

    “说不准,只要我正常发挥,前三甲不过是囊中之物。”陈登嚣张地道。

    “就你那破烂算学?”顾同道。

    一下子戳中了陈登的泪点,其他成绩都好说,但是陈登接触算学不过两年时间,最近恶补了不少,然而算学还是成为了他的破绽。

    “这可真是多谢你的提醒了。”陈登道。

    眼看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顾同也不敢继续放狠话,放陈登离开后,他也离开了。

    然而陈登始终放心不下,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恶补一下算学,那么该找谁帮忙呢?

    陈登犯难了,太学里不是没有算学老师,但是他们的教授的方法陈登已经摸透了,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另辟蹊径。他想到了太学里的天才少年诸葛亮。

    诸葛亮在太学里鼎鼎有名,屡次指出算学老师的错误。

    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是私塾学生,莫名其妙被交换到太学,为了泄愤,专门挑老师的错误,还一挑一个准。诸葛亮不敢挑衅国学老师,只能欺压算学老师了。

    算学是东阳侯提倡的新学问,就算是一些老师,也没有学习几年算学,所以诸葛亮的算学高出老师,并没有让人过于惊讶。

    于是陈登决定拜访诸葛亮。

    “我不能答应。”诸葛亮拒绝道,此时他已经十五六岁了,风度翩翩,一看就是美男子。

    “为何?”陈登不解道。

    “我答应了教授我算学的老师,不能外传。”诸葛亮一本正经地道。

    “孔明,你师从何人?”陈登疑惑万分,太学里的老师他都知道,没人天赋这么高。

    “这个嘛……秘密。”诸葛亮道。

    陈登想到了徐庶,诸葛亮和徐庶是好友,徐庶教授朋友一些知识很正常。而徐庶的算学就了不得了,传闻是出于东阳侯。

    “孔明,你就帮我这个忙,好吗?”陈登哀求道。

    “说不行就是不行,我也不能坏了规矩啊。”诸葛亮坚持道。

    然而陈登没有放弃,继续死缠烂打,让诸葛亮烦不胜烦。

    “孔明,你只要引荐一下,不会让你为难的,你看看,如果我考了状元,岂不是欠了你一个人情?到时候我也是你的靠山!”陈登道。

    一说到“靠山”两个字,诸葛亮就来劲了,现在他的兄长诸葛瑾是青州刺史了,而好友徐庶是内阁成员,崔州平也捞了一个太守,看陈登人模狗样,考出去,不会比崔州平差。

    不过比起性格恶劣的某人,还是差远了。

    “我就问你一句话,如果教授你算学的老师,和我起了冲突,你帮谁?”诸葛亮道。

    一句话就将陈登问懵了,如果说帮诸葛亮,岂不是要得罪老师?可是如果选择帮老师,连老师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答案很明显,陈登道:“当然是帮孔明你!”

    唰唰――

    诸葛亮奋笔疾书,很快就写好了字据,道:“好了,签字吧。”

    陈登嘴角抽搐,怎么感觉好像是卖身契一样?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