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四百二十七章 冲突不断(下)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刘可刚回到营中,就听到了一个消息。

    公孙瓒的和袁绍打起来了!

    二人本就势同水火,能够隐忍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刘可赶紧带兵前往。

    两军还处于对峙阶段,曹操也在场,颇为头疼。

    “袁绍,你个卑鄙小人,竟然半路埋伏我!”公孙瓒义愤填膺地道。

    “你有什么证据?”袁绍反问道。

    而后,公孙瓒大手一挥,军中抛出十几具尸体。

    “除了你,谁还会这么做?”公孙瓒道。

    “这就难说了,谁知道你得罪了多少人?”袁绍冷笑道。

    “你还要狡辩是吧?!”公孙瓒出离地愤怒了。

    “住手!你们冷静一下。”曹操道。

    然而,二人置若罔闻。

    “来,打一仗,分生死,看谁怕谁。”袁绍道,至于曹操说什么,根本没听见。

    “正有此意!”公孙瓒不甘示弱地回答。

    情况非常糟糕。

    为了防止二人起冲突,曹操特地将他们的营寨分割开。

    中间还隔着一个张燕,然而张燕紧闭营寨,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曹操无奈,只好向刘可投去求救的眼神。

    维护秩序,是老大和老二的工作。

    “咳咳,二位,你们要打架也行,可不可以文明一点?”刘可道。

    袁绍和公孙瓒的视线纷纷投向了刘可,刘可的意见,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提此刻在场的五千扬州铁骑,冀州和幽州可是有海岸线的。

    刘可想要收拾他们,简直不要太简单。

    正是知道这一点,他们才这么老实。

    “东阳侯,此言何意?”袁绍问道。

    “很简单,你们各出五千人马,在场地中交战。”刘可道。

    曹操嘴角抽搐,喂喂喂,这是什么意思,大哥我们是来劝架的啊!

    东阳侯会这么幼稚吗?

    曹操猛然惊醒,东阳侯想要削弱诸侯的实力!

    这个办法好啊。

    于是曹操附和道:“东阳侯这个主意好,你们看着吧,就当是为秋狩助兴。”

    一句话,就把袁绍和公孙瓒说得像小丑一般。

    偏偏,他们两个气头上,没有看出来。

    “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袁绍道。

    “谁收拾谁还不一定呢!”公孙瓒道。

    二人开始挑选精锐士兵,真要干一架!

    袁绍有颜良文丑,一点都不虚。

    公孙瓒的军队,大都是边军,作战英勇,奋不顾身,肯定也不虚。

    顿时鼓声震天。

    在鼓声中,双方准备就绪。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袁绍道。

    “我呸,就你这样?”公孙瓒不屑道,虽然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差不多,但是精锐程度还是有差距的。

    袁绍想要凭借五千兵力定胜负,这怎么可能?

    虽然公孙瓒也不打算输。

    “二位,你们不要上场。我可是说过,要为诸侯报仇的,你们要是死了一个,就不好办了。”刘可道。

    袁绍和公孙瓒都很不爽,但是不得不同意刘可的安排。

    随着战鼓节奏的加快,公孙瓒军率先发起了冲锋。

    没有花里胡哨的,就是直接开战。

    “莽夫!”袁绍道。

    “懦夫!”公孙瓒道。

    咚咚咚!

    两军开始接触,互有伤亡。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血流成河。

    这不仅仅是意气之争,还关乎面子问题。

    诸侯都在看着呢,不好好表现,难道要成为笑话吗?

    场中能够站着的人已经不足两千,然而,双方主公都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

    这一场战斗损失惨重,因为他们需要为主公的面子买单。

    “不如算平局?”曹操忍不住道,势均力敌,再打下去也很难分出胜负。

    “平局,二位如果还想继续,可以再来一场。”刘可道。

    袁绍和公孙瓒也醒悟过来了,继续消耗给诸侯看?傻子才这么做。

    铛铛铛!

    鸣金收兵。

    没有停留,各回各家了。

    一场危机,就这么解除了。

    然而,诸侯冲突不断,已经无法制止。

    “结束秋狩吧。”刘可道。

    曹操想了想,很快就同意了,矛盾已经遮掩不住了,继续进行秋狩,肯定会出来更大的伤亡。

    “就按东阳侯的意思办。”

    秋狩以来,说实话,就集体狩猎过一次,其他时间都是吃吃喝喝,刘可早就不耐烦了。

    诸侯肯定私下里达成了很多协议,但是这与刘可无关,他的目的也达成了。

    为天下万民的主张推广开来,谁还敢轻视刘可?

    诸侯只能乖乖按照他的规则来。

    就比如说刚才袁绍和公孙瓒的约斗。

    曹操回去请示献帝后,将秋狩的结束日期定在明天,可以说是非常仓促。

    但是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刘璋,终于能够回益州了,外面的世界太危险。

    一个约斗,就引起近万人的伤亡。

    刘璋兴奋地睡不着觉,连夜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觐见了献帝,说了一堆祝福的话。

    刘协默默无语,董承的死,给他的打击太大了。

    一直以来,董承都为他奔走,联络了马腾,又联络了刘备,势力不断扩大。

    随着董承的死,一切回归为零。

    刘协发现,自己身边一个替代董承的人都没有。

    所以,在散朝之前,刘协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

    “东阳侯留步,可否陪朕说说话?”

    刘可还没有说话了,曹操就激动地跳出来,道:“陛下偶感风寒,传染给东阳侯就不好了。”

    就连借口都是这么地随意。

    刘协欲言又止,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刘可停下了脚步,如果刘协坚持的话,他一定会留下,但是刘协终究是没有进一步挽留。

    刘可叹息一声,同样不知道说什么好。

    天意如此。

    “孟德贤弟,不要忘了你的承诺!”刘可提醒道。

    曹操一口答应下来,不就是照顾献帝吗?以后一定让他白白胖胖。

    刚才曹操真的吓死了,差一点无法收场。

    此次秋狩以后,刘协想要出长安,就太难了。

    临走前,孙策特地拜访了刘可。

    在秋狩中,孙策很少露面,刘可也猜不到他想干什么。

    “东阳侯,舍妹的事情,还请多多包涵。”孙策道。

    竟然是因为此事?

    刘可恍然大悟。

    “怎么说?”

    “我荆州,实在拿不出八十万金,舍妹就麻烦您照顾一段时间了。”孙策恬不知耻地道。

    第四二八章 公孙度的回复

    谁能想到,孙策竟然这么无耻。

    刘可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结束了秋狩,率军回到扬州。

    刚入九江郡,就有数万百姓夹道欢迎。

    “恭迎东阳侯!”

    刘可诧异万分,道:“怎么搞出这么大排场,不是劳民伤财吗?”

    “主公有所不知,这都是百姓自发的行为。”郭嘉道。

    刘可一下子明白了,他为百姓做了主,百姓这是感激他呢。

    “主公,请您露面,现在是收服民心的最佳时刻。”郭嘉道。

    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扬州百姓已经非常忠诚了,但是刘可不介意更进一步。

    他骑着马,从人群中穿过。

    “东阳侯万岁!”

    无数人欢呼呐喊。

    刘可保持着微笑,众星捧月的感觉他没少享受,但是头一次这么舒畅。

    “东阳侯果然一表人才!”

    “东阳侯能为我们作主,我们能为东阳侯效死!”

    “长大后我也要从军,真的太帅了!”

    ……

    “民心可用啊!”刘可感慨万千。

    “都是主公努力的成果。”郭嘉道。

    “还不够,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刘可道。

    “主公想要夺取天下,谁人能够阻挡?”郭嘉豪气冲天地道。

    “奉孝,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诸侯若是再次联合,我们可吃不消。”刘可道。

    如果诸侯第二次联合对付扬州,刘可有信心获胜,但是同样的,扬州一定会遭到破坏。

    如此一来,还不如默默等待时机。

    “我们扬州今非昔比,盟军有来无回。”郭嘉道。

    刘可一路上受到吹捧,终于回到了东阳城,再慢一点,他就要飘了。

    就在他以为已经消停的时候,东阳城二十万百姓出城迎接。

    刘可受宠若惊,这一次他做了一次小小的抵抗,直接溜回家里。

    “真的太可怕了!”

    “夫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百姓发自内心地欢迎你,你怎么可以玩失踪呢?”赵雨道。

    “我总感觉有阴谋,为什么我走到哪里,百姓都知道?谁出的主意,谁去收场。”刘可坚定地道。

    赵雨笑了笑,道:“那你也不能这么任性,大不了走个过场,回来再惩治出主意的人就是了。”

    “算了吧,最近父亲怎么样?”刘可问道。

    “健康不错,就是身体逐渐发福了。”赵雨道。

    这个情况,已经持续好久了。

    刘可拜访了刘有义,父子二人聊了很多。

    “定方,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要在我一个老头子上浪费时间。”刘有义道。

    “怎么能算浪费时间呢?陪伴父亲也是我的责任。”刘可道。

    拜别了刘有义,刘可就直接休息了,第二天,正常处理公务。

    甘宁急匆匆而来,汇报工作。

    “兴霸,好久不见了。”刘可道。

    “主公,好久不见。”甘宁道,整个人越来越黑了。

    海上的阳光,真不好受。

    “辽东的事情如何了?”刘可问道。

    辽东远离中原,地处最北方。此次秋狩公孙度没有参加,所以刘可百姓为百姓、战争为战争的理念,在辽东没有得到推广。

    这一点成为了刘可理念的破绽,所以刘可想要弥补,派出了使者。

    “主公,这一次恐怕让您失望了。”甘宁遗憾地道。

    “公孙度怎么说?”刘可已经猜到了答案,但是还是需要证实。

    “中原之事,与辽东无关,公孙度是这么回答的,”甘宁道。

    辽东太远了,地广人稀,这就是公孙度的底气。

    “随后他驱逐了我们的使者。”甘宁平静地道。

    然而,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杀气腾腾的心。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公孙度还邀请主公前去辽东说礼,称主公不过是浪得虚名。”甘宁道。

    刘可神色变化,但是依然没有动怒。

    “公孙度不过井底之蛙,不足挂齿。”甘宁接着道,“不过这样的小人号称辽东王,这就很过分了。”

    如果不是为了大局着想,甘宁怎么会隐忍至今?

    就此事,刘可召开了会议。

    “公孙度很嚣张啊,各位有什么看法?”刘可道。

    “主公,某愿意出使!”徐庶自告奋勇道。

    “元直,你不好好处理公务,还想出去散心?”郭嘉道。

    徐庶都无语了,到底是谁之前偷偷溜出去。

    “我觉得,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贾诩道,“主公还只是侯爷呢,公孙度就称王了,就该让他认清现实!”

    没想到,贾诩竟然直接建议出兵。

    “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而且辽东确实太远了,不利于作战。”鲁肃道。

    邪马台国一样遥远,刘可同样威逼了,只不过邪马台国贫困不堪,军队弱小。

    辽东不同,地处北方,游牧民族众多,非常凶悍,其中骑兵最难对付。

    “主公的主张,是一定要推行的,不如杀鸡儆猴。”贾诩道。

    “不如用贸易说服公孙度承认如何?”鲁肃道。

    扬州的贸易已经足够发达,辽东贫穷,一定能够形成冲击。

    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就长了。

    “以公孙度的贪婪,恐怕没这么容易,反而会资敌。”贾诩道。

    大家据理力争,乱糟糟一片。

    “主公怎么认为?”郭嘉问道。

    哪有直接问主公意见的?也就只有刘可这样宽宏大量的主公,才能够容忍。

    “只有在军事上强大了,才能够保证贸易。”刘可道。

    “先把公孙度打疼?”郭嘉摸着下巴沉思,“这样不错。”

    鲁肃见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出兵,只能叹息一声。

    又要花钱了。

    突然,一名守卫走了进来,声称外面有斥候要见荀攸。刘可挥一挥手,同意荀攸告退,之后荀攸拿回了一封密报。

    “主公,不好了,公孙度驱逐主公使者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

    这么快的速度?

    几乎是和甘宁一样的速度,毕竟甘宁在辽东滞留了几天。

    “这曹孟德,一回去就搞小动作。”郭嘉吐槽道。

    “现在整个天下都在看扬州如何应对呢。”贾诩道。

    所有人都认为刘可不会兴师动众,吃下这个暗亏,但是刘可偏偏不让他们如意。

    “准备好,给公孙度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