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内政也敢插手,刘可当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不过,这也证明,曹操和袁绍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他们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忌惮刘可,这个苗头非常不好。

    为此,徐庶没少做宣传。

    刘可为徐庶铺了路,他的工作简单了不少。

    就是疯狂地宣传。

    现在报纸已经深入人心,扬州有学识的人,总会买上一份报纸,了解实事,让自己不至于落后。

    尤其是学生,经常继续交流,否则和同学就没有共同的话题。

    所以,徐庶抓住机会,田丰和钟繇离开后,立刻刊登,袁绍和曹操再次重申秋狩协议,甘愿为刘可小弟。

    当然,后面一句是夸张的写法,但是大家爱听啊。

    有了市场,就有编撰的人。

    刘可的威望因此上升了一个层次,在半岛的所作所为,反倒是没有惊起太大的风浪。

    毕竟,刘可战无不胜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扬州虽然变得强大了,但是敌人也在成长,所以还不到掉以轻心的时候。

    所以徐庶建议自己的老师司马徽,更新诸侯榜单。

    “元直,这件事非同小可,真的要这么做吗?”司马徽道。

    这件事就是吃力不讨好。

    上一次是刘可强烈要求,司马徽这才将诸侯榜做了出来。

    “老师,这可以给主公提一个醒。”徐庶道。

    现在无法直观地面对敌人,所以榜单可以成为假想敌。

    虽然徐庶认为刘可已经足够努力了,但是还不够。

    看看,天下这么大,如今只占领了四州之地。

    所以徐庶打算刺激一下刘可,还有什么比诸侯榜更适合的呢?

    况且,诸侯榜是刘可搞出来的东西,现在只不过是更新罢了。

    司马徽再无疑问,开始钻研榜单。

    有的诸侯消亡了,有的诸侯变得强大了……

    刘可依然霸占着榜单第一的位置!

    第一名,刘可,字定方,东阳侯,势力范围:扬州、交州、徐州、青州以及乐浪郡地区,拥兵120万。

    第二名,曹操,字孟德,汉丞相,势力范围:司州、兖州、并州、豫州部分地区,拥兵50万。

    第三名,袁绍,字本初,冀州牧,势力范围:冀州、幽州,拥兵30万。

    第四名,孙策,字伯符,乌程侯,势力范围:荆州,拥兵30万。

    第五名,刘璋,字季玉,益州牧,势力范围:益州,拥兵20万。

    ……

    第一的位置毫无争议,当然是刘可。

    曹操在吸收张燕以及并州的力量后,实力大涨,几乎不可遏制。

    如果没有刘可,恐怕曹操的野心更大。可惜,刘可的存在,让曹操投鼠忌器。

    曾经为了降低刘可的戒心,兖州直接不设防。

    或许这会成为曹操的污点,但是他一点也不在乎。

    袁绍的势力攀升最快,现在虽然只有三十万大军,但是还有成长空间,所以他的排名在孙策之上。

    一旦消化了幽州的地盘,袁绍的实力将会飞跃增长。

    曹操也一样,还有成长空间。

    孙策就不同了,哪怕有心发展,但是只有荆州一个地方,已经被压榨得差不多了。

    孙策真的太难了。

    至于一些小诸侯,不提也罢。

    根据徐庶提供的数据,司马徽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非常简单。

    毕竟,这只是借助他的名望。

    “辛苦老师了。”徐庶拱手道。

    “这一点不算什么。”司马徽道,也没有客气。

    告别了司马徽,徐庶直接拜访了刘可。

    “主公,任务已经完成了。”徐庶道。

    刘可知道是说宣传主张的事,道:“不错,效率很高。”

    自从徐庶弃武习文后,做事一直坚韧不拔,踏踏实实,不仅是刘可,鲁肃也喜欢把事情交给他去做。

    郭嘉就不行了,整天放浪形骸,除了刘可,没人能够约束。

    “主公,此次属下前来,还有一事。”徐庶道。

    “说吧。”刘可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徐庶拿出了诸侯榜,递给刘可。

    刘可接过来一看,不由得皱起眉头。曹操和袁绍的实力,刘可心里有数,不然也不会扩军。

    但是,他从来没有这么直观地看过,所以心里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

    曹操和袁绍联军已经有八十万,和之前扬州的兵力相当。

    这是相当大的威胁。

    由于刘可的存在,曹操和袁绍有了共同的敌人,周边势力灭亡差不多了,想让他们两个打起来,几乎不可能。

    所以刘可对上二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逃不掉的。

    等到新军训练差不多,就是决战的时候了。

    “元直,我明白你的意思,有心了。”刘可道。

    “主公明白就好,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我们扬州,无时无刻都在战斗!”徐庶道。

    如果人人都像徐庶一样积极,刘可就省心多了。

    “其实,主公您的主张有更好的推行方式。”徐庶道。

    刘可来了兴趣,追问道:“有什么办法?”

    徐庶正襟危坐,道:“一统天下!如果天下都是主公的,谁还会站出来反对?”

    说的好有道理!

    可是哪里会这么简单?

    不过,似乎也不太难。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家的意思?”刘可问道。

    “我的意思。”徐庶承认道,“经过这次任务,突然感慨,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请主公海涵。”

    献帝还在呢,就说一统天下,岂不是太嚣张跋扈了?

    平时,可以当献帝不存在。然而,一统天下,献帝是永远绕不开的坎。

    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谋朝篡位。

    这个时代,最讲究流芳千古。

    篡位这种恶名,一定会被历史记载,遗臭万年。

    “这件事还太早了,慢慢来。”刘可道。

    这就是默认了。

    徐庶非常非常激动。

    “现在,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要想太多。”刘可道。

    “明白。”徐庶道,“那诸侯榜需要公布出去吗?”

    “公布吧,能够稳定人心。”刘可道。

    袁绍和曹操的发展虽然迅捷,但是刘可还不至于怕了他们。

    徐庶立刻前往报社,刊登了诸侯榜。

    虽然这份榜单在诸侯看来,没什么作用,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津津乐道的事情。

    东阳侯依旧是第一!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