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叹了一口气,道:“此次仲达怕是难以出头了。”

    这句话,让司马懿大吃一惊。他不相信刘可,却非常相信曹丕。

    “此话怎讲?”司马懿追问道。

    “仲达可知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曹丕道。

    “这不是坊间传闻吗?”司马懿果然见多识广。

    “非也,这句话是水镜先生说的。”曹丕道。

    “水镜先生?”司马懿仿佛不敢相信,司马徽虽然很欣赏他,但是从来说过“卧龙凤雏”这样的形容。

    对于名士而言,这已经是用荣誉打包票。

    水镜先生就不怕牛皮吹破了?

    不过,司马懿对于卧龙凤雏更加感兴趣,道:“此二人是谁?”

    “卧龙乃是诸葛亮,字孔明,学贯天人。凤雏则是庞统,字士元,超群绝伦。”曹丕道。

    “为何我没有听说过这二人的名声?”司马懿道。

    按理说,司马懿游历天下,不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声。

    可事实上,司州名士没有一个人提过这二人的名字。

    “仲达有所不知,东阳侯曾经说过,太学学生,不可张扬,所以他们一直被隐藏至此,非常低调。”曹丕道。

    曹丕见司马懿心中还是没有定数,举例道:“仲达可知徐元直?”

    “当然知道,乃是第一届科举状元。”司马懿道。

    “此人乃是卧龙和凤雏的好友,对二人推崇备至。”曹丕道。

    “徐元直不过浪得虚名,如果不是东阳侯千金买马骨。”司马懿不屑地道。

    在他看来,徐庶只是运气好罢了,这才得以进入内阁。

    内阁五人中,就只有徐庶没有其他职务,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丕叹息一声,道:“仲达有所不知,第一次反扬州同盟的时候,盟军就是败在徐元直之手。”

    司马懿倒吸一口凉气,他只知道,盟军失败,是因为袁绍退出,怎么又扯到徐庶?

    现在这件事已经不需要隐瞒,曹丕解释道:“就是徐元直深入徐州调查,得知李商的身份,乃是董卓谋士李儒,这才用计,使得袁绍退出,袁绍退出后,盟军直接溃败了。”

    说起这件事,曹丕也是唏嘘不已。

    司马懿沉默了,扬州英才何其多也!

    “徐元直曾言,卧龙凤雏能够解决此次扬州危机。”曹丕道。

    第二次反扬州同盟?

    就凭他们?

    司马懿是不相信的,但是能得到司马徽和徐庶的推崇,卧龙凤雏应该不差。

    更让司马懿忌惮的是,徐庶本人。

    没想到,徐庶竟然完成了这样的壮举。

    司马懿钦佩不已。

    “仲达还要小心一人。”曹丕道,“此人比起卧龙凤雏,丝毫不弱。”

    司马懿已经无语了,这么英才一个个冒出来,还是吹得天花乱坠那种。

    “何人?”

    “陆逊,字伯言。此人在太学,与卧龙和凤雏,就是竞争关系,然而,他的年龄更小。”曹丕道。

    “陆伯言,我记住了。”司马懿道。

    这才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司马懿暗暗下定决心,要与这些人一争高下,好让东阳侯明白,自己的主张,才是正确的。

    于是,司马懿开启了学霸模式。

    曹丕负责教授算学。

    一入算学深似海,哪怕司马懿聪明绝顶,也仅仅是找到入门的方法罢了。

    如何与其他天才竞争?

    就在司马懿苦恼的时候,曹丕将此事告诉了刘可。

    “司马仲达的算学可不记。”刘可道。

    这算是开了一个小后门。

    不过司马懿只是想证明自己,所以并不在乎是不是后门。

    于是,司马懿开始进入学霸模式,一进扬州的图书馆,就懵逼了。

    里面的书籍琳琅满目,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够看完?

    没有三五年,绝无可能。

    这还只是囫囵吞枣。

    扬州的底蕴,不容小觑。

    学生们也逐渐发现了司马懿的存在,开始与之攀谈。

    其中就包括回来述职的刘基。

    刘基是汉室宗亲刘繇的后人,登顶科举后,成为了一地的太守。

    这一次恰好回到东阳,当然要好好看书,毕竟,东阳的藏书,天下第一。

    他最先注意到司马懿的存在,开始聊起天来。

    二人高谈阔论,司马懿深深地佩服。

    “莫非,兄台就是卧龙凤雏之一?”司马懿道。

    刘基羞愧道:“比起二人,我差的太远了。”

    随后,刘基介绍起了自己。

    司马懿大为震惊,竟然是历代科举状元。

    现在,就连他都说,不如卧龙和凤雏。

    司马懿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现在就连一个刘基,司马懿感觉都难以匹敌,他终于有了压力。

    同时,与卧龙凤雏见面的愿望更加强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司马懿终于打听到了诸葛亮的踪迹,他放下手头上的书籍,忍不住去拜访。

    一见面,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头戴斗笠的年轻人,正在悠哉悠哉地钓鱼。

    这个人真的是卧龙?

    司马懿惊疑不定,不过还是上去打了招呼,道:

    “阁下可是卧龙?”

    “当不得,当不得,在下诸葛孔明。”诸葛亮摆摆手道。

    果然是诸葛亮!

    于是,司马懿打算试探一番,旁敲侧引,怎奈何,诸葛亮就是不接他的话题。

    “没想到,卧龙竟然是如此高傲之人!”司马懿冷笑道。

    “钓鱼,切记不要多嘴。”诸葛亮道,“来下一盘棋如何?”

    说着,诸葛亮拿出了围棋。

    “正合我意。”司马懿道。

    诸葛亮进攻咄咄逼人,司马懿严防死守。

    司马懿一连输了三天。

    因为诸葛亮的棋艺变化多端,更有多种新颖的棋法,简直闻所未闻。

    司马懿虽然深谙此道,却始终有一种无力感。

    “卧龙果然名不虚传。”司马懿叹息道。

    可是随之,司马懿也疑惑起来,科举将至,为什么诸葛亮一点都不紧张?

    后来,他得到了答案。

    一名比诸葛亮更年轻的少年人找上门来,指点了几句,司马懿竟然胜了。

    “观棋不语,没人教过你吗?”诸葛亮没好气地道。

    “我下棋只为了技艺进步,胜负无所谓。”少年人道。

    “是因为你输给东阳侯太多了吧?”诸葛亮挖苦道。

    少年人默认了此事。

    后来,司马懿一打听,这才知道,此人竟然是东阳侯的徒弟,周不疑!

    如此棋手,竟然是东阳侯的徒弟,那么东阳侯又是何等地高深莫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