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给你加一个鸡腿。”刘可宽慰道。

    差一点挨打,就值一个鸡腿?

    周不疑好想翻脸。

    可惜他没有这么本事。

    刘可没有理会周不疑怨念的眼神,对蔡琰道:

    “琰儿,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

    “多谢夫君!”蔡琰嫣然一笑道,偎依在刘可怀中。

    老师,你竟然是这样的人,为了讨好老婆,出卖徒弟!

    周不疑气冲冲地离开了。

    刘可没有理会周不疑的小脾气,而是继续与蔡琰缠绵。

    “要是我有不会做的题,琰儿一定要偷偷告诉我。”

    “夫君,你怎么可以这样……”

    科举如期进行。

    考场外,排着长长的队伍。

    数量达到了五千人。

    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录取人数不足五十,可谓是百里挑一。

    要知道,这些人已经是经过重重选拔,从县里和郡里杀出来,想要脱颖而出,真的太难了。

    可是录取的人数,就只有这么一点,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要考上了,不犯大错,就是铁饭碗。

    退休的人员不多。

    人员要逐一搜查,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带小抄之类的。

    刘可和蔡琰携手进入考场,因为早就交代过,所以他们不需要搜身。

    现在的科举还没有后世这么冗杂,不过此次还是进行了改革。

    第一天只考核儒家经典。

    刘可翻来试题一看,就知道,肯定是郭嘉搞的鬼。

    这坏东西,就是不想让人好过。

    所幸,刘可有了准备,至少没有输得太难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于其他人,怨声载道,就不关刘可的事情了。

    第二天,考核了算学。

    刘可是第一个交卷的!

    最多涉及初中的知识,不要太简单。

    第三天,考核的是策论,题目是秦汉,非常广泛。

    刘可洋洋洒洒写下: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即《过秦论》。

    有这样的名篇打底,刘可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其他人。

    他又是第一个交卷的。

    刘可做了装扮,所以在场中没有人认出来。

    不过,所有人都记住了一个叫刘英俊的考生。

    一些考得差的人,甚至自我安慰道:

    “哈哈,虽然我考得不尽人意,但是终究坚持了下来,不像有些人,没有真才实学,却死皮赖脸参加科举。”

    这样的嘲讽,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此次科举,有很多走后门的人。

    只要交钱,就可以参加科举。

    不用从县和郡杀出来。

    一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一口气买了很多个名额,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息。

    这样的人,被正统考生所看不起。

    提前交卷的刘英俊,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

    “考得怎么样?”刘可关切地问道。

    “还行。”蔡琰露出淡淡地笑容,随后嗔怪道,“夫君,就算是闹着玩,你也不该提前交卷呀。”

    “谁说我是闹着玩?前十,肯定有刘英俊的名字。”刘可铿锵有力地道。

    “我相信夫君。”蔡琰道。

    刘可搂着蔡琰的腰,走出了考场,引得众人侧目。

    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该不会是个基吧?

    刘英俊,算是彻底扬名了。

    就连知情的周不疑,都忍俊不禁,甚至蠢蠢欲动,想要推波助澜。

    可是一想到后果,他就硬生生止住了。

    “不能这么做!”

    不过周不疑还是好奇,老师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

    等他赶到现场,试卷已经完成了糊名。

    周不疑叹息一声,只好放弃了,还不如等结果出来。

    现在出手,绝对会被蔡邕打死的。

    试卷完成糊名后,又交给另一批官员誊抄,阅卷官只能看誊抄的内容。

    经过一系列的环节,想要作弊,根本就不可能。

    阅卷官完全不知道这是谁的卷子。

    所以,只能靠实力。

    其中儒家经典占据分数的50%,算学20%,策论30%。

    所以郭嘉才会想在儒家经典这部分,卡住刘可,可惜,他终究会失望的。

    蔡邕、司马徽、孔融等人开始了紧张的阅卷。

    在这段时间里,考生直接放飞自我,在东阳城到处玩耍。

    周不疑找到了诸葛亮,问他考得怎么样。

    “还行。”诸葛亮道。

    得到了一个狗屎一样的回答。

    看到周不疑的神色,诸葛亮道:“那你要我怎么回答?力压群雄,夺得状元?”

    “算了,我就不该问你。”周不疑灰心丧气地道。

    在回来的路上,他碰到了庞统。

    庞统的回答更令人想打他一顿。

    “考得不差,至于能不能第一,就看孔明和伯言发挥怎么样了。”

    还要看别人发挥?

    诸葛亮是还行,你呢?

    不过,庞统是奔着前三甲去的,还是蛮有志气。

    既然诸葛亮和庞统都问了,周不疑干脆杀向陆家。

    陆逊沉思了一会儿,道:“题目很简单。”

    这些人,回答怎么都这么保守?

    周不疑看不下去了!

    还是回刘府吃自己的鸡腿算了。

    在以前,还会遇到考官无法抉择名次的情况,往往这个时候都会丢给刘可决断。

    不过这一次不同,刘可亲自参与了,所以他命令蔡邕、司马徽、孔融三人,务必直接排出不可更改的名词。

    刘可只要静静地等待结果就行了。

    晚饭中,周不疑弱弱地问了一句,道:“老师,您考得怎么样?”

    这关乎在一个月的假期。

    “金榜题名没问题了。”刘可道。

    周不疑耷拉着脑袋。

    蔡琰笑了笑,没有说话,看来也考得不错。

    “扬州的科举,也不怎么样,竟然还出了刘英俊这种滥竽充数的人物。”

    司马懿叹息一声。

    因为不算算学成绩,所以他比别人要轻松很多,交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对于阅卷的规则,司马懿也有所了解,已经非常公平公正了。

    决定出名次后,还会将誊抄的卷子公布,供众人欣赏。

    接下来,就看结果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