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回来,让曹操非常震惊。

    对于这个儿子,曹操还是非常喜爱的,就是有些不够关心。

    毕竟,这些年他都在忙碌,没什么时间。

    即便是如此,妻子还是时常提起曹丕,所以曹操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将曹丕接回来。

    但是一想到此战还没有结果,曹操就放弃了。

    反正东阳侯是一个正人君子,不会以此威胁。

    曹操当时还在想,如果自己打败了东阳侯,也一定会善待他的家人。

    没想到,曹丕就这么回来了。

    曹操有些手足无措,他不得不深思,是不是东阳侯的态度有所改变。

    “主公,子桓归来,是一件喜事啊!”戏志才道。

    “志才所言极是,朝廷中对于子桓身在扬州,颇为不满,以此攻击丞相,子桓回来,正好堵住他们的嘴。”司马朗道。

    对于曹丕回来,司马朗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因为司马懿早就知会过了。

    司马朗要做的,就是打掩护。

    对于司马懿的做法,司马朗非常赞同。

    投资下一代,是每个世家都会做的事情。

    司马家族要千秋万代,就必须有所准备。

    “那些大臣随便他们嚷嚷,只要不阻碍我的大事,就随他们去。”曹操道。

    不过对于曹丕回来,曹操始终没有发表意见。

    默认了此事。

    见此,司马朗有些失望,难道主公不重视这个嫡子?

    曹丕进入长安后,曹操也没有安排人接待。

    这让曹丕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时也非常忐忑不安。

    然而,城门口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卞夫人,曹丕的母亲。

    而她的身旁,还站着一个小孩,也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

    曹丕出生的时候,有青色的云笼罩其上整日,形状如同一副车驾的上盖。

    乘坐带伞盖的车驾就已经是非同寻常的规格,而这个小婴儿身上的云盖就更不同凡响。

    所以,曹丕一出生,卞夫人非常开心。

    “子桓,你回来了!”卞夫人潸然泪下道。

    曹丕非常激动,与母亲叙旧良久。

    “东阳侯果然正人君子。”卞夫人称赞道。

    这段时间,卞夫人非常担心,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将会与东阳侯一战。

    这件事已经瞒不下去了。

    曹丕夹在中间,如何保证安危?

    卞夫人不知如何是好,多次向曹操提到曹丕,就是希望曹操能够将曹丕接回来。

    没想到,东阳侯竟然主动放人了。

    “东阳侯将孩儿当弟子,怎么可能会加害孩儿呢?”曹丕道。

    “那就好,那就好。”卞夫人道。

    然而,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打扰了母子二人的叙旧。

    “公子当向丞相请安。”司马懿道。

    “丞相忙得很。”卞夫人怄气道。

    “这是父子之礼,礼不可废。”司马懿道。

    曹操的喜爱才是曹丕立足的根本,司马懿一眼看穿了这一点,所以这才督促曹丕。

    “仲达说的是,母亲,您稍等,我去向父亲请安!”曹丕道。

    曹丕都开口了,卞夫人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曹丕在司马懿的陪伴下离开了。

    “公子见了丞相后,一定要低头认错。”司马懿道。

    “为何?!”曹丕不解道。

    “因为您此次归来,没有询问丞相大人的意见。”司马懿道。

    也就是说,先认错,后站队?

    曹丕终究是心高气傲,难以接受,哪怕那个人是他的父亲。

    “公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道。

    这是一项考核,如果曹丕没有这样的心性,那么就没有辅佐的必要。

    司马懿已经拒绝了曹操的一次征召,和曹操的关系并不好,所以转而投资曹丕。

    曹丕不可靠的话,司马懿只能另寻明主了。

    仿佛看到了司马懿的信念,曹丕答应了下来。

    直接跪在了曹操的书房外。

    “丞相,曹丕公子求见,就跪在外面。”有下人通报道。

    曹操置若罔闻,仍然在处理政务。

    直到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这才命人带曹丕进来。

    “拜见父亲!”曹丕行礼道。

    “你还知道我这个父亲?”曹操板着脸道。

    曹丕谨记司马懿的话,道:“听闻父亲要与老师交战,左右为难之下,时常想起父亲的养育之恩。”

    曹操叹息一声,道:“子桓,你回来的不是时候啊。”又补充道,“既然已经回来了,就安心待在长安。”

    “多谢父亲!”曹丕道。

    随后曹操摆摆手,曹丕就退下了。

    “此事解决了,父亲已经答应了留下。”曹丕对司马懿道。

    司马懿却没有意外,毕竟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曹操这种生物,就是口是心非,难道他真的不在意曹丕?

    怎么可能。

    只是脸面更加重要。

    曹丕一低头,曹操还能怎么办?

    “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司马懿道。

    就这样,在司马朗的有意宣传下,长安都知道曹丕回来了。

    相当于刷了一波名望。

    这个时代最讲究孝道,曹丕做到了。

    不久,时机成熟,曹丕向自己父亲举荐司马懿。

    司马懿是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家,他非常有眼力。

    现在,曹操坐拥五十万大军,这么多人,难道不需要将军统帅吗?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

    司马朗也趁机为司马懿做担保,道:“主公,司马家族,永远忠于您!”

    哪怕曹操不喜欢司马懿,但是对于他的才学,还是非常认可的。

    更何况,司马懿在扬州刷了一波存在感。

    科举第三名!

    就算是东阳侯,都要招揽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放弃了扬州优渥的条件,前来投靠曹操。

    曹操怎么可能还记得以前的龌蹉?

    直接任命司马懿为军师中郎将。

    司马懿顷刻间成为曹操军的新星。

    在此之前,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这个是什么官呢?

    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

    这样的小官,司马懿怎么可能看得上眼?

    再加上不喜欢曹操,司马懿直接拒绝了。

    为此,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去扬州镀金。

    现在不仅镀金成功,还搭上了曹丕这条线,活该司马懿出人头地。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刘可在招揽人才,曹操也不甘落后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