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防御交给了袁谭,我怎么办?

    这是袁尚发自内心的呐喊,在军事上,袁尚有自信,压过袁谭一头。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抵抗陈登这个艰巨的任务,应该交给他,而不是袁谭。

    现在,袁绍竟然当着袁尚的面,将兵权交给袁谭,袁尚心里非常难受。

    这可是关乎冀州生死存亡的战争啊!

    难道只能默默地等待?

    袁尚不甘心。

    然而,他不敢违背袁绍。

    作为父亲,袁绍还是颇有威严的。他说出的话,不容置疑。

    如果袁尚敢当场质疑袁绍,哪怕他再受到宠爱,也会被惩罚。

    所以袁尚换了一个思路,道:

    “父亲,请给孩儿一支军队。孩儿愿意为您死战!”

    一旁的袁熙蠢蠢欲动,现在正是表忠心的时候啊,所以他也说了同样的话。

    结果袁绍白了袁熙一眼,后者就退缩了。

    看到袁绍没有给兵权的意思,袁谭微微一笑,终于压了弟弟一筹。只要此战表现漂亮,一定能够获得父亲的青睐。

    “显思、显奕你二人先退下。”袁绍道,把袁尚单独留了下来。

    临走前,袁谭瞥了袁尚一眼,心情复杂:父亲果然还是偏爱袁尚,有什么事情,是长子不能知道的?

    而身为当事人的袁尚,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父亲发现了他的小心思?

    结果发现自己想多了。

    袁绍此刻哪里还有心情琢磨这些,如果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还如何守护冀州。

    “显甫,我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袁绍心情沉重地道。

    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袁尚不会在此刻退缩,道:“父亲,请尽管吩咐。”

    “好,保持这样赤城的心性,对你以后有帮助。”袁绍道。

    有帮助?

    难道指的是继承人的位置?

    袁尚大喜,不过没有表现出来,同时感到忧虑。

    东阳侯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如果给他十年时间,一定可以赶超扬州。

    袁尚有这样的信心。

    然而,当下还是想想怎么自保。

    “是这样的,光凭我们冀州,很难打赢东阳侯,所以我们必须请求援军。”袁绍道。

    援军?

    袁尚左思右想,他们还有谁能够作为盟友?还有谁可以倚仗?

    袁尚想不到,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人。

    “我希望你秘密前往辽西,联系丘力居,出兵幽州。如果能够完成,方能破开局面。”袁绍道。

    袁尚吃了一惊,竟然是异族!

    就不怕传出去名声不好吗?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连东阳侯这道关卡都过不去,还谈什么名声,还谈什么未来。

    “我们想要赢,就必须不拘一格,打破规则。”袁绍道。

    “父亲英明。”袁尚道。

    东汉末年,诸郡乌丸部首领各自称王。

    位处东北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周遭的乌丸部落形成同盟关系,故称之为三郡乌丸。

    三郡乌丸的首领乌丸大王是丘力居,只不过这家伙运气不太好,遇上了公孙瓒这个好战的家伙。

    一度被横扫。

    所以,丘力居对于公孙瓒,恨之入骨。

    后来袁绍讨伐公孙瓒,丘力居派出得力手下蹋顿与袁绍结盟。

    为了巩固盟友关系,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

    这也是袁绍将幽州兵力抽调一空,北方乌桓一直平静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袁绍不会借助异族的力量,但是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为父虽然有恩于乌桓,但是,乌桓贪得无厌,未必真心,我儿一定要小心应对。”袁绍叮嘱道。

    “孩儿一定谨遵父亲教诲,面对乌桓不卑不亢。”袁尚道。

    “好一个不卑不亢!”袁绍笑道,如果表现得太卑微,恐怕会被异族看清。

    袁尚有聪明才智,也有应变的能力,所以袁绍才会选择他出使。

    而且,最重要的是,袁尚容貌美俊,是作为使者的天然优势。

    但是袁绍仍然放心不下,觉得应该再派遣一名谋士,相辅相成之下,确保万无一失。

    袁绍想了想,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任务,抽不开身。

    斟酌再三,袁绍最终选择了沮授。

    沮授为人耿直,有谋略,最适合不过了。

    乌桓人怎么可能听你那些拐弯抹角的话?

    最简单的就是,你帮我打架,我给你钱,给你武器,给你铠甲。

    谈拢了一切都好。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耿直上。

    沮授听说了这件事后,劝说道:“主公,乌桓入境,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届时劫掠百姓,当如何?”

    都要灭亡了,谁还顾得上这些?

    袁绍当然不会直白地说出口。

    “东阳侯能够引百济、高句丽入境,我为什么不能求助乌桓?”袁绍反问道。

    中原还搞不清高丽和高句丽的区别。

    高丽是刘可扶持的,与高句丽对抗的新王国,只不过名声不显罢了。

    “东阳侯能够约束他们,进入幽州至今,没有发生欺压百姓的事情。”沮授道。

    “我也能。”袁绍冷冷地道。

    沮授无语了,主公,你有几斤几两,朝夕相处之下,我们还不够了解吗?

    但是沮授无法反驳,否认君主的能力,可不是臣子该做的。

    “主公,如今冀州上下一心,并非没有胜算,没有必要铤而走险。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沮授苦口婆心地道。

    然而,袁绍不为所动,他必须动用一切力量,一切关系,因为一旦失败了,就再也没有机会。

    面对扬州这样的庞然大物,必须倾尽全力,否则一点机会都没有。

    “那也是先把东阳侯送走。”袁绍道。

    异族最多解决一下,东阳侯要做的,是灭亡袁家!

    其中的干系,袁绍理得一清二楚。

    于是,袁绍三言两语将沮授打发了,他不适合这个任务,也就没必要浪费口舌。

    “父亲,孩儿一个人就够了。”袁尚道,此刻他展示的是对父亲的“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是我最疼爱,也是最杰出的孩子,只要事成,保住了冀州,我会给你机会。”袁绍道。

    至于什么机会,这么明显的暗示,袁尚还不明白吗?

    立刻干劲十足。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