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五百八十七章 出兵冀州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青州依旧在紧张筹备中,六十万大军出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保证一鼓作气拿下冀州,刘可不遗余力。

    “我军需要派遣一名大将,从海路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刘可道。

    面对这样的机会,众将顿时眼红了。

    “主公,我愿意领兵!”藏霸率先站出来道。

    “你在许县受伤颇重,现在应该休养才是。”吕布道,方天画戟一横,藏霸就不说话了。

    这家伙,竟然在威胁!

    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不仅仅是吕布一人。

    高顺也蠢蠢欲动。

    藏霸识趣地退出了竞争。

    “主公,属下愿往!”高顺请求道。

    高顺是最早跟随刘可的一批将领,前期作战勇猛无比,深得刘可器重。

    只是后来,大将越来越多,高顺出战的机会变少了。

    吕布同样站了出来,道:“主公,某愿为先锋!”

    刘可见状,还真不好决定。

    “主公,不妨让吕布渡海,高顺为渡河先锋。”郭嘉建议道。

    刘可略一沉思,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从海边进攻,需要机动性足够的部队,吕布的突骑兵最合适。

    而高顺的陷阵营,更精于战阵,可以为部队争取时间。

    “就这么办。”刘可一锤定音道。

    高顺也很满意这样的结果,毕竟他要的,只是出战的机会。

    “遵命!”高顺道。

    高顺都同意了,当然不会再有人反对。

    至于为什么不派高顺和吕布一起出征,原因很简单,吕布的风格注重强攻猛进,而高顺则是防守中带着攻击,稳扎稳打。

    由于运力有限,吕布只率领三万大军出征,丁奉的渤海舰队负责输送兵力。

    “麻烦丁将军了。”吕布道。

    “吕将军客气了,主公的命令,莫敢不从。”丁奉道。

    吕布的登陆非常顺利,毕竟袁绍没有海军,根本无法阻挡。

    同样的,袁绍不可能在海岸线布置重兵,因为海岸线太长了,根本无法防守。

    只能派人监视。

    所幸冀州的斥候不是瞎子,早就看到了无数的大船,连忙向袁绍汇报。

    吕布的任务是为大军渡河创造时机,所以他并没有进攻袁绍的发家之地渤海郡,而是乐陵郡。

    乐陵郡与青州相邻,隔着黄河,是刘可计划中的渡河地点之一。

    袁绍在得知吕布的三万大军进入乐陵郡后,大为震惊,因为他没有想到,刘可的速度会这么快。

    “东阳侯已经派遣大军进入乐陵郡了,乐陵不容有失,诸位说说看,如何应对。”袁绍道。

    “主公,可调动审配的大军进入乐陵郡。”许攸道。

    十万人打三万人,岂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然而,作战岂能只比拼数量。

    三万扬州军,足够袁绍头疼的了。

    “审配的大军不能动,否则东阳侯渡河,更加难以抵挡。恐怕,吕布的出现,就是为了方便东阳侯渡河,此时调动审配的大军,岂不是中了东阳侯的圈套?”袁绍道。

    “主公言之有理。”田丰道。

    但是吕布又不能不管,那就只能从大本营调兵了。

    袁绍坐镇中央,还有十五万兵力,可以灵活调动。

    “主公,给我一支兵马,驱逐吕布易如反掌。”高干自告奋勇道。

    袁绍知道高干作战勇武,但还是要考一考他,道:“你有什么打算?”

    “我军从大本营调兵,本就晚了一步,不过,属下料定吕布不会北上前往北海,而是西进,牵制审配的大营。所以,只要在必经之路上埋下伏兵,一定可以解决吕布这个隐患。”高干道。

    计划不错!

    袁绍也是如此认为的。

    “高将军有勇有谋,作为主帅最适合不过了。”田丰同样赞赏道。

    “好!高干听令,你即刻率领五万大军,前往乐陵。”袁绍道。

    “主公,三万大军足以,何须五万?”高干道。

    既然是伏兵,以少打多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高干为了稳妥起见,申请带了三万人马。

    “不可轻敌,吕奉先勇冠三军,不是一般人能够抗衡的。”袁绍道。

    “主公,我们用的是智谋,不会和吕布硬碰硬。”高干道。

    可惜袁绍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分拨给高干五万大军,否则他根本放心不下。

    “我冀州虽然兵多将广,但是也不能随便冒险,以多打少,快速解决战斗,这才是正理。况且,这是第一战,意义重大,只许胜不许败。”袁绍道。

    “是,主公!”高干抱拳道。

    “切记不可掉以轻心。”袁绍叮嘱道。

    “放心吧,主公!”高干道。

    随后,高干统帅五万大军,直奔乐陵而去。

    袁绍一直在城墙上相送,直到部队没有了踪迹。

    “主公,在忧虑什么?”田丰道。

    “没什么,我冀州人才济济,一定会度过难关的。”袁绍道。

    袁绍麾下,一共有八大谋士,他们分别是田丰、沮授、许攸、郭图、逢纪、审配、辛评、辛毗。

    其中郭图、辛评、辛毗都出身颖川。

    在此之前,袁绍还有四庭柱,现在只剩下高览一人。

    论亲族,还有“三子一甥”,三子就不必说了,一甥指的就是高干。

    其中“四大上将”也颇有威名,淳于琼、麴义、吕旷、吕翔。

    袁绍默念着众人的名字,为自己打气。

    “主公不必担心,我冀州命数不绝。”田丰道。

    “但愿如此。”袁绍叹息道。

    三天后,袁尚传来消息,丘力居已经答应出兵,如今正在召集部族兵马,尚需一些时日。

    袁绍听闻消息,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注意着南边的战报,生怕东阳侯突然杀过来。

    精神非常紧张。

    “这件事,显甫办得好。”袁绍欣慰地道。

    原本以为袁尚一个人前往辽西,就算能够请来援军,也是一两个月后的事情了。

    没想到,刚离开不足七天,此事就成了。

    算上准备的时间,乌桓再过半个月左右,就足以行动,对于袁绍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至于勾结异族的些许恶名,根本算不了什么。在胜负面前,这些都无足轻重。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