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包围邺城后,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继续采取分化策略。

    能够省力,当然不用强攻。

    强攻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邺城可有破绽?”刘可问审荣和甄尧道。

    审荣不假思索,举荐了一人,道:“主公,辛毗与我友善。”

    也就是说,辛毗有机会拉拢。

    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后来跟随他的大哥辛评,投靠了袁绍。

    在袁绍阵营中,辛毗是支持袁谭的。

    “有把握吗?”刘可问道,谨慎还是需要的,否则就打草惊蛇了。

    “五成!”审荣道,“据我所知,辛毗非常仰慕主公。”

    刘可点点头,又看向了甄尧。

    “我甄家与辛毗只是点头之交。”甄尧如实回答。

    “既然如此,这件事交给审荣负责。”刘可道。

    审荣拱手回应。

    至于怎么与城内联系,刘可早就有所布置。

    袁绍三子兵败,肯定要收拢残兵,而这些残兵当中,就有扬州招降的人手,在夜里传讯不是问题。

    当辛毗收到好友审荣的来信后,非常震惊,犹豫万分,最终还是答应了见面。

    约定好了时间以后,在内应的帮助下,辛毗悄然从城墙上吊下去,与审荣见面。

    “佐治,你来了!”审荣握着辛毗的手道。

    “既然已经脱困,为何不回到城中?”辛毗道。

    “实不相瞒,某已经投靠了东阳侯。”审荣道。

    辛毗叹息一声,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询问一句。

    “审正南如何了?”

    “关押在大牢中。”审荣道。

    “就他那臭脾气,东阳侯肯定受不了。”辛毗鄙夷道。

    “先不说这个,东阳侯可谓是天下明主,佐治考虑得如何了?”审荣道。

    其实辛毗出来,就已经是表态了。

    “唉,我一家老小,都在邺城中。”辛毗叹息道。

    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你为何冒险出城?”审荣不解道,难道到手的功劳,要飞了?

    如果辛毗不愿意,审荣是不会强求他留下的。

    主公一定会理解的!

    “投降东阳侯是我的荣幸,只是家室拖累罢了。”辛毗道。

    如果不是担心家人安危,辛毗也想直接投降,怎奈何,他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审荣道。

    “我在城中并无兵权,所以帮不上东阳侯的忙,不过,有一件事,请转告东阳侯。”辛毗神秘兮兮地道。

    辛毗在审荣耳边说了几句话,审荣面色顿时变得苍白。

    “佐治,这可是大功一件!”审荣道,怪不得辛毗会亲自出来,仅凭书信,恐怕不足以取信于人。

    “此乃投名状,还请审兄在东阳侯面前美言几句。”辛毗道。

    “一定一定!”审荣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辛毗没有立刻投降,但是今夜并非没有收获。

    “我不能离开太久,这就告辞了。”辛毗道。

    “佐治保重!”审荣拱手道。

    看到辛毗安全回到城中后,审荣神色变得郑重,连忙回到扬州军营。

    看到审荣一个人回来,甄尧有些意外,道:“失败了?”

    “非也,成功了一半。”审荣道。

    接下来,审荣连夜求见了刘可。

    “拜见主公!”审荣行礼道。

    “此行可有收获?”刘可问道,丝毫没有疲惫感。

    审荣甚至有一种感觉,主公并没有入睡,而是在等待消息,不由得有些感动,同时也有些庆幸。

    还有,今夜并非没有收获。

    审荣向刘可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并且道:“主公,郭图向袁绍献了一个毒计,掘漳河之水,企图淹没我军。”

    袁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刚刚得到的妙计,还没有捂热一天,就被刘可知晓了。

    此事非同小可。

    刘可拿来营地的地图,松了一口气,营地的地势很高,哪怕挖掘之水,也淹不到他们。

    只有在攻城的时候,攻城部队才会受到威胁。

    还好,提前得知了消息,否则贸然攻城,恐怕要损兵折将了。

    “这个消息很重要。”刘可肯定了审荣的功绩。

    “此乃辛毗透露给属下的。”审荣没有抢功,相较于他,辛毗更需要这份功劳。

    否则城破之日,辛家的下场就难说了。

    哪怕刘可仁慈,辛家也会因此没落。

    有了这个功劳,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记住了。”刘可道。

    这四个字,就是承诺。

    辛毗冒险传递消息,没有白费心思。

    第二天,刘可就此事召开了会议。

    审荣顶着一个黑眼圈出席,作为当事人,他不可能缺场。

    不过,他看到的,依然是神采奕奕的刘可。

    这就很不可思议了,难道主公不需要休息吗?

    其实对于刘可来说,每天睡两个时辰,就足够了,毕竟他的体格异于常人。

    众人习以为常。

    只不过审荣刚投靠过来,感到非常惊艳罢了。

    不知不觉间,刘可总能带给人信心,这就是人格魅力,或者说是无与伦比的统帅力。

    “袁绍打算水攻,诸位觉得如何应对?”刘可问道。

    “主公,应该先撤离百姓。”郭嘉道。

    “这件事,我已经安排子龙在做了。”刘可道。

    邺城大战,百姓早就遁入深山老林之中。

    当然,也有一些胆子大的,留在了城外村庄。

    因为,他们非常信任刘可。

    刘可说过不扰民,就绝对不会扰民,就算不小心触碰了,也会进行一定的补偿。

    现在刘可需要的就是撤离这批人。

    “如此一来,岂不是打草惊蛇?”审荣不解道。

    “非也,交战让百姓撤离,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郭嘉道。

    审荣不在言语,是他想太多了。

    “我军可以将计就计。”诸葛亮道。

    “如何将计就计?细说。”刘可道。

    “袁绍不是还有异族骑兵吗?可以让他们学一学游泳。”诸葛亮道。

    “想法是不错,只是时机不好掌控。”刘可道。

    要怎么保证敌人不会提前放水呢?

    如何瞒过袁绍,让蹋顿按时入场呢?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

    然而,这些对于诸葛亮来说,不是太难。

    接下来,诸葛亮逐一布置了此事,众人拍案叫绝。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