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七百四十五章 求贤令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邺城是冀州世家聚集的地方,搞定了这里,裁撤私兵的工作顺利了许多。

    在刘可的示意下,郭图采取了收缴兵器,挑选精壮入伍的办法,逐步控制了世家的武装力量。

    当然,也会适当地给出一些承诺,消弥世家的不满。

    能够拿到好处的世家少之又少,毕竟蛋糕就这么多。

    全部工作完成,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与此同时,铜雀台初具规模。

    “主公,可广邀群雄,前来参观。”郭嘉建议道。

    “我举办盛会,邀请诸侯来干嘛?”刘可道。

    “这样有面子啊。”郭嘉直白地道。

    刘可无语地拒绝:“不必了。”转念一想,“不过可以颁布求贤令。”

    刘可已然是中原第一诸侯,但是每年来投奔他的人,还是太少了。

    “主公这个主意不错!”郭嘉眼前一亮。

    既然是盛事,自己人搞未免有些小家子气,总得有人来喊666。

    诸侯来了,还要管这管那,他们还未必玩得开心。

    更何况,益州仍处于战乱中呢。

    求贤令就不同了,向民间招揽人才,是每个君主都在做的事情。

    总有人叽叽歪歪铜雀台浪费人力物力,但是刘可将铜雀台的效用,扩大到了极致。

    先是练兵场,后有求贤令。

    为了求贤,花一点钱财算不了什么。

    郭嘉钦佩万分。

    刘可洋洋洒洒地写下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好文章!”郭嘉抚掌道。

    “广而告之。”刘可道。

    “没问题,天下贤才将齐聚铜雀台!”郭嘉信心十足地道。

    一出门,郭嘉就将此事交给了诸葛亮。

    “孔明啊,上次钓鱼可是你输了。”

    “愿赌服输。”诸葛亮叹息道。

    当这则消息传遍天下后,顷刻间引起巨大的反响。

    众所周知,扬州招揽人才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比如说科举。

    几乎没有开后门的举措,而求贤令明显就是打开了一扇窗。

    酒馆里,一名身材高挑的人正在喝酒。

    “东阳侯要在邺城广招天下英才,这位客人要不要去试一试?”酒保道。

    “东阳侯怎么可能会看上我们这些小人物呢?”喝酒之人自嘲道。

    此人姓吕,字子明,单名一个“蒙”字,乃是汝南富陂人。

    袁术兵败身死后,汝南就归于扬州统治,逐渐稳定了下来。

    吕蒙年纪轻轻,有建功立业之心。他曾经想过投奔扬州,但是现实给了他一巴掌。

    没有名气,只有些武勇的他,根本就没有门路!

    难不成去当一个伍长?

    所以,吕蒙打定主意,前往荆州投奔自己的姐夫邓当。

    邓当是孙策麾下的校尉,当初以吕蒙年纪太小而拒绝了他。

    现在吕蒙成年了,邓当肯定不会拒绝。

    就在吕蒙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汝南的时候,刘可的求贤令就抵达了此地。

    酒楼消息最为灵通。

    看到吕蒙是习武之人,酒保随口一说。

    “客人此言差矣,东阳侯爱护百姓可是出了名的,连百姓他都会尊重,怎么可能会忽视英才呢?”

    吕蒙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突然,酒楼外传来一声大笑:

    “哈哈,有没有人和我一起去邺城的?!”

    听这声音还很稚嫩,年龄和吕蒙差不多大。

    “这位客人,可是要去邺城投奔东阳侯?”酒保问道。

    “正有此意。”来人道。

    “掌柜的吩咐过,去往邺城的英才,酒水一律八折!”酒保朗声道,好让旁边的人听到。

    “那敢情好,邺城我是非去不可的。”

    “这不是陈叔至吗?此人武艺超群,一定能够成名!”

    有酒客认出了陈到,他是汝南的名人之一,武勇远超一般人。

    吕蒙来了兴趣,瞥了陈到一眼,除了年轻稚嫩,并没有看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位兄台,你也是往邺城去吗?”陈到对吕蒙道。

    吕蒙桌子上摆着佩剑,气度不凡。

    “非也,往荆州去。”

    “荆州?孙伯符虽然打下了一片天,但是与东阳侯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了。”陈到摇摇头道。

    “哼,扬州人才济济,你去了,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吕蒙冷哼一声道,孙策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

    “我年轻啊!”陈到淡定地道。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扬州集团已经稳固,想要打破枷锁,融入其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陈到一点都不怕。

    扬州总需要新鲜的血液吧?

    陈到认为,年轻一辈,他不比任何人差。

    “年轻也不能消磨岁月。”吕蒙道。

    “这位兄台,在扬州军中任职,怎么能叫消磨岁月?能够学习的地方太多了。”陈到道。

    “扬州规矩太多。”吕蒙道。

    “规矩完善了才好。”陈到道,“兄台如何称呼?”

    “吕子明。”

    “子明啊,你我都是同乡,你若是往荆州去,以后我们岂不是成了敌人?”陈到痛心疾首地道。

    “各为其主,有什么不对?”吕蒙道。

    “我们就不该自相残杀。”陈到眼睛滴溜溜转,接着道,“不如你我二人共同前往邺城,如若东阳侯不识英才,再奔荆州而去,如何?”

    吕蒙心动了,东阳侯贤明!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

    万一被东阳侯看中了,自己也很荣幸,不是吗?

    但是,之前投奔被拒绝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吕蒙。

    “兄台,有何心事,不妨直说!”陈到道。

    “也不算什么大事。”吕蒙道,见陈到亲切,于是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一遍自己的遭遇。

    “哎呀,这点事你也记在心上,岂不是显得很没有胸襟?放心吧,东阳侯和他们怎么可能一样,他慧眼识珠,不会使宝珠蒙尘的。”陈到道,语气有些崇拜。

    吕蒙一想也是,东阳侯的贤明,不是白叫唤的。既然如此,就往邺城走一遭,失败了再前往荆州不迟。

    “好,陈叔至对吧?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吕蒙的朋友了。”

    “哈哈,你我兄弟二人,共闯铜雀台,终有一天会扬名立万。”陈到挥动着手臂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