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八百七十六章 邺城会盟(中)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曹操之所以来这么晚,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被一件棘手的事情缠住了。

    魏王外出征战,世子就该站出来处理政务。

    可是曹操不曾立下世子,曹丕和曹植两派人马就展开了龙争虎斗。

    他们争斗到了每一个角落里。

    名士邯郸淳青年时期就具有超人的才华。他的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

    曹操爱才,久闻邯郸淳的大名,于是召见他。

    曹丕、曹植兄弟争宠,两人都想招揽邯郸淳做自己的僚属。

    当时曹操正偏爱曹植,命邯郸淳往见曹植。曹植大喜过望,热情隆重地接待了邯郸淳,两人促膝纵谈至暮,相互表达了敬慕之情。

    曹植稍胜一筹。

    这还只是小事,如今变成了“监国”,兄弟二人没有打破头颅,就是给曹操面子了。

    曹操自己也是犹豫万分,到底怎么搞呦。

    最终还是司马懿出面,力挺曹丕。

    “魏王,可曾记得白马门?”

    一直以来,司马懿都是喊曹操“主公”,这一次他刻意换成了“魏王”。

    事件的起因还要从曹操封王说起。

    曹操封王,身为他儿子的曹植当然水涨船高。于是他策马过白马门。

    白马门是御道,皇帝才能走,曹操自己都不曾逾越。

    曹植在此犯了错。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曹植被荀彧抓了现行。

    荀彧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曹操封王。现在曹植如此嚣张大胆,全都是因为曹操惯的。

    荀彧在白马门与曹操吵了一架,才给了刘可挖人的机会。

    如今司马懿旧事重提,曹操心突然很痛,便决定由曹丕“监国”。

    可是争斗并没有因此结束。

    曹操要出征了,作为儿子肯定要送行。

    至于怎么送行,也很考验一个人的本事。

    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都分列道路两边,等候曹操率军出征。

    曹操远远策马而来,曹植抓住机会,称颂功德,当场作文,行云流水。

    “好文章!”杨修抚掌,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曹操观看。

    曹操也非常高兴,他拼命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让无数文人才子陪伴在他们身边,不就是希望他们有出息吗?

    文章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关怀,让曹操不禁深情地看了曹植一眼。

    曹丕看到这一幕,急眼了,虽然他暂时赢得了胜利,但是位置还没有稳固。

    现在曹植竟然取得了曹操的欢心,这可如何是好?

    曹丕也想作文,可是他没有曹植的急思,仓促之间做出垃圾文章,曹操只会责备,不会欣赏。

    而且有曹植的文章在前,曹丕再努力,也仅仅是持平罢了。

    难道要认输?

    曹丕的好基友吴质连忙上前,附耳道:

    “公子,不要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魏王是王,也是您的父亲,父亲出征,痛哭流涕即可。”

    可以说,吴质相当于曹丕的智囊人物,起到固宠的作用。

    吴质做人不怎么样,但他对于人性的掌握非常深厚。

    曹丕泣不成声。

    曹操回首,问道:“大丈夫,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父亲远征,孩儿不能陪伴,实乃不孝。”

    曹操不禁回忆起出征之前,镜中的自己,头发花白。

    话没有多说,然而谁都知道,魏王有感于曹丕公子的诚心。

    相比之下,曹植落入了下乘。

    折腾了老半天,曹操才慢悠悠地抵达邺城。一路上感慨万千。其中也有试探刘可的意思。

    刘可在铜雀台上,大宴诸侯。

    曹操一登台,尤为惊人。自从财政吃紧,他一直节衣缩食,勉强度日。

    可是,他并非是天生勤俭,而是逼不得已。

    如果有机会,曹操一定会建无数的宫殿,与群臣共饮。

    不,一个就够了。

    铜雀台的恢宏大气,深深地震撼着曹操。

    “东阳侯真是好雅兴。”

    “若是孟德贤弟不嫌弃,可常来,古邺城属于魏地,配你这个魏王,最合适不过了。”刘可道。

    说起这个,刘备就来劲了。

    “东阳侯说的不错,我这个汉中王都占据了汉中,孟德这个魏王……”

    刘备说着说着,声音就越来越微弱了,因为他看到曹操的眼神不对劲。

    再瞎说就咔擦了你!

    刘备的汉中怎么来的?

    抢夺曹操的!

    若不是曹操不想追究,汉中肯定会掀起血雨腥风。

    一切都为了抗衡东阳侯,曹操忍辱负重,本以为刘备会站在他这边。

    结果刘备就是一个小人。

    特么一有好处,就拜在东阳侯门下。

    典型的墙头草。

    可这也是刘备的本事,左右逢源,扩大自己的地盘,活得滋润。

    像孙策,严于律己,结果打下了荆州后,地盘再也没有能够扩大,明明刘璋这么好欺负,也不去欺负一下,便宜了刘备。

    “不提这些,我已经准备了好酒,请诸位共饮。”刘可道。

    “还是东阳侯爽快,不像某些人,厚着脸皮。”曹操冷哼道。

    刘可说的诸位,当然不仅仅是在座的诸侯,还有他们麾下的猛将。

    孙策一方,典型的代表就是魏延、朱桓等,老一辈的黄盖、程普并没有跟来,毕竟年纪大了,首席军师是周瑜。

    刘备一方,有关羽、张飞……首席军师是法正。

    曹操一方,夏侯渊、夏侯惇乃是招牌,首席军师是司马懿。

    刘可自不必说,赵云、吕布、典韦、许褚、马超等将刘可都带来了,谋士有诸葛亮、庞统、贾诩……

    至于郭嘉,刘可让他留守老家,毕竟已经出尽了风头。

    在历史上,郭嘉就是葬身于北地,刘可一直忌讳此事,所以没有让他跟来。

    大家都是大眼瞪小眼,尤其是张飞,碰见马超,更是怒不可遏,若不是关羽死死按住,早就打起来了。

    诸侯之间都有些许恩怨,但是在铜雀台,大家闭口不提。

    这是相处的默契。

    “诸位,共饮!”刘可站起来举杯道,他本不必如此,但是为了以示尊敬,豁出去了。

    作为主办方,这点面子大可不要。

    “今日与诸位会盟于此,想必大家已经知晓,乃是为了对付异族鲜卑。如今,我自荐为盟主,有人反对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