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谋算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曹操很跳,刘可也没闲着。

    其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东州郡了。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移民完成,东州郡初具规模。

    虞翻任东州郡太守,甘宁兼任东州郡都督。

    二人相辅,东州郡一直相安无事,开始步入正轨。

    但是,随着东州郡百姓越来越多,邪马台国和狗奴国开始感受到了恐惧。

    尤其是狗奴国,一开始他们认为,汉人只是来九州岛走一圈,然后就回去了。

    九州岛还是邪马台国和狗奴国的天下。

    可是渐渐地,他们惊恐地发现,汉人在平户城、博多镇扎根,不走了。

    不仅仅不走了,还源源不断地有汉人搬迁过来。

    这是打算鸠占鹊巢?

    越来越多的倭人感受到了不安,但是又无可奈何。

    因为他们实力不如人!

    双方矛盾越来越深,之所以没有爆发战争,是因为甘宁没有开始扩张。

    一旦开始扩张,邪马台国和狗奴国将不会坐视不管。

    不过刘可还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让甘宁按照他们的计划,逐渐蚕食倭人的领地,该打的仗,就打。

    不服的人,都杀掉。

    只不过,马超和甘宁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希望能够调回扬州,把东州郡的都督一职,交托给藏霸。

    对此,刘可还是非常头疼的。

    诚言,藏霸也能独挡一面,但是在锐意进取方面,还是不如甘宁的。

    至于马超在东州郡,的确没有事情可做。

    但是刘可不能让他回来,因为仍然需要迷惑曹操。

    “东州郡正处于关键时刻,兴霸的调动,暂缓一下,最好先搞点事情,再挫一挫邪马台国和狗奴国的气焰。”郭嘉是这么认为的。

    “还挫?现在邪马台国,凑不出三万大军,狗奴国更惨,不足两万。只是我们现在没什么理由攻打他们。”徐庶道。

    大部分人都是认同的。

    “欺负他们,还需要理由?”典韦冷哼一声道,“直接干一仗,贵族统统打死,不就安静了?”

    “不一样!”徐庶摇了摇头,“我们要的是统治一片地方,长治久安很重要。必须让他们服服帖帖!”

    “拳头大就行了。”典韦坚持道。

    刘可也有些头疼,最后还是做出了决定。

    “东州郡先保持原状。”

    众人抱拳,表示认同。

    接下来的要讨论的话题,就更加严肃了。

    此刻在场的,不是内阁成员,就是天策府成员,都是刘可的得力干将。

    一个是文官梦寐以求的地方,一个是武将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里每一个人走出去,都是扬州最有头有脸的人物。

    “朝廷已经有危机意识了,曹操如今挣扎求生,停战协议还有一年多,你们怎么看?”

    “在此之前,我希望你们不要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停战协议结束,就必须开战。”

    文官谋士一边,纷纷点头。

    典韦却瞪大眼睛,道:“兄长,咱可是等了很久了,继续等下去,就要发霉了。”

    “停战这才多久?”刘可没好气地道。

    他之所以补充了后面那句,就是希望众人把不战而胜敌的方法考虑进去。

    不要总想着进攻进攻。

    他们还可以等,等曹操主动来进攻,或者自己分崩离析。

    这个可能性不小!

    就看曹操能坚持多少年。

    按照朝廷目前的体制,撑三年,就是过关。

    撑五年,曹操就是优秀。

    撑八年,曹操就是天才。

    如果能坚持十几年,恐怕还真的会让曹操完成改制。

    不过刘可一点也不慌,扬州的发展,总是走在朝廷的前面。

    曹操再怎么努力,也注定会失败。

    一个是落后,一个是先进。

    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说的就是曹操。

    “主公,我们不妨延后开战,等待确切的时机出现。”徐庶道。

    扬州无论是兵力,还是经济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若是能够减小损失,刘可不会拒绝。

    “朝廷的体制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动乱,现在府库更是空虚,若是能够拖延下去,对我们非常有利,因为我们是不断发展地。”

    在刘可的熏陶下,众谋士的思维方式也逐渐改变。

    他们也看出来了,扬州的强大,军事和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像曹操这种一边独大的情况,就像是单脚走路,走不了多远。

    “主公,我觉得可以‘按时’出兵。”郭嘉思忖过后,解释道,“利用东州郡的布置,制造出扬州很空虚的假象,然后再突然袭击。”

    这是刘可之前早就安排好的伏笔。

    “兴霸伪造战报,让远征军全军覆没,主公震怒,兴二十万大军讨伐邪马台国。”

    “实际上,这支军队将从海上出发,抵达幽州,从幽州进攻并州,在曹操手忙脚乱之际,再从徐州、汝南等地调兵遣将,进攻兖州。”

    这个方法可行性非常高,就算曹操不上当,认为刘可兴兵讨伐邪马台国是假,意在兖州。

    但是他绝对想不到,刘可会从海上运输部队到幽州,目标也变成了并州。

    郭嘉的提议,就是一个字,“稳”。

    但是在“稳”中,又出“奇”,比较符合刘可的心意。

    贾诩在一旁欲言又止。

    “文和,你还想卖关子?”典韦瞪着他道。

    “这种时候,就该各抒己见,至于兄长采纳谁的意见,到时候再说!”

    贾诩长叹一声,什么时候他连一个粗人都不如了?

    于是,他理了理思绪,道:

    “主公,既然要出奇,为何不在停战协议结束前进攻?”

    贾诩的提议,令人耳目一新。

    这个计划百分百能够达到“奇”的效果,在战争中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

    但这无疑是败人品的。

    要是曹操嚷嚷着,刘可不遵守信用,号召刘备、孙策加入战局,也会对扬州造成一点点麻烦。

    刘可要的是能够在不惊动刘备、孙策的前提下,就快速地解决战斗。

    要是一场战争打了两三年,人口去了十之一二,经济倒退十几年,刘可的努力就白费了。

    “唉,咱还以为是什么好主意呢。”典韦不禁吐槽了一句。

    贾诩默默不说话。

    “我觉得不错。”庞统竟然站在贾诩一边,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打败曹操,天下唾手可得,何必顾忌这,顾忌那?”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