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三思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孙策不是犹犹豫豫的人,只不过这一次遇到的事情,令人难以抉择。

    哪怕是英雄,也有迟疑的时候。

    酒宴散了以后,孙策的醉意也散了。

    明明喝了很多酒,明明就是想大醉一场。

    可惜天不遂人愿。

    孙策感觉自己的头脑,前所未有地清醒!

    “公瑾到襄阳了吗?”

    在上一次对扬州的战争当中,黄盖统帅的荆州水师损失殆尽。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孙策和周瑜分工合作,一人训练步兵,一人训练水师。

    扬州使者来荆,孙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告知周瑜,让他赶紧回来。

    “启禀主公,周都督已经在路上了。”一名亲卫回答。

    孙策点点头,休息了一阵子后,体力恢复了少许,在院子里自顾自地舞枪弄棒。

    天下诸侯当中。

    东阳王刘定方实力雄厚,可战之兵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以上。

    魏王曹孟德次之,经过改革后,号称百万大军。

    接下来就是荆州了,拥有四十万兵马。

    汉中王刘玄德最次,兵力堪堪过三十万。

    不过相较于曹操、孙策,处在益州的刘备反而是最安逸的。

    益州地势险要,拥有众多关卡,想要通过羊肠小道进攻,难上加难。

    孙策思索间,身旁已经站着一个人影。

    正是将赵云送回驿馆后返回的孙权,他并没有打扰长兄练武,而是在一旁默默地等待。

    孙策本就心烦意乱,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练武?

    “仲谋!”

    “兄长何必烦恼?”

    在自己兄弟面前,孙策没有隐瞒自己的情绪,长叹一声。

    孙策很少叹气,他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

    “兄长,荆州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孙权一开口,就吸引了孙策的注意力。

    “仲谋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孙权略一沉吟,便接着道:“荆州西边,是汉中王刘玄德,兄长对他有恩,想让他帮忙很难,但是他也不敢入侵荆州。”

    孙策不知道怎么评价刘备,最终憋出一句:

    “刘玄德极其擅长隐忍。”

    “不错,只要我们不露出疲态,西边自可高枕无忧。”孙权道。

    “至于北边,我们与南阳的张绣接壤,此人早就投靠了曹孟德,南阳属于曹孟德的领地。我们与曹孟德关系不错,他不会贸然来袭。更何况,如若中原爆发大战,曹孟德首当其冲,他只会讨好兄长,让兄长出兵,所以也是没有危险的。”

    “其中最关键的人物,还是东阳王!我们与东阳王的纠葛最深,邻接三个州,交州、扬州、豫州,对我们威胁最大,所幸在鲜卑南下的时候,我们帮了东阳王一把,结成亲家,改善了关系。以东阳王的秉性,此次大战,他一定不会刁难我们。”

    “总而言之,我们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等待时机出现!”

    一直以来,每当孙策有问题询问孙权,后者都能给出独到的见解。

    就比如说这一次。

    “什么样的时机?”

    “魏王败、东阳王败、二者两败俱伤。”

    如果换作另一名诸侯,比如说刘备,肯定会采纳孙权的建议。

    可惜,孙策不是投机取巧的人!

    诚然,这么做对荆州有利,但是非常有限。

    谁会喜欢一个投机者?一个墙头草?

    孙策看不起那种人!

    还不如果断地投靠一边,将利益最大化。

    当然,前提是能够获胜。

    其实孙权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孙策的渴望!

    孙策的目标一直都是角逐天下,而不是偏安一隅。

    所以,哪怕多次失败,他都要出兵。

    自强不息!

    “仲谋,你忘记了一点。”孙策平静地道,这一次,他要好好教导弟弟。

    “请兄长示下!”孙权恭敬地道。

    “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可,都不是庸者。”

    如此发人深省地一句话,让孙权怅然若失。

    “如果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只会引火烧身罢了。荆州,四战之地也。”

    孙权顿时明白了!

    倘若他们东倒西歪,荆州很有可能变成战场。

    曹操取北部,刘可取南部,刘备取西部。

    他们很乐意瓜分荆州,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然后将荆州当做战场!

    在这种大是大非、天下格局面前,孙权还是差了周瑜一点。

    不过自己的兄弟能有这样的成长,孙策很为他高兴。

    “哈哈,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解决之道的!”

    这一夜,孙策睡得很安稳,兴许是喝了酒的缘故。

    等他第二天清晨起来,周瑜已经恭候多时了。

    他连夜赶回来,身上还挂着露水。

    “主公!”

    原本睡得还有些昏沉的孙策立刻惊醒。

    “公瑾,先等等!”

    侍女送来热水,孙策却拒绝了,他来到院子里的井口,亲自打上来一桶冷水,洗了一把脸。

    迷迷糊糊的样子怎么行!

    孙策甩了甩头,感觉清醒了八九分,神采奕奕地道:

    “公瑾,你回来得太及时了。”

    周瑜笑了笑,道:“主公有命,岂敢怠慢。”

    孙策将情况交代了一遍,关于扬州使者,也关于曹操拉拢,也倾诉了孙权的观点。

    “仲谋的建议,实乃上策,与在下不谋而合。”周瑜赞叹道。

    可惜,孙策难以接受。

    “公瑾,你也如此认为吗?”

    “瑜还有中策!”

    “速速道来。”

    “伯符,还记得你我居住在扬州时的少年时光吗?”

    孙策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回忆很长,但是孙策知道,周瑜想要说的是什么。

    他们曾经有过一个想法,那就是投靠扬州牧刘定方。

    那时候,东阳王可谓是真正的风云人物。

    只是后来,发生一件事。

    孙坚向袁术借兵讨伐荆州刘表,刘可同为汉室宗亲,亲自率军前来支援。

    再后来,孙坚用自己的死,向孙策展示了什么叫英雄气概!

    面对东阳王这样的大人物,面对天下第一强军,父亲一样敢拔剑!

    就是这样的勇气,一直鼓舞着、鞭策着孙策。

    回到长沙后,他励精图治,拿下荆南地区,随后发动大战,消灭了刘表,占据了荆州。

    如果没有种种意外,孙策认为,自己会和周瑜一起,投靠刘可,投靠东阳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