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喊话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夏侯惇挑选重伤员,是花了心思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反咬他一口。

    明明他就是按照司马懿的标准来挑选,其一,要对魏王曹操忠心耿耿,其二,杀敌数要高,和扬州士卒有仇恨。

    就这样,属下还都反水了?

    夏侯惇气得不轻。

    其实道理很简单,夏侯惇准备的刺头,早就被周不疑秘密解决了。

    干净利落!

    就算治好了,只要有反抗、扰乱军心的苗头,周不疑都直接处理掉。

    所以,夏侯惇看到的,就是一群温顺的投降者,在城下喊话。

    “魏王曹操祖上不过是一个宦官,如今身居高位,不把我等当人看。”

    “兄弟们,我们拼死拼活,却连军饷都拿不到,不仅如此,一家老小,都要服劳役,可怜我的老父亲,八十岁高龄,仍然要下地耕种。”

    “我等出战苦,家里父母娃儿耕种苦,我等到底是为何而战?”

    句句诛心!

    一开始他们还念着周不疑准备的台词,后来越来越悲戚,自发地声讨曹操。

    城内守军深有所感!

    凭什么啊,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想参军,因为没有前程。

    不仅如此,一不小心还会丢了性命。

    要不是当逃兵没有好下场,他们早就放弃了。

    “兄弟们,来扬州军营吧,东阳王会接纳我们,并且承诺,我等不必作战!”

    “等到战争结束,就让我等回归乡里耕种。”

    “家里的农田、父亲、母亲、孩子,都在等我们回去呢。”

    越说越蛊惑人心。

    夏侯惇怕手下士卒听多了会出现动摇,于是下令将值守的人马换了一遍,都是亲信上阵。

    可惜,这躲得了一时,避不开一世。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军心涣散是迟早的事情。

    “你说怎么办?”夏侯惇喝问道。

    下首的司马懿也不淡定了。

    “将军,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

    “本将当然知道,可是如何稳定?”

    夏侯惇确实无奈了。

    司马朗为了帮弟弟一把,出列道:“将军,城内还有一些钱财,不妨散发给士卒。”

    哪有士兵不爱钱的,只要收买一番,人心自然回归稳定。

    “呵呵。”

    夏侯廉冷笑一声,道:“说得轻巧,城城内守军超过二十五万,你能拿出多少钱财?每人发一个铜板?”

    “这……”司马朗也没有招了,就算把他卖了,也拿不出这么犒赏。

    给少了也没意义。

    司马懿思索一番,道:“让城内百姓出动吧。”

    “什么意思?”夏侯惇不明所以。

    “城内百姓,家中多有壮丁参军,就挑选那些对扬州军有仇恨的家属,为大军做饭,通过他们的口,宣扬扬州军的残暴。”

    “城破之日,就是他们枭首之时,不信他们不拼死作战。”

    这就是司马懿的计策,打算歪曲事实,给士卒灌输“扬州军霸道”的思想。

    “倒也算一个办法。”

    夏侯惇勉强认可了。

    “父亲,这件事交给孩儿去做!”夏侯楙主动请缨道。

    “在下为兖州刺史,自当义不容辞。”司马朗也站出来道。

    最后夏侯惇把任务交给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朗,夏侯楙非常失望。

    散会后,夏侯楙不禁在自己叔父面前抱怨:

    “父亲多重用外人,我等夏侯氏,想要做事太难了。”

    夏侯廉也看出来了,比如说什么于禁,司马兄弟……夏侯惇就喜欢用这样的人。

    “呵,不管如何,他都是你的父亲,不得妄言。”

    “侄儿知道,我夏侯氏的实力太强大了,魏王虽然信赖,但我等也不能得寸进尺。真是可惜,明明叔父这么有能力,有才。”夏侯楙叹息道。

    “守住陈留,我夏侯氏就有大功。”

    夏侯廉劝慰,在吕布手下死里逃生后,倒是看得开了。

    喊话一直持续了两天,搞得城内人心惶惶。

    好在夏侯惇采取了一些措施,勉强维持了士气。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他不得不面对。

    那就是到底还要不要将重伤的士兵送到扬州军营?

    继续送,就是傻子,不送,就会得罪人。

    夏侯惇头疼啊。

    每个人都会追求生存,尤其是士卒。

    让重伤的士兵呆在陈留,就是等死,一百个之中,能有几个人存活,就是命大了。

    而根据扬州公布出来的数据,送去扬州军营的重伤兵,活下来的概率达到了五成。

    士兵们昏迷不醒,当然不会做出任何决定。

    可是他们有朋友,有亲人在军营中,他们一闹事,就难以收拾。

    一些不懂事的校尉,还常常来夏侯惇这里求情,不知道夏侯惇的艰难。

    不得已之下,司马懿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符水治病!

    此言一出,夏侯惇都吓了一跳。

    “如此欺骗士卒,一旦被发现,后果更加严重。”

    “无妨。”司马懿却比较淡定,“将军可以派遣一些轻伤者混入其中,治愈率不就提高了吗?渐渐地,士卒也就相信了符水能够治病。”

    “就这么办!”

    夏侯惇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于是,在司马懿的安排下,有一批道士恰好出现,愿意为重伤者治疗。

    果然有效果!

    虽然也有很多人丧命了,但只要不要百分百,士卒都能够接受。因为受伤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更何况是重伤。

    这也算解决了夏侯惇的一块心病。

    “我家主公说了,只要你们投降,或者从城内逃出来,必定得到优待,绝不食言。”

    喊话仍然在继续,效果还是有的。

    每天晚上,陈留巡逻的卫士,总能抓到数百逃兵,只有寥寥几十人能够逃出城外。

    然后这些降兵又化身喊话大军,对城内展开心理战。

    夏侯惇不得已斩杀了一批又一批出逃者,以杀威震慑,这才止住了局势。

    按照夏侯惇的估计,再固守一个月不是问题。

    只是一个月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刘可的选择很多,既然陈留这里进展缓慢,那就加快各路大军的进攻。

    黄忠统帅着五万人马,七天后,拿下了泰山郡等地方,至此,整个兖州,除了陈留郡,都落入刘可手中。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