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献帝登门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当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入太庙大典之时,大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打开了。

    黄门令叶公公轻手轻脚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在他的面前,有一道看起来单薄的背影,端端正正的跪在大汉历代先帝排位前。

    这个背影就是献帝了。

    他也知道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故而竟然跪了整整一晚,一直到此刻。

    叶公公来到献帝身边,轻声说道:“陛下,十日之期到了。”

    献帝一听,轻轻点点头,就要起身。

    可是跪了一整晚,两条腿早已麻木,哪能用的上力气。

    故而献帝刚一起身,却突然两腿一软就要倒地。

    好在叶公公早有准备,赶紧上前搀扶,这才没有让献帝摔倒在地。

    随后,献帝适应了好一会,才终于恢复了力气。

    他再次冲着祖宗牌位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转身走出大殿。

    当献帝走出时,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你们,你们这是作何?”

    他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上百名大臣,不由得叫出声来。

    众人见到献帝,立刻三拜九叩,齐呼:“陛下心忧社稷,我等岂能旁观。

    特在此陪陛下一同祈祷,以期感动上苍!”

    献帝一听,不由得流下了一行热泪。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大臣,不由得心中感叹。

    不管他们是何目的,能够陪在太庙这么久,也足以说明这些人还是心向大汉。

    故而献帝发自内心的说道:“你们的心意朕知晓了,诸君都起身吧!”

    说着,便伸出手去搀扶跪在最前面的太尉杨彪、司空赵温等人。

    而太尉杨彪此刻更是老泪纵横。

    他看着献帝清瘦的面庞,忍不住悲道:“陛下,短短十日,您竟然已经憔悴如斯。

    真的令老臣心中不忍啊!”

    杨彪可以说是汉室老臣了,灵帝之时就已是朝堂肱骨。

    献帝继位后,更是忠心侍候,甚至可以说是看着献帝长大的。

    因此他自然是对献帝最为了解的,知道献帝非是不愿,实为不能境地。

    这也是他为什么始终效忠献帝的原因。

    所以一开始,群臣奏请献帝禅位的时候,他的坚决反对。

    现在看到献帝清瘦的脸庞,终于改变了想法。

    “陛下,您已经在太庙这么久了,为了龙体,还是先回宫休息吧!”

    杨彪发自内心的说道。

    然而,献帝的话却出人意料。

    “不,太尉,虽朕去楚王府,朕要当面乞请楚王。”

    说完便坚定的向前走去。

    杨彪见状,不敢阻拦,但是立刻呼唤车辇,将献帝搀扶上车。

    自己则手扶车辕,与司空赵温等人陪在左右。

    其他大臣则是紧紧尾随在銮驾后面,浩浩荡荡的向楚王府走去。

    随着人群不断的接近楚王府,整个长安城都已经被惊动了。

    一些百姓听到事情的原委后,竟然自发的跟在了队伍后面,一起走去。

    故而当来到楚王府门外时,眼前望去,黑压压的全是人。

    楚王府依旧在紧闭之中,门前刻着“谢客”两字的木牌依旧高悬。

    但是当见到皇驾赶来时,吓得门口的守卫立刻打开大门跪迎。

    另外一名则赶紧跑向府内通知。

    一会的功夫,只见从府内跑来一人,便是楚王刘可了。

    刘可见献帝亲至,立刻前来迎接。

    口中更是说道:“臣竟然让陛下前来,实在该死,还请陛下进府。”

    献帝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却笑着说道:“楚王,你这几日闭门谢客。

    不知道朕前来,自然不用怪罪。不过朕便不入府了,此地宽敞。

    又有文武百官及整个长安城的百姓见证,倒是个正好。”

    刘可装出一副惶恐的表情说道:“陛下有何吩咐,还望明示!”

    太尉杨彪见状,立刻将献帝为了禅位,斋戒沐浴,在太庙内祈祷整整十天的事情说出。

    刘可听了更加惶恐,直言死罪,竟让陛下如此。

    献帝却一脸温和的说道:“楚王,朕如此也是为了大汉江山,天下苍生。

    还望楚王不用再推辞,接受朕的禅位,早登大宝,重振社稷!”

    “请楚王早登大宝,重振社稷!”

    台下百官也齐声喝道。

    不仅如此,就连在场的百姓也被带动起来,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大声疾呼请楚王登基!

    刘可见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热泪纵横。

    但是他却说道:“陛下如此厚爱,我实在难以拒绝。然我本就无意帝位,陛下还是不要相逼。”

    “楚王,难道您就忍心看到生灵倒悬、社稷累卵吗?”

    这时,楚王的手下诸葛亮、郭嘉、吕布、典韦等一众文臣武将也全都走了过来。

    “王上,陛下所言句句动情,还望王上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接受陛下的禅位吧!

    恭请楚王登基!”

    此刻,扬州派系的这些人也全都一起喊道。

    如今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全都期待的望向刘可。

    刘可看了看献帝,又看了看在场的官员百姓,满脸为难。

    最后竟然长叹一口气,转身匆匆返回府中。

    献帝见状,忍不住悲叹道:“唉!难道楚王就真的忍心看百姓们处于水火吗?

    难道上天真要绝我汉统?大汉二十四代先帝,难道你们的在天之灵也不能改变楚王的心意吗?”

    在献帝的悲鸣声中,台下的百姓们也都忍不住拭泪。

    楚王的仁德,他们是最清楚不过。

    这时,诸葛亮上前扶起献帝,轻轻说道:“陛下,吾有一计,可改变楚王心意。”

    “孔明快说!”献帝急切道,他早就听闻诸葛亮的大名,知道此人开口必定有效。

    “只不过这个方式有失陛下威仪,实在为难啊!”

    “无妨,只要楚王肯继位,朕受点委屈又何妨?”

    “既如此,亮就直说了。请陛下于城外建一座受禅台,择一良辰吉日,集公卿庶民,四海宾朋于此。

    之所告慰先祖,待楚王赶到时,将其请上受禅台。

    亲自将玉玺龙袍奉上,在天下人的见证下,楚王比不能拒绝,如此事可成矣。”

    献帝听完,大喜道:“孔明真大才也!”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