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山美人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战略眼光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徐晃的兵马刚刚一走,魏延、霍峻等人便率兵冲上了山坡,一眼便看到了傲立山上的关羽。

    “关将军,想不到竟然是您!”霍峻眼前一亮,满脸激动的冲了上去。

    而魏延,却不由得慢了一步,落后到霍峻身后。

    直到吴班、陈到二将同样来到山上之后,才与其一起迎上去。

    虽说表面上也如其他人那样的热情激动,但是魏延的内心却有别样的想法。

    本来,这次攻破关口的功劳,他应该当居首位的

    虽说这其中有徐晃遭受背后袭击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冲破关口还是击溃敌军,都是魏延身先士卒。

    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殊荣,然而当关羽出现的这一刻,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要是其他的势力还好,可是关羽作为刘备手下第一大将,此刻有做出如此关键的行动。

    那么首功之臣自然非关羽莫属了。也难怪魏延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了。

    这时,关口攻破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刘备大营之中。

    刘备立刻翻身上马,向这边赶来。

    当他见到几日未见的关羽,立刻冲上去与他抱在了一起。

    “云长,几日不见,可还安然?”

    关羽分开刘备的双臂,单膝跪地道:“多谢王上关心!弟蒙王上庇佑,已经先一步赶到枝江。

    凌统、典韦的攻势在弟与翼德的联手下,已经被击溃。

    如今王上可以安心的直达枝江城下了!”

    刘备听了,更加欣喜:“好!这一次云长真是立了大功了!事不宜迟,我们速速赶往枝江。”

    说着,刘备拉着关羽的手,先一步上马,带领着众将士向枝江赶去。

    徐晃败退之后,仓皇逃回了刘可的大营,见到刘可第一时间便跪倒在地。

    “陛下,末将无能!令刘备、关羽的兵马突破了,如今其与枝江张飞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万死之罪,请陛下严惩!”

    刘可闻言,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反而淡淡的说道:“公明不用自责,本次你能堵截刘备的主力这么多天。

    期间斩杀了对方不少的兵力,已经远远超出朕的期待了,朕又怎么可能怪罪与你呢?

    朕这一次,就是准备沿途消磨对方的士气与兵力,然后再将这些反贼吸引到枝江城下,一网打尽!

    现在两条大鱼已经全部上钩了,朕也是时候该去活动活动了!”

    最后这句话,刘可是对着所有人说的。

    众人听了同样精神一凛,全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要知道,刘可手下这些悍将,一个个都是一天不打架,就闲的慌的主。

    对于他们来说,巴不得天天上战场厮杀,想最近这样按兵不动反而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现在刘可终于开口了,那么接下来必定是一场大战。

    那么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开始摩拳擦掌了。

    不过虽然要打,也要好好商议一番才行,毕竟现在孙权、刘备已经将自己的家底全部带出来。

    面对对方的孤注一掷,就是刘可都要慎重对待才行。

    只听徐庶说道:“陛下,根据情报得知,这一次孙权、刘备大军总数加起来将近二十万。

    而且双方联盟之后,麾下战将谋士如云,不容小觑啊!以微臣之见,应做完全之策才能交战,否则反受其害。”

    “元直,你还是太谨慎了。如今我们大军三十万,足足超过对方十万。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众将士们一起出击,单是吐沫都将对方淹死了。这样还有什么可要从长计议的?”

    对于典韦的质疑,徐庶根本就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看向刘可。

    这时,刘可终于开口了。

    “恶来,朕都教你多少次了,凡是不要如此着急。元直所言也有道理。

    此次三军会战,加起来足足有五六十万兵马,若是心存侥幸,必将受到打击。

    所以具体如何应对,大家还是先商议一下,确定应对策略才能有备无患!”

    刘可言毕,荀彧第一个上前发言。

    “陛下,以微臣来看,这次决战非同小可,甚至可以关乎到孙权、刘备两家的根基。

    因此对方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拦我军的进攻。

    但是以我军的实力来说,又不可能完全挡住。

    这样的话,枝江、甚至江陵及时最后,对方也还是会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

    短短数语却把对方的心思点的无比透彻。

    其实孙权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之所以敢于纠集如此多的兵马前来。

    就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决心,然后到时与刘可划江而治的时候令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他的想法却被眼光毒辣的荀令君一眼看穿,在刘可面前明明白白的讲了出来。

    像荀彧这样的谋臣,一般很少针对单一的战斗设计献策,但是却能对当前的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宛如明镜一般。

    所以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谋划,这样的战略眼光,对于刘可接下来的计划更显重要。

    既然猜出了对方的底线,刘可自然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自己要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才行。

    因此,刘可眼睛一转,已经有了接下来的想法。

    他决定一方面与孙权、刘备在枝江城下对峙,另一方面却分兵向长江防线进军。

    只要自己成功渡过长江,占据南岸,那么对方就再也不可能依托长江之险了。

    划江而治的想法,自然也就宣告破产。

    不过,刘备此刻的在长江上游两岸的夷陵、猇亭、夷道等地设有警戒线。

    孙权在江陵、江津、乐乡、公安同样布置了一条防线。

    两家连成一片,几乎是将刘可正面的长江防守的如水桶一般严密。

    无论从任何一个渡口通过,孙权、刘备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立刻回防。

    到时候反而将刘可的大军困在岸边,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过,面对这样的难题,刘可的智囊团经过简单的商议便给出了解决之道。

    诸葛亮笑呵呵的上前说道:“陛下所虑,无非是孙刘联军带兵反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