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碗碟盘罐搬了好一会儿。

    搬完之后他在陶坯上面盖上今早过来旧营地时顺路折下来的新鲜树枝树叶,将陶坯盖严实。

    在陶器的烧制过程中,有一种渗碳工艺。

    陶窑温度急剧上升时,陶坯水分会大量排出,有机物迅速分解,其内部的空隙接近于真空,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这时候,如果让植物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富含炭元素的黑色浓烟,黑烟中的微小炭颗粒就会逐步渗入陶器的表层,致使陶器外表发黑、致密。

    著名的黑陶就是这样烧出来。

    任鹤隐没有烧过陶,在查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他还是不敢直接通过用新鲜树枝覆盖火苗的办法产生浓烟,他怕把火苗扑灭。

    他再重新点火烧,将使窑内温度骤降骤升,陶器烧裂的风险也会大得多。

    他最后决定退一步,按平地堆烧渗碳的办法,将新鲜树枝直接覆盖在陶器上。

    这种烧法到时候烧起来也会产生一定的浓烟,达到一定的渗碳效果。

    在烧制的过程中,他外面的火口火膛就不用另外再放新鲜树枝了。

    放好陶器,堆好新鲜树枝后,任鹤隐再三检查火口、火膛、火道、置陶台跟烟道,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在火口这边点火。

    现在马上就要冬天,如果这次烧制不成功,他今年也没有机会再烧了,得先收集好食物度过这个寒冬。

    火炭放在枯叶堆里,任鹤隐趴在地上朝火炭吹气。

    枯叶迅速冒出一股青烟,而后明黄色的小火苗燃起,火舌飞快席卷过其他枯枝落叶,带来阵阵暖意。

    任鹤隐迅速在火堆中加入细小的枯枝,将火点燃起来。

    没一会,他在火口这边撘了一阵柴塔,火焰熊熊燃烧着,烟道那边也顺利冒出了烟气。

    才刚生火,任鹤隐跑到烟道口用手迅速晃了一下,感知陶窑内的温度。

    窑内温度还很冷,随着木柴的燃烧才会慢慢升温。

    任鹤隐坐在火口边上,一边慢慢加柴,一边将带来的蘑菇、肉、笋用香料与盐腌制,而后一块块叉到火边去烤。

    今天一整天跟明天,他都靠吃这个填饱肚子。

    第15章冬衣

    太阳从东方升起又慢慢坠向西边。

    任鹤隐依旧坐在窑口烧火,烧火不费多少精神,他一边烧火一边编木条筐跟竹筐。

    材料他早准备好了,现在编筐子也算是一个打发时间的手段。

    他中途起来看过好几回窑内的状况,然而火焰将火口挡得严严实实,他什么也没看出来。

    按照文献资料,陶坯要烧结成陶器需要四十到六十小时,不同泥质,不同器型及不同窑炉之间的烧结时间略有差别。

    任鹤隐估计,烧两天一夜就差不多了,明晚他应当能回去部落里休息。

    烧陶时温度很重要,一般要保证温度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窑内温度也要尽量均匀,以免把陶器烧裂。

    任鹤隐这里什么测量工具都没有,只能凭感觉跟运气。

    白天很快就过去了,夜色渐深。

    任鹤隐慢慢发现草木上慢慢凝结出了露水,温度也渐渐变得寒冷起来。

    朔风凛冽,哪怕他坐在火口前,也吹得他后脑勺发疼,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冬天是真的来了,很快将大雪封山,他们再也无法出去顺利地寻找食物。

    任鹤隐眸色深沉,继续烧着火,心里默默盘算着过冬的物资。

    风很大,任鹤隐烧着火,风吹进火膛,将火燃得极旺,木柴也用得极快。

    小山一样的木柴一点点烧完,天色渐渐明亮,慢慢到了第二天下午。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