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说道:“反正就是挖,不论挖多深,一直挖就对了,直到挖出东西为止。”

    和鸣笑答:“好嘞,少爷您吩咐,和鸣这便去。”

    陆含之叫住他:“回来!”

    和鸣回转过身,问道:“哎?少爷还有什么吩咐?”

    陆含之指了指外面的天色,说道:“你看看,太阳都落山了,你现在去庄子上喂夜狼吗?”

    和鸣摸着脑袋,嘿嘿傻笑,说道:“那和鸣明儿个再去。”

    陆含之上前敲了敲和鸣的脑袋,说道:“都跟你们说了,安全第一,自己顾着自己点儿。”

    我天天那么忙,你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和鸣只顾着点头,心里却是一阵阵的暖。

    哪个主子会顾及下人的小命?在他们看来,自家少爷是真的好到没话说了。

    其实陆含之是怕了,自从上次阿满出事,他的愧疚便一直没能消去。

    哪怕收养了小六了,仍然让他心中不安。

    这几日□□越发的活跃起来,开始在太子的领导下推行新政。

    新政是要减免赋税,补开恩科,免除劳役,还财于民四点。

    其中前三点,并无争议,毕竟于民生来说都是好事。

    但是第四点,却是将陆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还财于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今大昭皇商财权过重,垄断了经济命脉,阻挠了大昭百姓赚钱。

    陆思危很头疼,他觉得这个太子在针对他。

    但是他又不能反驳太子,因为他这个皇商本来就是皇家亲封的,而且他也比较怂。

    倒是有几个跟太子立场不一致的大臣站出来反对,陆思危也终于开口了:“太子虽然所言极是,但皇商财权,多数都进了国库。国库无财,行军打仗必定没有保障。当然,臣并非贪恋财权之人。若是太子真能征得圣上同意,将垄断的财权放归于民,那臣定是义不容辞的。”

    朝中人人都知道陆思危是个滚刀肉,否则依他平庸的资质,怎么在朝中屹立不倒的?

    太子倒是也没生气,他向来自诩有容人之量。

    只是微微一笑,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陆思危之子陆含之,自创了含记,如今在京城风生水起。

    太子笑道:“含之的生财之道,大概是遗传了陆大人,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提起陆含之,陆思危也是一脸的骄傲。

    儿子比自己强,做父亲的当然高兴。

    然而接着,太子又举了一个例子,那便是他的侧妃苏婉凝。

    太子提起苏婉凝,也是与陆思危如出一辙的骄傲。

    他微微含笑道:“婉侧妃是陆大人的外甥女,陆家这做生意的天赋,当真在小辈的身上得到了传承。近日婉侧妃开了一家小小香楼,日流水足有万两白银,当真是让本殿刮目相看。一个小小弱女子,都有如此才华。若将财权放归于民,只征相应商税,岂不是更能使国库充盈?”

    陆思危不说话,他对这个婉侧妃,着实没什么好印象。

    有几个太子党争相上前拍马屁,竖着大拇指夸婉侧妃奇女子,太子殿下好福气。

    就在此时,朝堂之外,登闻鼓锵然而起。

    太子皱眉,问道:“何人此时鸣冤?”

    小太监匆匆来报,答道:“回太子,是林相的诰命夫人。”

    太子疑道:“老诰命?为何事而敲?”

    小太监艰难的答道:“这……说是林相儿媳在婉记香铺前暴毙而亡,腹中已怀有八个月的身孕。”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