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立即跪在地上,对皇帝磕了个头:“臣妾谢皇上圣恩!”

    皇帝又嘱咐道:“琴儿是珏儿的兄弟,需得记住,他之所以能得到这样一块封地,完全是仰仗皇兄。朕想让琴儿和珏儿多多往来,珏儿的情况,淑妃你也是知道的。哪怕是皇家长子,也该有个娘家人照应。”

    淑妃恭顺的拜谢皇帝:“臣妾铭记于心。”

    戎贵妃皱眉,不是很喜欢这种对别人要功劳的感觉。

    不过她未动声色,只是默然的站在那里。

    从前延回来后,戎贵妃对淑妃说道:“妹妹若不嫌弃,便让琴儿和珏儿一起回封地吧!”

    淑妃说道:“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其实刚刚皇上所言,妹妹听了惭愧。平日里都是大皇子照应五皇子,阿琴只要乖乖听大哥话,便是对大哥的帮助了。怕是到时候,又要给大哥添麻烦。”

    虽然淑妃性子软,心思倒也通透。

    她这一番话说完,戎妃的心里总算是舒服了些。

    她拍了拍淑妃的手背,说道:“琴儿长大了,哪还能是原来只会给哥哥添麻烦的孩子?他们兄弟,自会有一番建树。”

    淑妃垂首,心里却是明白,哪怕宫外几位亲王夺嫡夺到风声水起,像她这种出身的,却是别想染指的。

    只要一辈子能过得平平安安,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第二日,楚亲王要回封地的事,便仿佛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下子,街头巷尾终于热闹了起来,随便往哪个茶水摊子上一凑,便能听到有人在谈论关于楚王要回封地的事。

    “你们听说没有?楚王要回封地东海了。”

    “早就听说了,之前还以为楚安两人兄弟阋墙,大概是个谣传。如今一看,他们二人之间果然是出了嫌隙。”

    “安亲王本来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再加上安亲王妃招摇的个性,怎么可能相处的来?”

    “那安亲王莫不是傻了?难道他不知道楚王背后的百万雄狮?如今他也算是实力与太子相当,怎么就说翻脸就翻脸了?没了戎家做后盾,安亲王怎么跟太子争?”

    “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安亲王自负功劳,处处压了楚亲王一头。他倒的确是有些本事的,只是过于忘本了些。”

    “这我倒不敢苟同,若说忘本,难道那楚亲王的性命,不是安亲王所救?如果不是安亲王千里奔驰劫了大昭狱,楚亲王焉还有命在?哪怕是有养育之恩,这也能相抵了。”

    “话虽如此,可安亲王这一路立了那么多功,也全是仰仗了戎家的支持。若非有戎家支持,安亲王又怎么可能一路驰骋?”

    “君此言差矣,你这么认为,戎氏自然也会这么认为。安亲王也是堂堂英雄,怎能如此寄人篱下?我便不信,没有戎氏扶持,安亲王便不是安亲王了!”

    ……

    陆含之躲在二楼雅间儿,听着楼下之人讨论的热火朝天。

    他对面坐着戴着面纱的宗源,虽然看不见他的脸,却也能想象到他的表情已经皱成了什么样。

    陆含之用扇子敲了敲他的碗,说道:“茶再不喝就要凉了,你这是什么表情?”

    宗源无语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来刺探情报?”

    陆含之说道:“是啊!”

    宗源问道:“就在这儿?”

    陆含之说道:“对啊!”

    宗源继续无语道:“这儿能刺探到什么?”

    陆含之甩着扇子,说道:“你知道,京城百分之九十的流言蜚语,都是在餐馆茶摊飞出来的吗?只要掌控了这些场所,你便扼住了整个京城的传媒。”

    “传……什么媒?”宗源刚刚和陆含之相处,还不是很习惯他的说话习惯。

    陆含之说道:“就是消息集散中心。”

    宗源大概能听明白了,他问道:“所以呢?你听这些人嚼舌根干什么?你和楚王不是好好的吗?”

    “是好好的,毕竟造谣的人是我自己,我得借这悠悠众口传播出去啊!”

    宗源终于明白陆含之的用意了,也终于明白他那个传媒的意思了。

    他默默冲着陆含之竖了个大拇指,问道:“接下来呢?你想怎么做?苏婉凝昨天又去找我了,他问我戎家军的情况。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说最近并未得到情报。如果不给我下一步计划,我怕我要在她面前穿帮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