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知道该怎么答,而想来谢子涉也未必需要他答。

    果然,谢子涉不以为意,继续以一种类似自言自语的语气说道:“现下的风气,以宴饮为乐。各个派系又自成一家,若我不与他们一道应酬唱和,朝堂之上,恐怕无援。”

    她低低笑了一声:“今晚,我原想写奏疏的,再不济,也能读些书。”

    显然,她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谢子涉道:“只是现在人心惶惶,殿下行事又果决狠厉,过几天,只怕主和派仅余的这些人……也要散了。”

    夜风里,她那原本清亮的声音,有些发哑。

    林疏问:“为何主和?”

    “安天下者……”谢子涉的声音像叹息:“在德,不在险。”

    她摘下一枚柳叶,怔怔望着,道:“儒学正道,尽在我南朝,北夏与蛮子沆瀣一气,纵然现下兵强马壮,然而,无有圣人神韵,百年后……终究不值一提。若我朝能将养生息,韬光养晦……”

    她扶着柳树,低低笑了笑,又叹了口气:“不谈。”

    林疏:“若北夏进犯,又当如何?”

    谢子涉道:“割地求和。”

    说罢,她又自嘲般笑了笑:“只是,却无人同意我,我亦……不敢说。”

    她摇摇晃晃向前走了几步,望向天上的明月:“天下将乱。”

    林疏知道,她或许永远都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

    凌凤箫倾向主战派,而皇后……更是这样。

    林疏:“若打起来,你怎么办?”

    “月有阴晴圆缺……”谢子涉却没正面答他,而是醉眼望月,喃喃自语:“与其说,天不遂人愿,不如说,世人所愿往往与天意相悖。毕竟,世人所求,不过安乐圆满,而此事……自古难全!”

    她笑了几声,看向林疏:“若真到避无可避之日,我便没学过兵法么?”

    夜风递过来那边庭院里的喧嚣,隐约传来几句“谢大人去哪儿了?”

    谢子涉道:“我走啦。”

    她步伐还有些踉跄,脊背却挺得笔直,一边走,一边似唱似读地哼起了诗。

    “君不见……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

    “君不见……君不见高树悲风声飒飒。”

    “君不见稚儿犹在抱,谩语阿爷早还乡。”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林疏目送她离开。

    她的脚步忽然顿住了。

    春夜,寂静。

    风声。

    城外的马蹄声。

    马蹄疾踏。

    而放眼望向北方!

    远处,远山之中,火光点起,映着一道巨大的烟柱熊熊腾起!

    而又有数道流光划过天际,是修仙之人的身影,疾掠向皇宫。

    夏朝以狼烟为信,五十里一座烽火台。

    若某处遇敌袭,立刻点起狼烟,其余烽火台辨明它位置,亦会接起狼烟,朝最近的军营或都城求救!

    狼烟起,战乱已至!

    眼下情形,只有一种可能,北夏进犯!

    谢子涉放声大笑。

    笑完,她弯下腰不断咳嗽,听声音,几乎要咳出血。

    终于平静下来,她望向林疏:“带我去皇宫?”

    林疏没再说话,运气带起她,向皇宫飞掠而去。

    并且,直奔凌凤箫的寝宫。

    一路上,箫管声停,但见皇城中骑兵飞踏!

    铁蹄踏碎春花秋月,儿女情长。

    林疏在梧桐苑宫门落下。

    先前熄了灯火的梧桐苑,此刻灯火通明。

    谢子涉跪于凌凤箫座前:“殿下。”

    “你来了。”凌凤箫这话,似是说给谢子涉,却望向林疏。

    他的目光里,似乎什么都没有,又似乎什么都有。

    然后,凌凤箫闭了闭眼,缓缓道:“北夏与西疆、滇国勾结,二十万兵马由西南滇地北下,直取锦官城。”

    林疏纵使不了解局势,也知道,这可以说是惊变了。

    北夏是南夏的大敌,可西疆、滇国早在之前的几场大战中俯首成为南夏的属国。

    而如今……竟然反叛。

    锦官城离西南边境不远,而兵马从滇地来,很快便可以抵达锦官城下!

    然而,与此同时,南夏的精锐兵马,却几乎全部集中在北境!

    要调动,至少需要十天!

    这样一来,锦官城可以说是孤立无援,四面楚歌。

    谢子涉道:“最近可从岁城调兵,五万。”

    殿中一片寂静。

    凌凤箫道:“传令上陵学宫守城。”

    有人领命下去。

    但是在场之人都知道,仙道的力量,只是一部分,北夏必然派遣了无数精锐巫师过来。

    而且修仙之人,杀凡人,有很多禁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