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校园 > 奔跑吧足球
文 / 郭怒

第二十八章 梦想的舞台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关于孟秋身体的事情,云飞扬将它藏在了心里,没有对任何人透露。

    这件事带来的改变,仅仅只是云飞扬在比赛中,更多的开始关注孟秋的表现。

    对于云飞扬来说,他想要在全国大赛有好的表现,那么队友,也应该足够强力。

    他选择二中,不光是因为二中是一支非足球学校的校队,还因为这支球队里拥有刘越扬、高猛、魏明和林冰这样的出色球员。

    他再骄傲,也不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够率领球队获得胜利,再强的球员,也不能一个人击败对方十一个人。

    有出色的队友,他自然会高兴,而孟秋,毫无疑问是一个惊喜!

    这个惊喜,也传达给了其他的球员们。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二中不断的在训练着新的战术,那就是防守的时候按照原样,进攻的时候,以孟秋为核心,让他来组织进攻,最终将球交给云飞扬来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孟秋的组织、刘越扬的调度、魏明的速度、云飞扬的得分能力,将能够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孟秋的发挥,至关重要。

    他身上的担子也很重。

    防守的时候,他要作为整条防线的一部分来参与防守,进攻的时候,他则要调度全队,这样的任务,当然会很累。

    就算以孟秋的稳健,也在训练才开始的时候,出现了各种的不适应。

    进攻的时候没法及时组织进攻,防守的时候没法及时回防……一开始孟秋的表现,第一次让人感觉到拙劣。

    不过二中的优点就在于,他们有耐心。

    而且刘越扬在这支球队里的威望无人能比,既然这个提议是他提出来的,那么就会得到最大的贯彻和落实。

    二中的球员们,没有任何怨言的开始了苦练。

    并不是为了什么功利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去全国大赛里走一趟,让全国关注这项比赛的球迷们,见识到自己的风采。

    他们开始全心全意的配合孟秋的表现。

    对于孟秋来说,他要做的事情,比队友要做的事情要多得多。

    队友们只需要配合孟秋一个人,而孟秋,要尽量的配合所有的队友。

    了解一个队友,和了解一支队伍,之间的差别,相当的巨大。

    对此刘越扬他们心里也清楚,他们只是想在这样的训练中,尽量让孟秋和队友们都熟悉一些,对这样的战术更了解一些。

    然后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让这样的默契,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

    可是孟秋却实实在在的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半个月的时间之后,训练比赛中的二中球员们发现,他们的这套战术,居然已经逐步的开始成型了。

    防守的时候,孟秋老老实实的守在左路,而当展开进攻的时候,他会飞快的前插,在他前插的时候,李琦或者高猛,会迅速的在他身后进行补位。

    在孟秋来到中场的时候,皮球会第一时间传到他的脚下,然后通过他的组织来完成进攻。

    快攻的时候孟秋基本不参与,然而如果每次快攻展开的时候皮球正好在孟秋脚下,那么孟秋就会第一时间长传,准确的找到前场跑动的魏明,然后让魏明和云飞扬一同合力展开快攻!

    值得一提的是,后场直接长传找魏明,孟秋发起进攻的成功率简直高得可怕,队内训练赛的时候,十次这样的进攻,几乎有六七次能够打成功。

    “看来你还是对魏明更熟悉。”刘越扬有一次笑着对孟秋说。

    孟秋笑了笑,这是毋庸置疑的,自从进队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和魏明一起配合,对魏明跑动的路线、速度和习惯,都可以说是最熟悉的,自然也能够配合得更好。

    “反击中,孟秋拿球之后的第一时间长传,也能够成为咱们的一个杀手锏啊。”刘越扬对所有人说。

    二中校队的成员们纷纷点头,然后孟秋又多了一项任务。

    后场防守成功之后,第一时间找孟秋,然后让孟秋来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是慢慢的组织,还是第一时间长传反击。

    刘越扬并没有想太多,他只是想让孟秋能够将他展现出来的能力更多的发挥出来。

    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让所有人不知不觉的,将孟秋当成了整支球队的核心。

    所有人心里想着的,还是我们的核心是云飞扬,我们的核心是刘越扬……然而在场上真正开始比赛的时候,他们的核心,却不知不觉的变成了孟秋。

    这会是一个低调的核心。

    对于在课堂上埋头苦读,下课后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足球队队员们来说,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得很快。

    在这段时间里,二中再也没有安排什么热身赛,而是只是在队内打内部的对抗赛,主力阵容,也逐渐的浮出水面。

    和城西高中时候热身赛的首发一样,二中的首发,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这也足以证明刘越扬的眼光不错。

    守门员林冰,后卫孟秋、高猛、韩明、李乐铭,中场李琦、何凡、魏明、刘越扬,前锋云飞扬,赵睿。

    这套阵容里,四个高一生,七个高二生,二中的更新换代,走在了所有球队的前面。

    和这套主力阵容比起来,二中校队的其他成员,都会显得各有各的缺陷,不过他们也都是不错的替补球员,比如孟秋来之前,被刘越扬认为会是主力左后卫的高一新生赵庆之,虽然没有孟秋展现出来的那么均衡的能力,却也是一个比较稳健的边后卫,刘越扬甚至想过有可能的话,让他上场打左后卫的位置,然后让孟秋直接固定在中场。

    这将会是二中战术变化的一个重要棋子。

    更让刘越扬高兴的是,今年进入的新生,在整体水平上,要比去年更加的出色,他们中间的不少人缺乏的只是经验,从实力上,已经拥有了取代一部分老队员的能力。

    这样打下去,等到明年,二中的实力也不会下降多少。

    李琦、韩明、孟秋和云飞扬,会成为二中新一代的四大天王!

    现在刘越扬开始期待预选赛的开始了,作为去年八强之一,二中的分组将会很不错,至少不会在预选赛中碰到其他七支八强队伍。

    只不过大连赛区强队云集,光是足球学校就有十三个,除开八强中的七支足校队伍,还有六支足球学校队伍,很有可能在小组赛中成为二中的拦路虎。

    如果一个准备不好,实力比去年还要出色的二中,在小组赛里就被淘汰,那恐怕就将会成为一个大笑话。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刘越扬也有些后怕,如果那场热身赛不是因为孟秋的出色表现,让二中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扳平了城西高中,现在队内的气氛,也不会这样的好。

    如果当时遭遇一场惨败,接下来自己对训练的推动,恐怕也没有这样顺利,毕竟自己只是一个队长,不是老师,也不是学校的成员,威望只是从球场上获得的。

    二中这样的非足球学校,新进来的球员都需要长期的磨合,这个磨合期,非常的重要。

    不像那些足球学校,他们自然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新入学的学生,能够很快的融合到自己的球队里,准备的时间,比非足校校队自然要短很多。

    这是他们的优势。

    在纪律性和延续性上,足校自然会有自己的优势。

    现在,大连赛区十三支足球学校队伍,已经厉兵栗马,准备接下来的大连赛区淘汰赛。

    毕竟这几年高中联赛发展得很好,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对于足校的学生们来说,这同样会是一个吸引职业队注意力的途径。

    如果在高中联赛有着出色的发挥,那么说不定就会一步登天,得到职业队的青睐,成为真正的职业球员!

    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被国外球队看中的叶炎就不用说了,去年的全国联赛里,表现出色的好几名球员,当场就被国内的职业球队看中,成为了真正的职业球员。

    虽然那些职业球队并没有顶级球队,基本都是中甲和中乙的球队,然而作为足校的成员,能够进入职业球队,本身就是一步登天!

    尽管按照常理来说,只有进入全国大赛才会有这样的机会,然而作为全国大赛表现得最好的大连赛区,却会更早的就被人关注。

    甚至非足校的球员,如果展现出来一些足以吸引的地方,也有可能成为进入职业球队的敲门砖!

    这样的吸引力,让所有的大连高中校队成员们,都无比的渴望接下来的比赛。

    就算不会被职业球队看中,光是被学校内的学生们当成偶像一样的看待,也会极大的满足这些年轻学生们的虚荣心,让他们有足够的热情,去对待这样的比赛!

    “不知道这次我们会分在什么小组啊。”

    “不管分在什么小组,我们都一定能够进入八强战,还能进入明年夏天的全国大赛!”

    诸如此类的谈话,经常在所有校队内部出现。

    大连赛区、全国大赛,那是他们登上梦想的舞台。#####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