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喂他!
    连忙问:“他说了什么?”

    “……倒是也没什么,交代了离宫后的安排罢了。你放心,他这人心思重得很,从来只有折腾别人,没有让自己受苦的。”崔适摸摸鼻尖,把谢忘之往边上偏僻处带了带,“近来你觉得天气如何?”

    “天气?”谢忘之傻了,眨眨眼睛,“不就是春里的天气吗……一阵冷一阵热。”

    “对嘛,春里天气变得快,怕要变天。殿下担心的就是这个,说天气不好,让我和你趁早各自回家,染了风寒就不好了。”

    谢忘之懂了。她信李齐慎,何况近来宫里确实不太平,鬼知道李承儆又要发什么疯,既然李齐慎这么说,她也起了回家的念头:“可我在尚食局,暂且没法回递信。”

    “不要紧,我记得你阿兄是门下省给事中?”崔适松了口气,“我替你跑一趟。”

    “好。”谢忘之点头,从腕上褪下镯子,递给崔适,“以此为证。”

    崔适接了镯子,小心地藏进袖中,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个匣子:“差点把这个忘了,这是他留给你的。”

    谢忘之应声,接过匣子时有点懵。事急从权,她没管人前不拆礼物的规矩,单手托着小匣子,开了搭扣。

    这匣子里居然藏了个小机括,轻轻一按,盖子应声滑开,路出放在里边的两只镯子。看大小,这镯子是成年女人戴的,纯金打造,上边的花纹颇有些异域风情,是谢忘之没见过的样式。

    “……这是……”

    “我也不知道,别问我。”崔适赶紧摇头,“反正是殿下交给我的,明明白白说留给你,你收下就行了。”

    开都开了,这时候说太贵重不收显得矫情,谢忘之点头,小心地把匣子揣在胸口:“多谢郎君。”

    “……应该的。”崔适有点尴尬,他和谢忘之其实不熟,憋了半天,只说,“对了,上回厨房里……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们之间的事儿。”

    谢忘之直觉这话有点怪,但没反驳,点点头:“没关系。”

    她是没话说,崔适却听得胆战心惊,以为她还在恼李齐慎,思来想去,打算帮李齐慎一把。他清清嗓子:“其实他很在乎你,虽然骗你,但也是不得已。”

    “……哦。”

    “真的!”崔适急了,“他不爱吃甜的,你之前不知道怎么误会了,做了甜汤送过来。我看他吃得难受,还硬撑着吃完,分我一口都不肯。”

    这事儿谢忘之知道,她亲眼见过李齐慎当时对着牛乳米粥发愁,皱着眉头硬往下咽。当时只觉得他犯傻,哪儿有这么为难自己的,但如今想想,心底居然冒出一丝微妙的酸涩和欢愉。

    长安沉浮,李齐慎的名声算不得好,生母早亡,父亲权当他不存在,阿兄则是怀着怜悯感动自己。多少人背地里嘲笑他的血统,讥讽他像个疯子,但谢忘之从没想过要因此疏远。

    因为李齐慎是个很好很好的人,绝无仅有。

    她没来由地笑了一下,眼睫却颤着,隐约有点想哭。谢忘之赶紧抬手揉揉,状似无意地问:“我突然想起来,殿下去了丰州,能传信吗?”

    “能总是能的,丰州又不是没有驿站。”崔适说,“但这两天他赶往丰州,我猜以他的性子,中途不会停留,肯定是急行,应该也没时间回。等到了丰州,他先传消息,我们知道驿站在哪儿,就能通信了。”

    能通信就行,谢忘之点头:“还有件事儿。”

    “什么?”

    “就是……”谢忘之有点不好意思,挠挠脸,“殿下这一去丰州,带了煤球吗?”

    崔适卡了一瞬,才弄明白指的是李齐慎养在清思殿里的那只黑猫,摇头:“没有。那猫凶得很,根本抓不住,这两日都没来殿里蹭吃的。殿下大概也没带它的意思。”

    “……那我养着吧。”谢忘之应声,该问的都问了,再多的话也说不出来,“那我回尚食局了,多谢郎君告诉我这些。”

    “嗯,路上当心。”

    谢忘之朝着崔适福了一礼,转身往尚食局走。

    她一走,崔适松了口气,没再看她,转向相反的方向。他抬头,看向丹凤门,视线擦过门顶,落到远处的高天之上。

    “殿下,”崔适闭了闭眼,轻轻地说,“万望事成。”

    **

    崔适的手脚挺快,三月二十七应下,第二日就把谢匀之的信带了回来。这几天门下省里事儿应该挺多,谢忘之拆开信一开,浣花笺上的字迹颇有点潦草,还有几滴墨点,大概是谢匀之匆匆忙忙写的。

    浣花笺上就两句话,意思是月底事多,且宫规不好打发,让谢忘之再熬一熬,四月十五前一定来接她回家。

    谢忘之本来就没那么急,早几日晚几日无所谓,趁着这几日有闲暇,慢悠悠地收拾东西,再和几位女官去打了招呼,免得到时候走得太突然,惊着她们。尚食局的几位女官都好说话,没多说什么,只严尚食多说了几句,也是站在长辈的位置,说了些客套话而已。

    谢忘之骤然轻松起来,本想着就这么离开尚食局,四月十四当天,却在尚食局外边的宫道上遇见了煤球。

    和以往几回看见不一样,这次煤球何止不威风凛凛,简直有点狼狈。黑猫趴在宫道上,长长的尾巴拖在身后,耷拉着耳朵,整只猫血糊糊的,半身的毛被血黏成一团,不断舔着前腿上的伤口,新鲜的血滴滴答答,在它身下汇成小小一滩。

    谢忘之走过去,煤球还惊得耳朵都竖起来,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副要动爪子的样子。

    谢忘之一惊:“煤球……”

    煤球盯着谢忘之看了一会儿,好像终于看清了这女孩是谁,整只猫蓦地颓了,抖了抖耳朵,继续埋头舔前腿。

    看着那一滩血,谢忘之都要吓死了,但总不能就这么丢着煤球不管,她心一横,忍着血腥气,弯腰拎住煤球的后脖子,一托一抱,怀揣着这只血糊糊的黑猫,跑去找了医女。

    宫人生病不归太医署管,自有管这事儿的医女,恰巧谢忘之认识的医女心善,见来看诊的是只猫,也没把谢忘之轰出去,反倒细心替煤球清了伤口,再细细包扎。

    猫能忍痛,清创用的是火上烫过的刀,煤球痛得耳朵直颤,但居然忍住了没跑,也没路爪子。

    包扎完,医女擦擦汗,没收谢忘之给的诊金:“一只猫而已,用不上。它不会说话,不知道是怎么伤着的,我看这伤口像是咬出来的,或许是哪家郎君带进宫里的猎犬……不过幸好没伤到骨头,只是伤口大,血流的多。你先带回去养着吧,若是过后不烧起来,伤口也不烂,那就能慢慢长好。”

    人和猫毕竟不同,谢忘之想了想,没问开药的事儿:“那我给它喂什么呀?”

    “这……”医女有些为难,“我学的是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