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去查,便查到了林家的头上,这才有了张夫人这话。

    张夫人满心的瞧着书兰,却不想书兰抿着嘴笑了“太太,您怎么没认识的,外面每年的贺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军中的武将送的,国公爷虽然离世了但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您呀,只要放出口风来,多得是人赶着上来给太太推荐好的武师傅,哪里用得着我呀。”

    这话却不错,他们这种人家,习武自然不可能去找游侠世外高人,必然只能找军人。

    闻言张夫人脸上的笑意浅了些,但并没有生气,为这么一点事生气太不值得的。而且说句实话的,书兰要是真将那个姓邓的武师傅让出来了,张夫人还不放心了。

    万事自己经手一道,才会安心。

    “等明我出去做客问问,左右也不急的。”张夫人想了想这事或许还得拜托自己得娘家。

    文人有文人的圈子,武将也有武将的圈子,虽然绝大多数的时候文武针锋相对,但事实上都在京城朝廷上混,谁也不敢随意的闹出绝交出来。文人有相熟的武将,武将也有交情好的文人。

    想到贾代善张夫人也不强求了,这是一位猛人呀!只可惜死得太早了,要是贾代善能多撑几年,或许贾府的未来就完全变了一个样也不一定。

    “太太必然会给二爷挑选一个合适的。”书兰笑道,她倒是没有什么张夫人抢她儿子师傅的想法,谁让后世的那些补习班打广告说是一对一,事实上是一对n,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只是那位邓老到底是林老爷的旧友,要是在教导贾琏的时候出来什么问题,大家都不好说话,还不如让张夫人自己去找了,是好是坏,他们都自己受着。

    “倒是个聪明人。”从里面的梢间走出来一个人,正是张夫人的陪房赵金家的。

    张夫人瞧了瞧手指甲上的颜色笑了“我瞧着这府上的下人,就只有她是最聪明的,只是有些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如今倒是稳重起来了。”

    赵进家的走到张夫人身边“瞧太太说的,她再怎么聪明还不是一个下人,您要她做什么她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乖乖的去做。”

    “你不懂。”张夫人摇了摇头,很多事情她不愿意多说。

    老太太为什么别人不敲打,偏偏去敲打林之孝家的,按理说这府上逾越的下人并不少,有头有脑的在主子面前说话随意乱出主意也是常有的。老太太为什么别人不去说偏偏说她,其中别人有她们不明白的原因在里面。

    如今老爷那么器重林之孝,她也不愿意和贾赦作对。再者这两口子做事的确有规矩能办实事,她也犯不着触碰贾赦的霉头。

    而且,她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了。想着府上越来越难听的话,张夫人心里冷哼了一声。被师傅说读书好那是假的,等着十几年后的春闱才是见真功夫的时候,她一点也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比某人的差。

    ☆、第54章 游子归家

    每个父母都有望儿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此他们在所不惜。

    书兰眼巴巴的坐在正堂里,看着外面,又派人不停的出去打听。

    让书兰如此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外出十年的孩子终于要回家了,她又怎么会不着急不激动了。

    话说麟儿在十年前由邓老教导武功,然后就和林老爷以前住到了郊外的庄子上,书兰原本还以为十天半个月的能见一次麟儿,没有想到一年后麟儿练功略有成绩,就被邓老打包走了。

    当时书兰闻言真的是差点被吓晕过去,虽然如今齐国算不上什么兵荒马乱的,但也不是特别的太平局部地方还有山贼了。更让书兰忧心的是麟儿才三岁,还是小屁孩一个,箱单她三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还在什么都不知道的玩了。

    偏偏邓老或许知道林之孝和书兰舍不得麟儿跟着他走,自己偷偷的和林老爷说后,就直接从城郊的庄子上骑马离开了,没有给两人半点反应的机会。

    当然,邓老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他嘀咕了麟儿的潜力,邓老是个实在人,当他发现麟儿天生神力他教导不了后,就只交给了麟儿一些基本功,比如:扎马步。

    等着麟儿的基本功练得有模有样后,他就领着麟儿去找人去了,去找一个真正能教的了他的人。

    若上他教,或许麟儿会成为大将,但却成不了名将。他自己就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力量不足,在战场上获得万人敌的称呼也靠的是他的敏捷,而不是力量。可想而知,他又怎么会教导天生神力的人了。

    邓老就将麟儿推送给了一位他以前的战友,那人虽然说不上是天生神力,但力气也大的出奇,由他教导麟儿才能教成材。

    都是为了麟儿好,再者邓老都走了,林之孝和书兰就算是在不乐意也只能乐意,人都找不到,不乐意也只能那样,只能天天盼望麟儿早日学成回来。

    这一等就是近十年,上个月他们终于等来了麟儿要回家的书信,喜得书兰一天都合不拢嘴来。

    “怎么还没来呀!”书兰都快望眼欲穿了。

    书兰身边一个两三岁大小的萝莉也依偎在书兰的身边好奇的往外面瞧,她老早就听说大哥哥要回来了,也不知道大哥哥给她带好玩的玩意没有。

    忘了说,麟儿走后的第八年书兰终于又怀上了一胎,生下一个女儿来,若不是想着如今贾宝玉都还没有出生,书兰还以为这个女儿会是林红玉,小红了。

    不过虽然不是原著中的那个,但林老爷还是给这个女儿取名林红玉,真好随麟儿的大名:林树玉。

    “奶奶莫急,大少爷今天肯定会到的。”一旁的丫头安慰道。

    “唉。”书兰微红了眼“那个小没良心的,一走就是整整十年,只是每年写两封家书回来报信,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也不知道他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有没有吃好穿暖。”原本是准备骂麟儿的,可到了最后还是不由自主的担心起来。

    儿女就是父母上辈子欠下来的债呀!

    无时无刻都要操心。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挎着箭步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跪倒在地,对着坐在上面的三人磕头“不肖子孙,树玉给祖父、父亲、母亲请安了。”

    “快起来。”终于见到人了,书兰一下子热泪满眶,原本心里有很多的话想要对着儿子说,但此时却又一句也说不出来,只知道流泪。

    林老爷也激动的站了起来,其实在邓老带着林树玉走的第二年他就后悔了。他日日夜夜所盼望的孙子就这样离开了,好几年都不可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