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孩就寄住在刘大伟家了。

    那女孩的父母就把她交给刘大伟家里照顾。毕竟两家早就通过话,以后两个孩子就凑成一对。

    正好他们也情投意合。

    自然而然的两人就处了对象,既然是对象,那么寄住在刘大伟家,邻居们也就没说什么闲话。

    听说那女孩在他家里住了一年半多,女孩的父母在外地干活赚了大钱回来就把她接走了。

    听说两人就此断了关系。

    听那些老太太说,刘大伟还是非常喜欢那女孩的,毕竟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

    他们的感情自然不用说。

    听说那女孩离开后,刘大伟还颓废了好长一段时间。

    干什么都没精神,刚高中毕业也不去找工作,天天就在家。

    好像后来那女孩还回来了一次,不过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那次之后刘大伟就慢慢的开始振作起来。

    知道了这些,林晚晚不知道该怎么说。

    刘大伟这人也没啥不好的,有过对象,也不知道盼盼会不会介意。

    现在的人,太在意名声这些东西了,有过对象再找,很多人都会嫌弃的。

    也不知道要不要去告诉盼盼这些事,她觉得盼盼是有权知道这些才对的。

    刘大伟其他事都告诉了盼盼,就这个没说,应该也是害怕盼盼知道后介意吧。

    说句实话要是是她,她也介意,这不止只是有过对象而已,他们还有过那么长一段的时光。

    他们住在一起,同进同出,还是青梅竹马,试问哪个女人能不介意呢?

    而且,听那些婶子说的就知道,曾经刘大伟有多么深爱那个女孩了。

    要不然能为了她颓废那么长一段时间吗?

    她更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刘大伟放下了那女孩没有。

    他们还有没有联系。

    那女孩还会不会回来找他。

    这些全是不确定的因素。

    不过,现在知道总比盼盼嫁过去之后才发现的好。

    不然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这事等赵雷回了部队之后再去告诉盼盼吧,她先想想怎么告诉她才行。

    看盼盼那个样子,很明显是对那刘大伟有那个意思的。

    回到家,林晚晚拿出了一条鲈鱼养在盘里,鱼要留着今晚再吃。

    把买的两斤猪肉也拿出来,放在盘子里,打了一盘水,把盆肉放在里面,这样到了晚上应该不会馊了。

    夏天没冰箱的时候都是这么干的。

    拿出十二个白面包子,一大盘栗子鸡,这是今天中午要吃的。

    工人今天要吃的土豆也拿出来了。

    这时间,赵雷应该快回来了,拿出饭盒给装了赵父赵母两人份的饭菜。

    “媳妇我们回来了。”赵雷带着大娃二娃走进门道。

    “回来得刚好,帮我把吴叔他们的饭菜拿出去吧。”林晚晚指着那一大盘土豆道。

    “好。”赵雷就洗了个手,拿去那一大盘鸡就出去了。

    “哇好多面包子啊。”二娃爬上桌道。

    “赶紧去洗手,别扒着桌子。”林晚晚又拿出饭盒装了五个白面包子进去。

    有好吃的,林晚晚说的话那就是圣旨啊,俩娃马上就听话的自己去洗手了。

    见赵雷进来林晚晚就道“你也去洗手吧,我去送饭给爹娘。”

    “我去吧,你们先吃。”赵雷拿过林晚晚准备的饭盒,不容置疑的道。

    不用自己去,那就更好了,那么热。

    赵雷拿着两个饭盒就大步的往晒谷场去。

    “爹娘,吃饭了。”赵雷对着在翻谷子的赵母道。

    “来啦。”赵母笑着道。

    早上她小儿子就过来说了,今天中午会给他们俩老送饭。

    所以他们俩今天干活都感觉特别带劲。

    想到中午能吃顿好的,干活能不带劲吗?

    老三家一直都吃得挺好的,说了要给他们送饭,不用想那肯定是丰盛有肉的。

    虽说她和老伴都几十岁了,但那也是馋肉的很。

    不过都是当家的人了,自然不能像孩子一样,馋肉馋得哭。

    赵雷把饭盒给了赵母就回家了,家里孩子在等着呢?

    赵母接过饭盒,这时榕树下已经很多在吃饭的人了。

    “今天怎么是赵雷给你们送饭啊,你们家春花呢?”王大娘道。

    “我小儿媳妇说今天给我们送饭,所以春花就没有煮我们的饭。”赵母也就笑着道。

    “真好,都送了什么吃的啊,打开给我们看看吧。”王大娘又道。

    其他人也好奇的看过来,都想知道林晚晚这败家的婆娘做了什么好吃的送给赵母吃。

    最近又了解了林晚晚的赵母,自然相信她不会让她失望的,她肯定不会送一些粗粮过来给他们吃。

    就信心满满的打开饭盒。

    “我的天啊,白面包子啊,我都多少年没吃过这精贵的玩意了。”王大娘惊呼道。

    这老赵家的小儿媳真是名不虚传啊,又没过年过节的,居然吃起来白面包子。

    哪怕她们过年都没舍得吃上一顿白面包子呢?

    看着眼前几个白面包子,王大娘不争气的吞吞口水,突然觉得手里的野菜饼也太难吃了。

    五个啊,整整五个白面包子啊,这能换多少粗粮啊,还好不是她儿媳妇。不然直接休回她娘家去,也有人这般想到。

    就连赵母都没想到今天的饭菜这般好。

    “老头子过来吃饭了。”赵母又叫道。

    “来了。”赵父也就走过来了。

    两人找了个比较平的石头,把两个饭盒放下,席地而坐。

    赵父就直接拿过一个白面包子吃,赵母接着打开第一个饭盒。

    “喝。”第二个饭盒看得连赵母都吸了口气。

    一大盒鸡肉,香喷喷的鸡肉。

    想她多久没吃鸡肉了,乡下人家,能吃到鸡的机会可不多。

    虽然家里有养鸡,但是除去交任务的鸡,剩下的一两只都是舍不得吃的,要留着下蛋。

    鸡蛋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小收入,鸡蛋是可以拿到供销社去换油盐的。

    杀鸡的时候一般都是家里有人生了孩子,没汤水下奶才杀了的,不然谁家平日里舍得杀鸡啊。

    赵母上一次吃鸡肉,不知道是几年前了。

    第77章 东窗事发

    春花生双胞胎的时候,对身子伤害比较大,两个娃饿得直哭,春花又没奶,只好杀了一只鸡。

    之前她们两个生孩子顶多赵母就舍得给她们煮几个鸡蛋。但是那次看在春花生了双胞胎的份上,也就杀了只鸡。

    以往啊,他们家的鸡都是留着下蛋,等到鸡老了,没什么蛋生的时候,就会拿到供销社卖掉。

    过年都不舍得自己吃的,过年拿只鸡到供销社卖掉,就换一些白面,粗粮回来,过年能吃饱就算过个好年了。

    那次杀了只鸡给李春花吃了之后,李来弟生孩子的时候也闹着要吃鸡。

    生完的第二天就大闹着要吃鸡,不杀鸡给她吃就不喂奶。

    说凭什么李春花生孩子就有鸡吃,她就没有,说赵母不公平,还说出也要分家之类的话。

    最后还是赵父拍板说杀一只鸡。

    李来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要赵母来说的话,她肯定不杀,闹一闹就要杀鸡,这以后岂不是只要是生了就要杀鸡。

    不奶孩子就不奶孩子,自己的孩子都不知道心疼,还指望她心疼吗?

    赵母打开了这盒鸡之后,一旁的众人可就坐不住了,全都围了过来。

    吃不到没关系,闻闻味道也好下饭啊。

    一整盒鸡啊,这可就不止是羡慕那么简单了。

    着实是让人嫉妒啊。

    有些带着孩子来上工的,直接就被馋哭了,在这滚地撒泼。

    即便是这样,赵父赵母依旧淡定的吃着自己碗里的。

    别说外人的小孩再哭了,哪怕是自己的孙子孙女来了,也不会给他们分。

    不是他们狠心,而是那天之后,他们就决定好了,以后老三家孝敬的东西他们就不分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