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爆出了这个猛料,立时引得所有相关报道都开始将焦点又都对准了西斯莱拉车队,不止将他们的市场动向挖掘的一清二楚,也整理出了一系列惠比摩尔曾经堪称诡异的胜利记录,报道最后称:西斯莱拉的两位车手都是很值得期待的,雷丁虽然前几年战绩一般,但是他的经验和技术都是没有问题的,而奈尔.狄洛萨更是拥有极强天赋的“天才少年”,又有家族遗传的优良基因,如果西斯莱拉的赛车真的在惠比摩尔的打造下可以变得非常有竞争力,这个赛季就将要开始上演一场好戏。这对意大利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冒出过优秀的本土车队的现状而言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本国的业内人士和观众都对此报以积极的看法。

    这个新闻在三个月多月的无聊冬歇期算得上是平地一声惊雷了,不过大车队永远是不愿意让小车队专美于前的,这不,才没半个月,FIA(国际汽联)那里就又炸出一个连环炮——“FLMN”集团成为了一级方程式今年新赛季的主赞助商之一!

    虽然这个消息曝出来不能算是太让人意外,但还是让听者的心里产生了不小的波动。“FLMN”集团不是别家,正是今年昆比新签约的车手,金西.索登沙恩家族最近做的风生水起的3C公司。而全年赞助一级方程式的资金不是随便投放一个广告,或者冠名一个友谊赛这样的小数目,基本不是和赛车有直接关系的行业很少会愿意出如此的大手笔。而“FLMN”会愿意花重金赞助的原因就算白痴也知道了,还不是为了给太子爷撑一把腰嘛。

    就连德国政府也站出来给予宣传说,要民众多多支持自家的本土体育运动、本土车队和车手,还有本土的企业,明年一起给他们加油。

    这也让一些嘴快的业内人士,包括围场的工作人员,甚至车手,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微词和忧虑,担心FIA会因为这样而特别偏袒昆比车队和索登沙恩。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JJ狠抽,新更的章节在前两天根本显示不出还是希望大家善用my神器,而且一定要在章节里使用将章节地址复制下来再my

    ☆、新车发布

    FIA对会否因为“FLMN”的赞助而特别优待昆比和金西的问题则很快地进行了否认,只是他这边大义凛然,昆比车队又能不能还维持住之前的一、二号车手的计划,让维斯布鲁克继续独坐老大哥的位置呢?

    昆比自然是对外予以驳斥的,官方话摆得是一套一套,说什么一向都是让车手公平竞争共同进退的,谁能表现得更好谁就能获得车队的更多资源,但是真正的结果有会否如他们所说那样一碗水端平,还要等待赛场上来见分晓了。

    而这一年的赛季还没开始,接二连三的消息就已经引得一片的口水满满了。

    在季前测试将要到来之时,部分车队都开始陆陆续续进行了新赛季的新车发表会。西斯莱拉自然还是将地址选在了罗马,发表了他们今年代号分别为XL-100、XL-101的两部赛车。

    那一天,大老板克莱因亲自到场坐镇,而约瑟夫和一干负责人也带着雷丁和奈尔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这一年的发布会比起往年是多了好几倍的记者,虽然西斯莱拉对外还是非常低调,没有放出什么要保三争冠的豪言壮语,但是他们私下里的大投资和大动作当然逃不过大家的眼睛,而且他们还请来了惠比摩尔这样的神器,怎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惠比摩尔当然也作为技术团队主管出现了,他就坐在大老板的身边,只是面对两旁频频给予镜头的记者和各种提问全部视而不见,而车队也考虑到这位老大惹不起的脾气,并没有安排什么媒体提问的环节,专业的技术问题则都交给主任工程师来稍后详答了。

    不过西斯莱拉倒是给奈尔出了一个难题,也许是为了从现在开始就训练他的交际水平,约瑟夫选了奈尔来站在台上作为阐述今年这款XL新车特点的介绍人,这可把奈尔给急得不轻。

    他从前天晚上就开始睡不好觉,在发布会开始前更是紧张地频频跑厕所,想必让他比赛时开辆三个轮子的车上场奈尔都不会这么痛苦,面对奈尔的为难,约瑟夫到后来也有点犹豫是不是还要如此,然而最后竟然是诺克斯比他更坚持奈尔上场,诺克斯把奈尔要说的话都让他背出来了,哪怕到时他卡了壳,还有领队和其他人可以救他,这是奈尔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未来,他总有一天要跨出这样一步,晚来不如早来,而且能在这样的场合上台对奈尔以后的知名度也有很大的好处。

    发布会如期开始,雷丁来揭开了新车的面纱。惠比摩尔设计的车不仅跑得快、效率高,外表也是时尚感十足,西斯莱拉的主题色还是保持了往年的苹果绿,不过其上的赞助商Logo都焕然一新了,配上那鲜亮的色彩,整个赛车看上去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非常青春。

    于是,在一系列的掌声赞美里,便很快来到了奈尔需要发言的时间,当约瑟夫将麦克风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奈尔有好几秒都是愣神的,从站到这个台上开始,奈尔的头上就不停地出着汗,脑子也一片的空空如也,别说诺克斯让他背的东西了,就连正常的发声他估计都很困难。而此刻,呆呆地看着场下这么多双眼睛,还有各种长枪短炮的镜头,哪怕是普通人也会紧张,更何况本就有不小障碍的奈尔。

    其实奈尔以前也是面对过这样的场面的,就是当初他以15岁的稚龄拿下最年轻的F3的亚军时,引起了舆论一片不小的轰动,那一阵天天来包围他的媒体也是一波一波,总是要求奈尔能表达以些感想言论等等,最好是有爆点的,还有人要撰写他过去的比赛经历,或者请他上访谈节目,结果,得到的回应就是奈尔一见了他们就落荒而逃,而且毫无掩饰,那脚底抹油的速度简直惊人,每每惹得那批记者来不及反应,只能木然地看着尘烟远去,想着还真没见过这么胆小的人,表面的客套都一点不愿意给。

    这也算奈尔单调的经历里非常值得说道的一件事了。

    所以如今,奈尔又一次处在众人瞩目的视线之中,只觉心如擂鼓,脸红成了番茄,连手脚都不知道要怎么放了,在使了半天劲后,嗓子里只勉强发出一声“嗯……”后,又陷入了死寂。

    约瑟夫在一边暗暗摇头,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奈尔,你给大家介绍下今年的赛车和去年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奈尔眨眨眼,终于憋出了一句,“比、比去年好开。”

    他这种充满了纠结、为难和手足无措地模样反倒取悦了台下的众人,像是另类的幽默感般一时让场内响起了不小的笑声,约瑟夫见此于是又问,“那哪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