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苓皱眉看着闭目躺在床上的男人,突然道:“他这突然发狂,是不是和江耀华一样?”

    江耀华因为中了影响神志的药变得疯癫一事,在京中不是什么秘密,闻言,张太医若有所思:“是有一些像,难不成江尚书之子中的药,和这次的事有关?”

    前段时间,因为江尚书的请求,太医院仔仔细细为江耀华诊治过,张太医对他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太医院有他的脉案,师弟你下次来太医院,我找出来给你看看,说不定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明天吧,我明天过去一趟。”

    最后,萧晟昀将那名刑部官员留了下来,本想派几名侍卫守着,被褚峤拒绝了。

    “褚大夫很厉害。”回去路上,江苓坐在马车里,透过马车窗口,看渐渐变小的院子。

    萧晟昀:“他在医术上的造诣确实不低,父皇还动了收他进太医院的念头。”

    江苓收回目光:“他答应了吗?”

    萧晟昀:“没有,他说不喜欢受拘束。”

    “我也觉得,他不会是那种喜欢被框在条条框框里的人。”对此,江苓不感到意外。

    到了定下的日子,九皇子带着张时勉几人来东宫。

    第一次来东宫的几人都有些局促,不是他们胆子小,而是太子往日的形象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

    “殿下,公子,九皇子带着几位公子到了。”

    江苓戳了戳萧晟昀胳膊:“殿下要和我一起去吗?”

    萧晟昀合上手中的折子,起身。

    宫人将九皇子一行人引到养鱼的地方。

    “怎么样,我没骗你们吧?”九皇子指着在鱼缸里悠闲游动的鱼,尾音上扬。

    几人围在鱼缸边,看得啧啧称奇。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护国寺的锦鲤,他们好漂亮。”

    身形矫健,活力十足,鳞片在阳光下泛着粼粼光彩,一看就被养的很好。

    江苓和萧晟昀走进来时,张时勉正对着鱼缸里的锦鲤即兴作诗。

    “时勉好文采。”

    江苓的突然出声让张时勉卡了下壳,几人从锦鲤上收回视线,对两人行礼。

    “太子殿下,太子妃。”

    “你们是苓儿邀请的客人,不必拘束。”

    有太子在,不拘束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不自在萧晟昀看在眼里,不打算打扰江苓和朋友玩乐,萧晟昀待了一会便打算离开。

    “我去送一送殿下。”

    江苓和萧晟昀一起走出来。

    “好好玩,有什么需要的和孤说,孤先去处理公务。”萧晟昀拂开少年颊边垂落的发丝。

    江苓抱了抱他:“等会我去陪殿下。”

    “好。”萧晟昀目光温柔。

    和萧晟昀告别完,江苓转身,就见九皇子几人正盯着他和萧晟昀所在的方向,挤眉弄眼。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江苓皱了皱眉。

    太子不在,几人恢复平时和江苓相处的模式。

    九皇子打着哈哈:“我们就是想看看,你和太子皇兄在外面做什么。”

    “我们没做什么啊。”

    “是没做什么,你们只是小别胜新婚,我懂。”九皇子还是第一次见江苓在萧晟昀面前这么软的一面,送人出去就算了,还给一个抱抱,他承认,他非常羡慕。

    “小苓这几天对我们的邀请避而不见,是不是为了和太子殿下多待一会?”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

    江苓无奈,开口道:“你们有看中的鱼没?”

    话题扯回正事上,几人不再打趣江苓,纷纷说起自己的想法。

    “我想养大的,小的万一养不活怎么办?”

    “我想要小的,九殿下说的很有道理,看着小鱼苗一点点长大,肯定很有成就感。”

    江苓让他们随便挑,挑好后,宫人会帮忙把鱼捞起来。

    “明年春闱,时勉兄是不是要下场了?”闲谈时,一人开口。

    “对,”张时勉坦然承认,“你们知道的,我父亲,大哥都是科举出身,我也得考。”

    “乐章呢,是参加春闱还是走另外的路子?”

    虽然大启推崇科举,但对世家子弟来说,想入朝为官,不止科举一条路可走,他们中有人志向不大,在家族荫庇下随便混个小官当当,也有如张时勉一样,不管未来走哪条路,都得参加科举的。

    “我还不知道,”詹乐章摇摇扇子,“我其实更想做个逍遥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多好,定远侯府有你大哥,你是家中幼子,做什么应当都可以。”

    詹乐章但笑不语,人活在世,总有那么几件事,不能顺从自己本心。

    “我以后想去大启各处看一看,朝中纷争看得我头疼,还好不需要我操心,”九皇子对朝廷一点兴趣都没有,他转头看向江苓,“江哥呢?”

    “我吗?”江苓很少想这个问题,他以前是一株灵参,每天吸收灵气修炼就行,现在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可能会当个大夫。”

    江苓本想留人下来用膳,但张时勉等人一致觉得,和太子殿下一起用膳太考验承受力,拒绝了。

    送人离开后,江苓去书房。

    “他们走了?”萧晟昀搁下笔。

    江苓点头,搬了椅子坐在萧晟昀对面,下巴枕在胳膊上:“殿下,你觉得我以后当个大夫怎么样?”

    “怎么突然想起这个?”萧晟昀摸了摸他脑袋。

    “刚才和九皇子他们聊起以后要做的事,除了当大夫,我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江苓有些困恼。

    “苓儿能做的事有很多,之前蹴鞠队的事,义诊的事,还有正在筹办的学堂,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不要紧,孤养自己的太子妃天经地义。”

    这么一算,确实,江苓不纠结了,蹭到萧晟昀怀里:“我想让殿下抱抱我。”

    萧晟昀抱着江苓坐到自己腿上:“今天怎么这么黏人?”

    呼出热气洒在耳廓,江苓动了动,套用九皇子的话:“因为我们现在处于小别胜新婚阶段,殿下难道不想黏着我吗?”

    第69章

    萧晟昀用额头抵了抵江苓:“孤自然也想黏着苓儿。”

    “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好了,九皇子说,这是分开一段时间的正常现象,等这段时间过了就不会了。”江苓一本正经解释。

    “孤倒希望,苓儿能一直这么黏人。”萧晟昀在近在迟尺的耳垂上亲了亲。

    “好痒,”江苓扭着脖子躲,“如果一直这样,殿下不会觉得烦吗?”

    “是苓儿的话,孤求之不得。”

    江苓也亲了亲萧晟昀:“如果是殿下,我也不会烦。”

    江苓想象了一下,如果是其他人,一两日还好,时间多了他肯定受不了,但是萧晟昀不一样,每日怎么与他腻在一起,他都不会觉得厌烦。

    “陪孤看会儿折子。”

    江苓乖乖窝在萧晟昀怀里,他对折子上的内容不感兴趣,没一会儿就开始走神。

    学堂已经在筹备中了,他们前往行宫的两个月里,学堂的筹备并没有停下,回来后,进展喜人。

    院子改造好了,聘请宫女的事他也和贤妃娘娘商议好了,九皇子知道后,兴致勃勃想参与进来,江苓没有阻拦。

    张时勉听说后,与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提出想要帮忙,张家人,无论男子女子,学识都不差,他们中有不少对朝政不感兴趣的,说想来学堂当夫子试试。

    “殿下,张时勉说,他有一个堂姐,想来学堂当夫子。”这是第一个提出想来学堂当夫子的女子,江苓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一开始的想法是,让能读书识字的宫女给那些女孩子开蒙,等过了初学阶段,再看后面是继续深造,还是转方向学其他技能。

    而且,学堂办起来,肯定不能只收那些孩童,只要是想学的,江苓都想收。不过这是一个大工程,江苓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会先开办小学堂,一边调整一边扩大,相信以后能接收的学子会越来越多。

    “苓儿可以和她谈一谈再决定。”

    “一开始学堂的规模肯定会很小,张家人来,会不会太屈才了?”江苓伏在萧晟昀肩头,声音有些闷。

    他是后来才知道,张家在大启是一个怎样的家族,张家家风清明,教养出的孩子在各方面都颇有建树,而且张家是朝中一股清流,从不站队,不参与党争,一直独立于朝堂纷争之外。

    “其实一开始,时勉说要与家里人说学堂的事,我还担心他们会不会不高兴,没想到他们很支持,还愿意来帮忙。”

    江苓不是刚来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懂的小灵参了,他知道,像张家这样的世家,对民间开办学堂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会波及世家利益。

    “张家可以信,但也不可以全信,如果有其他世家想做什么,需要小心。”

    学堂的事还没有传出去,得到消息的世家不多,现在的风平浪静不代表以后也能这般,萧晟昀比谁都清楚,这些世家看似大度,可一旦侵犯他们利益,他们会瞬间化为豺狼。

    “先给青夏里的孩子们开蒙吧,一年之后,再面向百姓。”江苓自己不怕什么,他担心世家会对学堂下手,他和太子千辛万苦置办学堂,不是为了给世家祸祸的。

    “面向百姓的话,是不是由朝廷出面更好?”江苓记得,现代社会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基本上的都官办学校。

    教育的事,如果不是官方把控,容易出事。

    江苓不打算把所有事揽在自己身上,他也没有那么大能量。

    “要朝廷出面,可能会吵上一段时间。”

    江苓明白:“开办学堂是为了给大启培养人才,由朝廷做能避免很多隐患。”

    “孤知道,苓儿不必担忧,孤会处理好。”

    朝中是萧晟昀的主场,江苓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他。

    江苓与萧晟昀关系亲密,东宫伺候的宫人感受是最明显的,堇竹偶尔会送东西过来,感受到两人的氛围,说与皇后听。

    “殿下和太子妃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他们好,本宫这个当母亲的,也就放心了。”对萧晟昀这个儿子,皇后一直很担心,因为小时候的一些事,她知道太子受到不小影响,如今有个人能走进他的心里,与他相互扶持走完以后的岁月,是她一直祈求的事。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