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了门,恰好跟也要去上班的陈水芬碰上。

    陈水芬见了林桃便问:“林老师,李团长回来了吧?”

    林桃愣了神,朝家里看了一眼。李成蹊是昨晚回来的,今天不用去团里,还没出过门,陈水芬是怎么知道的?

    陈水芬见她这个样子,便笑了:“我是没见到李团长,可我一看到你脸上的表情,就知道李团长肯定回来了。前面几天你忧心忡忡的,再看看你现在,一脸的轻松。,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林桃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表现的这么明显啊。

    笑了笑,说李成蹊的确回来了,昨晚就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免得你整天提心吊胆的跟着担心。”陈水芬说完,两人朝前走了一段路,因为上班的地方不是同一个地方,所以分开了,各自去上班。

    ********************************

    杨爱党说到做到,事情没过两天,她就召开了一次全体军属大会。

    基本上整个嵊山岛的军嫂们都来了,有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有些不知道,便拉着知道的人,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杨爱党便大致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又道:“有些话我说过很多次了,你们虽然不是党员,但你们的男人是,你们身为军嫂,便要有身为军嫂的觉悟。部队也不是乡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吵架就吵架,要注意影响。”

    接着便是林慧读检讨书,向林桃道歉。

    当着这么多军嫂的面,林慧心里觉得屈辱,看着面前的林桃,怎么都说不出‘对不起’三个字。

    下面便有人不乐意了,嚷道:“道不道歉啊?要道歉就赶紧的。”

    “就是,家里还有活要干呢,别在那浪费时间了。”

    “这人怎么回事啊,敢做不敢认。”

    “你们还不知道吧,她就是沈副营长的家属,真不知道沈副营长图她什么,随军一年多,惹了不少事了吧?可不如前头那一个。不过前面那个就是命不好,给生了仨孩子呢,人就这么没了。”

    “图她年轻呗,还能图她啥?”

    “安静,安静!”杨爱党见下面闹起来了,赶紧组织纪律,朝林慧看了一眼,“林慧,不要磨磨蹭蹭。”

    林慧心里头有些怵杨爱党,硬着头皮朝林桃鞠了一躬:“对不起。”

    林桃坐在那儿,淡淡地看着林慧。

    她心想,当初在桃花村的时候,林慧怎么都想不到,将来有一天她会挨自己的打,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自己的道歉。

    她还记得当时林慧要嫁给沈国斌时,脸上带着的得意,和对自己的贬低。

    最后,林桃说道:“你对不起的不是我,你不应该向我道歉,而应该向所有的军人道歉。林慧,我希望你可以记住,你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国军人用生命与热血保卫的,有他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才有我们如今的好生活。我们应该尊重、爱戴军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就去诅咒他们‘回不来’。”

    林桃的话说出来,那群一开始纯看热闹的军嫂,也忍不住肃然起敬。

    因为林桃说的对,谁说的对,她们就听谁的。

    新华国刚解放没有多久,她们没那么容易忘记当初的水深火热。而她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那群英雄换回来的。

    就算她们不去想别的,也要想想自己的男人也是军人,而林慧竟然在那种时候,诅咒巡检队回不来,真的是太歹毒了。

    巡检队里多少那么多条人命啊,还好他们昨晚上都好好的回来了。

    其中也不乏刚从巡检队回来的军人家属,这些人听了林桃的话,更加感同身受,对林慧这样的人十分鄙视。

    在军嫂们热烈的掌声中,林桃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最终由杨爱党发言,结束了这次的会议。

    走的时候,杨爱党跟林桃一起回去,路上半开玩笑道:“林老师,你可真不愧是搞教育的,一说话,所有人都听你的。我现在觉得,你不止可以搞教育,你要是帮组织搞政治工作,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林桃赶紧说道:“我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了。我教育工作都还没做好,要是去做政治工作,还不得一塌糊涂?”

    “你就别谦虚了,刚刚我都看着的,你说的很不错。”杨爱党说道。

    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她十几岁就见过死人,她帮过不少的游击队。当时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啊?现在又是过的什么日子?

    林桃的爸爸是退伍军人,林桃可以说是从小就受着军人熏陶长大了。

    别人怎么样她不知道,但她说的那番话的的确确是发自肺腑的。那天她生气林慧那么说李成蹊,也生气林慧为了气她,诅咒那么多军人回不来。

    小时候,她听爸爸跟她说打仗的时候,听到军人叔叔们受了伤,有些被流弹炸断了手,有人没了腿,他们饿的时候啃树根,为了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每次她听到这些,都会流着眼泪抱住爸爸。

    她的爸爸虽然没有像爸爸的战友那样,断了手脚,可是她知道,爸爸的身上也有很多伤。这些都是爸爸在前线打仗时受的伤。后来她嫁给了李成蹊,看到他脱下衣服之后,背上那条长长的疤痕。

    他问她难不难看。

    她轻轻抚摸着,她怎么会觉得难看?

    从前,她觉得她的爸爸是个大英雄,如今,她有了两个大英雄。

    她虽然没办法像爸爸和李成蹊一样,拿起武器冲在最前线,但爱戴军人却是她从小就在做的事情。

    第52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前后雨水总是很多,自从李成蹊回来之后,又连着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但李成蹊在家里, 林桃不必担心, 所以倒不在乎雨水多不多。

    当然了, 雨水太多了也是不好的,她种的那些菠菜,都快被雨水给捂烂了。

    徐玉婷发动的时间,比预产期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清明节早上的时候就开始说肚子疼, 直到了晚上, 生了整整十三个小时,才把孩子生下来。

    是个儿子, 整整五斤, 应该是她孕期胃口一般的缘故,胎儿不算大。

    对此, 陈水芬还挺骄傲, 觉得自己看得很准, 徐玉婷果然就生了个儿子。

    林桃在家里烧了一锅鸡汤, 往里面还放了些小青菜吸油。

    她还是问了医生才知道,原来产妇生完孩子, 不是多喝那种油油的汤, 奶水才多的。反而要是油水太多了, 会导致乳房堵塞,更加不出奶水。

    林桃这锅鸡汤小火熬了三四个小时,放了小青菜,一点儿也不油, 只有鸡汤的鲜香。

    本来王元亮已经给他在乡下的妈写了信,让她提前过来,到时候好伺候徐玉婷坐月子。可是谁也没想到,徐玉婷肚子里的孩子性子这么急,竟然提前了一个月。

    王婶还没来,现在只能王元亮亲自照顾产妇和婴儿。

    他倒是不会不耐烦,就怕自己照顾的不好。

    林桃也没照顾产妇的经验,只能在伙食上帮帮忙。还好有陈水芬和钟静,时不时的就来搭把手。

    再加上王元亮也是个细心的,跟在陈水芬和钟静后面用心学,怎么抱孩子,怎么给孩子换尿布。

    不过两天的工夫,就从一开始孩子刚生出来时,他连抱都不敢抱,到如今都能独自给孩子换尿布了。

    林桃去卫生所看望徐玉婷,徐玉婷的额头上戴了个抹额,是陈水芬让她戴的,说不戴的话以后会头痛。

    她觉得这样特别傻气,开玩笑问林桃是不是特别难看。

    林桃笑道:“坐月子就是这样的,不管是不是真的,现在天气还凉,外面又下雨,你戴着也没坏处。”

    林桃这样说,徐玉婷便听她的了,没再琢磨着要把抹额拿掉。

    陈水芬还不让她洗头洗澡,说月子里碰了水将来容易生病。刚生完孩子两天,徐玉婷下面还疼的厉害,洗头这事她可以忍,但是洗澡不行,她生完的第二天,就让王元亮打了水来,给她擦了擦身子。

    要不是她实在疼得厉害,肯定自己下床去洗澡了。

    生孩子的时候,疼得她出了一身的汗,让她就这么捂一个月,她可受不了。

    林桃一边听着徐玉婷抱怨,一边看孩子。

    小小一团,身上的皮肤有些皱,还发红,身上穿的衣服正是林桃给做的其中一套,露出小小的一只手。

    林桃来医院之前,就用肥皂洗过了手,如今伸手碰了碰婴儿的小手,软乎乎的。

    脸上不禁露出笑容:“这孩子可真可爱,看眉眼有些像你。”

    徐玉婷刚喝完一碗鸡汤,朝孩子看了一眼,心里头也是喜爱的,不过嘴上却说道:“这么小一个,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哪儿可爱了?”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林桃笑道,“这孩子真乖,也不吵闹。”

    这点徐玉婷挺认同的,这孩子除了饿了、尿了、拉了的时候哭几声,别的时候都很乖。

    徐玉婷的婆婆是在孩子出生三天之后到的,还是因为她当初生王元亮的时候就早产了,她怕徐玉婷也生的早,所以比王元亮在信里写的日期提早了十天。

    就这么不吭一声的,一个人就从苏城来到了这儿。

    王元亮从团里回来见到他妈时,都被吓了一跳,他本来是打算叫人去接他妈的。王婶就说以前跟着他们来过一回,还有些印象,路上要是不知道怎么走了,就问问路,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心里主要还是惦记着徐玉婷和孙子。

    本来想早点来,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没想到提前了十天还是不够,她到的时候,就听到了屋里头传来孩子的哭声,原来儿媳妇已经生了!

    王婶虽说是农村来的,但在卫生这方面也十分注重,主要是她尊重徐玉婷,知道徐玉婷爱干净。

    不像有些婆婆自以为自己生过孩子,就喜欢拿自己的那一套对待儿媳妇。

    王婶抱孩子之前都要用肥皂洗手,把孩子照顾的也精细。孩子只要尿了,王婶不管在干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先去把孩子的尿布给换了。

    所以自从孩子生孩子,还从来没有红过屁股。

    小孩子皮肤娇嫩,稍微被捂到了,屁股就会红。哪家的大人也不敢说自家孩子从小到大没红过屁股,毕竟大人总有忙别的顾不上孩子的时候。

    林桃和陈水芬见了,都感叹徐玉婷有个好婆婆。

    虽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初徐家对王家莫大的帮助。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徐家出事时,从王家人的态度中看,就明白了王家人是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人。

    毕竟这年头,出了事连亲父子亲兄弟都能反目,登报断绝关系的都有。

    王婶对人也和善,见了林桃她们来家里,都十分热情,尤其是跟陈水芬聊得来。要不是俩人中间还隔着一辈,陈水芬都想跟她以姐妹相称了。

    “孩子的名字取了吗?”林桃问道,前两天她问的时候,徐玉婷还说没想好。

    “取了。”徐玉婷说道,“他出生在清明节那天,干脆就叫王清明。”

    陈水芬听完便皱了皱眉头,脸上满是对这个名字的不认可。

    几人关系好,她也就直说了:“这名字是王营长取的吧?徐老师,你可不能由着他乱给孩子取名字,他们男人不会取名字,你是老师,干脆你来取一个好的。好好的孩子,干啥要取名要清明啊,多不吉利。”

    徐玉婷却说道:“这名字就是我取的,主要我觉得清明节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能说是因为是祭奠死去亲人的节日,就觉得不吉利。我反正觉得清明节和别的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宵节,甚至春节都没什么不同,都是个节日罢了。”

    “而且……”徐玉婷的话语顿了顿,“清明节可以怀念死去的亲人,我爷爷就是清明节去世的,我觉得孩子取这个名字挺有意义的。”

    当初爷爷是家中最宠徐玉婷的,可惜在她爸妈被下放的前一个星期,也就是清明节那天,爷爷死了。

    爷爷身体本来就不好,家里出了事,叔叔一家立马撇清跟家里的关系,还登报断绝关系。爷爷看到报纸,本来就病重的他被活活气死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