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制霸编剧界
    圈中的资本迅速离场,不断往外撤退, 多家影视公司面临坏账等问题。另一方面,演员涉税问题愈演愈烈, 事情悬而未决, 像是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楚苗同样感觉情况不容乐观:“电影的净利润倒是可以撑一阵, 只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

    《迷宫晚宴》为公司带来不错的营收,就算没有融资,也足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开支。

    “最坏的打算是3~5年, 现在就看谁能熬过寒冬,估计明年的影视项目数量会更少。”陈博格观察近期的趋势, 相对客观地说道, “如果有公司三年没项目,即使撑下来,再想发展也难了。”

    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事情, 业内人士就算有翻天本领,也不可能跟行业趋势对抗。如果影视寒冬期真得持续3~5年,必然直接导致一大批影视公司倒闭,同时有可能产生剧荒的情况。

    短期内,观众们不会感受到电视剧数目减少, 因为平台还有许多积压的库存剧需要消耗,但长此以往下去,剧集的题材丰富度会骤减,后期很可能只有主旋律题材才有机会成功拍摄。

    “或许这对我们也是个机会。”楚苗思考片刻,突然说道,“受冻的不是只有我们,而是所有人。这代表钱没有那么好骗了,更注重内容为王,这恰恰是我们擅长的。”

    “师姐是有打算了么?”陈博格见楚苗思路清晰,推测她有了主意。

    楚苗道:“如果我们将发展方向往电影上做呢?虽然电视剧项目很难开机,但电影市场最近都是高开高走,只是以后的作品需要更长时间打磨……”

    经济萎靡的时候,娱乐影视不一定会一蹶不起。今年的电影市场势头不错,但同时马太效应严重,好电影的票房惊人,如《迷宫晚宴》等,然而只占总市场的4%,大部分电影都只是陪跑。

    “师姐是不是在构思那部武侠电影?”陈博格并不是愚钝之人,同时提醒道,“公司确实可以往电影方向走,但原本规划中的电视剧市场恐怕就没法拿下了。”

    两人的属性明确,楚苗本想瞄准电视剧及网剧,由陈博格来深耕电影,但按照此时的情况,电视剧项目启动相当困难,计划只能暂缓。

    楚苗总不能以一人之力跟影视寒冬期抗衡,她决定最近把武侠电影提上日程,暂时不再写剧。

    另一边,齐梦生的编剧工作室则面临更大的挫折,他的业务主要围绕电视剧及网剧展开,已经明显感受到项目数量的锐减。同时,不少政策开始针对编剧税改,这类编剧工作室更是在风口浪尖上。

    老齐本想年后跟楚苗商议新剧,却直接被大浪打翻,工作室中不少编剧陆续离开,人心相当涣散。他告知楚苗取消合作新剧的事,楚苗也不感到意外。她听老齐语气颓丧,干脆约他出来聊聊。

    楚苗和老齐约了顿便饭,席间他透路心声。

    “我在想要不然收手算了。”老齐突然道,“注销工作室,估计事情会轻松得多。”

    近日,老齐明显颓废不少,脸上沾满疲惫和焦虑,显然为最近的事忙得头疼。他一度有些后悔出来单开,那时的行业前景很好,但谁能料到说变天就变天,完全不给人准备。

    楚苗一愣,不知他竟有放弃的念头,规劝道:“熬熬就过去了,无非就是三五年。”

    “但我总不能三五年不写戏,就算我有戏写,下面的小孩怎么办?总不好耽误人家的青春。”老齐的压力相当大,他不想让留下的小孩失望,可没人能保证前途。

    楚苗相当冷静,实话实说道:“齐老师,您不用有那么大压力,他们现在就算出去,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老齐:“……”

    老齐:“你这么说,我就好受多了。”

    齐梦生的坏情绪稍微减退,不由追忆往昔:“其实我们当初在启明星也挺开心的,专心搞创作就行,不用想这些有的没的……”

    楚苗:“其实你现在想回去,估计启明星也会答应。”

    老齐毕竟跟向齐有交情,当初便受到百般挽留。如今老齐的署名作品更多,就算市场大环境不好,启明星出钱养他还是绰绰有余,毕竟在公司能拿的工资也不多。

    老齐摇摇头:“我是能回去,但手下的小孩不行,不然我早回去了。我看现在的情况,回公司也没什么不好。”

    楚苗闻言,心思突然一动,询问道:“为什么小孩们不行?”

    老齐解释道:“启明星研发部现在有多少人?那得有几十口子,现在还有新总监。我回去给人添堵不够,还拉帮结派得让人闹心?”

    齐梦生一个人回去,那是靠向齐的关系。他要带着一个团队回去,估计会把现在的研发部活活气死。这就是某些公司的养蛊策略了,怂恿内部竞争,研发部肯定不答应。

    楚苗寻思一番,意味深长道:“想带团队回公司,也不是没办法。”

    老齐诧异道:“有什么办法?你又不是不了解启明星的状况。”

    楚苗暗示道:“欣赏齐老师团队的,又不止启明星一家。”

    老齐摸不清头脑,抿了抿杯中的茶水。

    “您记不记得当初最后一顿饭?”楚苗笑了笑,“我不是说过,梦想就是收购齐老师的工作室。”

    “噗——”老齐剧烈地咳嗽起来,“你跟我开玩笑呢?”

    楚苗认真道:“我现在还像在吹牛逼么?”

    老齐想了想她的身家,莫名向大佬低头,但仍犹豫道:“你认真的吗?现在还敢打这个念头?”

    目前的影视环境只会越发恶劣,楚苗居然愿意养人,实在不可思议。

    “事情要分两方面来看,大环境确实恶劣,但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和聚拢。”

    楚苗既然产生这种想法,就绝不会随口一说。她有条有理地给老齐分析:“市场惨淡会淘汰那些劣质的作品,搞垮很多不入流的小公司,迫使人才向更有力量和能力的公司聚拢。对我们公司来说,环境越糟糕,能够接收到的好人才就可能越多。”

    过去的优秀人才不愿挪窝,选择蹲在小公司中拿高薪,但一大批公司的垮台会逼迫他们往回走,接收略低于以往的薪资。白日梦影业原来想招到有经验者,需要花费极高的代价,但现在这类成本降低了。

    老齐望着一本正经的楚苗,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觉得她疯了,一方面觉得她有道理。他吃口菜压压惊,开口道:“按照你这种逻辑,市场和政策不管怎么变,对你永远有好处啊,这岂不是怎么说都有理……”

    老齐觉得楚苗画风清奇,别人都喊着影视寒冬期难熬,整天长吁短叹,要收紧钱袋子。她倒好,直接逆向思维,还想弯道超车搞发展,愿意投钱养人。

    “我也不是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