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车把式吆喝一声:“坐稳了啊,走喽!”牛车缓缓而行。

    妇人坐在了吴轩旁边,对他招呼一声:“东家。”

    吴轩转头看豆豆寻求科普。

    豆豆道:“这是魏老大媳妇,就租你的十亩田的那家。”

    “东家要是不嫌弃,可以叫我魏婶子。”魏老大媳妇道。她家是外来户,全村就她一家姓魏。平日里别人都这么叫她。

    “魏婶子,您不用喊我东家,叫吴轩就行。”吴轩客气道。

    “天呐,真的学会说话了!”那三个妇人又议论开了。

    “不是说刚学会吗?怎么说的这么利索?”

    “对啊,跟正常人似的。”

    第13章

    幸好吴家村离县城并不远,不到半个时辰,牛车就进了南城门,吴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一个人两文钱车费,吴轩麻利地给了钱,就急匆匆拉着豆豆逃了。

    豆豆笑道:“轩哥,你要是不想听她们议论,下次咱们别坐车了,走路过来。”

    “不行,你不能走这么长时间的路。”吴轩果断道。

    “那……”

    “等咱们有钱了,包车!”吴轩拍拍胸脯,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

    “也好。”豆豆点头,“我本来想说咱们可以走一段路,然后你背我一段路的。但是这样你太累了。”

    “不累不累,我怎么没有想到。”吴轩非常乐意,“下次来我背你。”

    豆豆拒绝:“才不要,还是坐车舒服。”到县城的路这么长,他才舍不得轩哥辛苦背他。

    “好吧。”吴轩略有些失望,他往周围看了看,问道:“豆豆,我们往哪边走?”

    “往东走,过一条街就是县城最繁华的主街了,钱庄也在这条街上。”豆豆以前常来县城的针线铺子,对附近很熟悉。

    钱庄位于主街的中间位置,占了整整三个铺面,大大的牌匾上写着端正的“钱庄”二字。

    “看着挺气派的。”不过吴轩有些担心,“这家钱庄风评怎么样?附近还有没有其他家的?”古代能开得起钱庄的背后肯定有盘根错节的势力背景,最容易店大欺客,所以民众评价很重要。

    “钱庄不都是一样的吗?”豆豆疑惑,“这家最大也最近,其他的都比较远了。”

    说着两人进了钱庄大门,一个穿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两位办什么业务?”

    豆豆道:“兑换。金子换其他。”

    “您请稍候,金柜上一位客人刚进去。”中年男子递给豆豆一个黄色的木牌,上面写着“金兑四号”。

    “好。”豆豆接过木牌,拉着吴轩到金柜外面的椅子上坐下。

    直到坐到椅子上,吴轩还处于懵逼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钱庄?要不是周围人都一身古装,他几乎以为来到现代的银行了。

    “豆豆,钱庄都是这样的?”吴轩问道。

    豆豆点头,“所有的官营钱庄都是一样的。”

    这钱庄竟然是官营的?

    吴轩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可能和他想象中的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他突然想起大伯家那在村里显得格格不入的大宅院,以及门口两个明显逾制的石狮子。

    所以,这个大阑国,少了一些封建等级的限制,多了一些现代的制度体系?这是某个现代老乡改造后的?

    看来,他需要好好了解一下他所处的这个大阑国了。

    前一位客人很快出来了,一个小伙计把人送到了门口,回过头来对吴轩二人道:“四号客人吗?请进。”

    金柜虽然名字也是柜台,但和外面银柜不同的是,它占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房间里的装潢倒是和外面没什么差别。柜台前放了一把椅子,豆豆走过去坐下,先把木牌递进去,然后冲吴轩道:“轩哥,把包袱给我。”

    虽然吴轩已经尽力挑了最小的几个金块,但放在一起也挺沉的,所以一路上都是他背着。

    柜台里坐着一个中年男子,看到豆豆一下子递进来五个大金块,面色丝毫没有变化,公事公办地问道:“记名吗?”

    豆豆答:“不记名。”记名需要提供本人户籍,记名银票只能由本人使用,且使用时须验证户籍,一般用于大额资产交易。平日里买东西常用的都是不记名银票。

    中年男子仔细查看了金子的成色,又都切开检验了一番,才放进天平称重。称完道:“九九金,共计二十八两九钱。本月金银兑价为一兑十二,折合三百四十六两银并八百文钱。换银票还是银锭?”

    豆豆点头:“三十张十两的银票,其余要银锭。”

    三十张银票,拿起来也是厚厚的一叠,要非常用力才能塞进荷包里。剩下大大小小的银锭,被吴轩一股脑塞进了包袱里,这么重的东西,不适合让豆豆拿。

    哦,还有八十文铜钱,直接拎手里。

    从金柜的房间出来,吴轩特意观察了一下银柜的客人,发现大部分人,都在把零散的现银和铜钱换成银票。还有两个人,在进行记名银票姓名变更。

    钱庄官营果然不一样啊!

    有国库做后盾,百姓们对钱庄的信任度自然很高,愿意把金银放到钱庄保管。经常进行交易的商人和经常消费的有钱人,也乐意使用更加方便携带的银票。

    这样一看,大阑国的银票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银行卡,而银锭和铜钱就相当于纸币。日常买东西的时候都用小块银锭和铜钱,而购买大件贵重物品的时候就会用银票。

    ——

    出了钱庄,吴轩挥舞着手里的八百文钱,财大气粗道:“豆豆,咱们有钱了!今天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尽管放开了买!”

    旁边的路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他手里叮叮当当的铜钱,叹息着摇了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吹牛皮都不害臊的,一串儿铜钱能买多少东西。

    “谢谢轩哥!”豆豆很捧场,“咱们先去包车吧!”

    “好!”吴轩一口答应。作为一个言出必践的男人,说好有钱了就包车,那就一定要包车!

    进城的车都停在城门不远处的车马巷子里,就是吴轩他们下车的地方。

    两人过去的时候,送他们过来的那个车把式还在。吴轩和他商量包车,包一个下午三十文钱,对方乐呵呵地答应了。

    吴家村有好几辆牛车专跑县城,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有时揽不到什么活儿,跑两三趟才挣十几文钱。三十文钱别说是包一下午,包一整天都够了。

    这个车把式叫吴北,算起来还是吴翠芬的远房堂兄。他道:“你们买了东西,可以让伙计送到这儿来,我给你们看着。”

    “那行,辛苦北叔了。”吴轩道。

    “不辛苦,不辛苦。”吴北连连摆手。

    ——

    安排好了回去的车,吴轩和豆豆可以心无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