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和朋友喝酒。一群人时常喝得酩酊大醉,趁着酒劲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一大篇文章。有些他觉得写得不错,还收了起来装到箱子里。

    那些朋友里,就有一个吴家村的,好像叫吴二成。过了快二十年,杨员外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只记得是一个挺壮实的汉子,性格豪爽。虽然看着不像读书人,但写了一笔好字,文采也不错。

    可惜没等到院试,就意外得急病去了。没多久听说他媳妇也跟着没了,只留下一个孩子,脑子还不太好。

    ——

    刘氏和杨婉儿到了孟红珍家,发现孟红珍的妹子孟红珠来了。

    刘氏一看有外人,打算等晚上再来一趟。

    但杨婉儿可等不了,直接冲上去问道:“珍婶子,你知不知道吴轩,他成婚了没有?”

    孟红珍被她问得一愣,道:“吴轩,你是说吴大田家隔壁那个?”

    杨婉儿猛点头:“对对对,就是他。”

    孟红珍道:“我不太清楚。”她和田婶子本来关系就不太好,往年也没有多少来往,去田婶子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自然对隔壁吴轩家的现状不太了解。

    “那就是没有成婚了!”杨婉儿开心道。

    “或许吧,他本来是个傻子,应该也娶不到媳妇。”孟红珍道。

    “傻子?”刘氏和杨婉儿震惊了。

    孟红珍点头,“对,据说他生下来就是个傻子,父母也死的早,一直被他大伯养着。但我前两天看见,仿佛是好了,说话也正常了。”

    刘氏和杨婉儿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傻子还能变好?”刘氏惊讶道。

    “那天我看见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孟红珍道。她上一次去吴大田家还是三年前,那时候隔壁吴轩家的房子还是土坯屋,人看着也是傻的。

    因为田婶子和孙桂花有矛盾,两家人不来往。所以她也没接触过吴轩,只远远地看见过他背着一个人在村子里乱跑。

    孟红珠听她们聊到这里,忍不住插话:“你们说的吴轩,是不是吴家村的,月初刚盖了新房子。”

    “对对对。”杨婉儿描述道:“崭新的青砖瓦房,非常气派。连院墙都是青砖垒的,特别高。”

    孟红珠道:“那就没错了,附近几个村子里,买得起那么多砖瓦的人可不多。”

    “婶子,您知道他的情况?”杨婉儿问道。

    孟红珠道:“知道。我当家的是个泥瓦匠,给吴轩家盖过房子。据他说,吴轩家是真富裕,砖瓦舍得买,工钱给的足,饭食也做得好。”她男人回家后夸了吴轩好几天,说遇到这么大方的主顾不容易。

    “是吧!”杨婉儿兴奋地拽着她娘,“娘,我眼光就是好吧,我要嫁到他家。”

    “不过。”孟红珠道:“吴轩已经成婚了,是跟同村的一个男子。据说他们两个到了十八,都说不上媳妇,就凑合过了。”

    第25章

    “他怎么可能娶不上媳妇?”杨婉儿不敢相信。

    那么高大威武又风度翩翩还家境优渥的男子, 怎么可能娶不上媳妇!

    孟红珠道:“这个我知道。他直到成亲那天,都还是个傻的。自然没有姑娘愿意嫁他。”

    话一出口, 见另外三人都满脸好奇地盯着她, 孟红珠摆出来一副讲故事的架势, 道:“吴家村的人都这么说。成亲当天,吴轩还傻乎乎地闹了不少笑话, 去接亲的时候下个车都差点摔跟头。”

    她顿了一下,继续道:“但一拜完天地, 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孟红珠的声音变得神神叨叨起来:“他就像受了仙人点化似的,刷的一下子, 突然就不傻了。”

    “这么神奇?”刘氏惊叹。

    “对啊, 据老人们说,这是前朝的一种冲喜手法。给傻子找个八字相合的媳妇,再挑一个良辰吉日拜天地, 傻子就能变聪明。”孟红珠信誓旦旦道。

    “单是这样还不止。吴轩变聪明后, 和普通人可不一样, 他成了一个天才!”孟红珠说着说着语气更夸张了,“当天他成完亲, 第二天就学会说话了,第三天就学会读书了。然后去了村里的学堂半个月,四书五经就都会了。”

    “那可真是天才。”刘氏继续惊叹。她儿子杨修竹八岁开始读书, 一直学到十五岁,才把四书五经学完。

    杨婉儿倒不在意天才不天才的,她的关注点在于, “吴轩找男子成亲是为了冲喜?那他现在好了,会不会再娶媳妇?”

    孟红珠一下子被问住了,她尴尬地哈哈两声:“这,这我就不知道了。”她没想到杨婉儿知道吴轩已经成亲以后,还惦记着要嫁。

    孟红珍和刘氏就对杨婉儿了解多了,知道她一直是这种只顾自己的性子。

    刘氏道:“既然人家已经成亲了,你也就别惦记了。”

    “他那么多家产,总需要后人继承吧!”杨婉儿道。

    “你难道还想去做妾?”刘氏照着她后背拍了一巴掌。

    杨婉儿连忙往旁边躲,嘴里辩解道:“我没有!”

    孟红珍在一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她把杨婉儿挡在身后,对刘氏劝道:“嫂子你先别发火,婉儿说的也有道理。”

    刘氏道:“她还小不懂事,红珍妹子你怎么也跟着犯糊涂。”

    孟红珍握住刘氏的手,拉着她坐下,道:“嫂子,你听我仔细说。那吴轩以前是个傻子,自然没有人愿意嫁,但如今他好了,应该是要再娶的。因为,他是吴家主支的。”

    “吴家主支?”另外三人都听的一头雾水。

    孟红珍指了指头顶上,道:“前朝的——”

    刘氏倒抽一口冷气,“你是说——那个吴氏?”

    前朝实行分封制,皇族和各世家大族共同掌管天下。每个世家大族都有专属的辖地,比如吴氏一族的辖地,就是定山县。

    毫不夸张地说,在前朝,整个定山县就是吴氏一族的私产。县内所有税收直接入吴氏私库,供养族人铺张奢靡的生活。

    而现在看来规模甚大的吴家村,当年只是吴家的一座祭祀祖宅。位于村子中心的大宅常年空置着,但也派了足足两千多名改了吴姓的奴隶负责看守。

    孟红珍点点头,“就是那个吴氏。”当年田婶子出嫁的时候,说嫁的人和吴家主支沾亲,可是引来了不少人羡慕。

    杨婉儿年纪小,没经历过前朝,但她也听别人说过,前朝的贵族都特别有钱。她道:“珍婶子,那吴轩家是不是有很多珍宝。”

    “应该有,不然他哪里来的钱盖新房子。”孟红珍道。大阑朝建立以后,吴家的大宅田庄铺子之类的都被收走了,人也都被赶回了老家祖宅。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难保他们不会偷偷藏下一些珍宝留给后人。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