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和杨婉儿打听完吴轩的情况,一个面色凝重,一个欣喜若狂地出了孟红珍家的门。

    一路上,杨婉儿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刘氏只敷衍地回了几句。

    到了家,刘氏换了身衣服直奔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杨婉儿见她娘不支持她,只好去书房找杨员外。

    书房里,杨员外把书架后头几个旧箱子都搬了出来,打开最上面的一个,里面是一沓沓陈旧泛黄的纸张。

    杨员外小心翼翼地翻找,嘴里喃喃道:“那个应该是崇文十二年——”

    “爹,你在找什么?”杨婉儿一进书房就大声道。

    杨员外被她突然出声吓了一跳,险些弄坏了手里的纸张,斥道:“女孩子家,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杨员外翻到了最下面一张,发现这个箱子里都是崇文十四年的,年份不对。他把这些纸张抚平重新放回去,箱子也重新盖上。

    “爹,你到底在找什么,女儿帮你一起找好不好?”杨婉儿娇嗔。

    “不用。”杨员外道。杨婉儿不给他添乱已经很难得了,哪里能指望她帮忙。

    杨婉儿扑过去抱住杨员外的胳膊,“爹,我跟你说,我和娘打听到吴轩的情况了。”

    “哦?怎么样?”杨员外随口应道。他挣脱开杨婉儿的手臂,又打开了另一个旧箱子。

    杨婉儿兴奋道:“爹。我们去了珍婶子家,刚好珍婶子的妹妹也在。她家男人给吴轩家盖过房子,知道得可清楚了。”

    杨员外还在继续翻找。

    杨婉儿继续道:“珠婶子说,吴轩特别有钱,对干活的工人特别大方。她还说,吴轩以前是一个傻子,但是突然就变聪明了,四书五经一下子都会了。”

    “荒唐!”杨员外斥道,“岂敢妄议圣贤书!”

    “珠婶子就是这么说的嘛!”杨婉儿又扑过去撒娇,“她说吴轩娶了个男媳妇冲喜,然后就从傻子变成天才了。现在他变好了,肯定会再娶一个——”

    “等一下。”杨员外突然反应了过来,“你说吴轩以前是一个傻子?”

    “是啊,但是他现在已经好了。”杨婉儿解释道。怕杨员外介意,她还把孟红珠说的吴轩变成天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杨员外却没有再理会杨婉儿,而是专心翻找了起来,吴轩,吴二成,还有那个卖豆腐的吴文寿,杨员外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觉得他们的名字眼熟了。

    他想起来了。

    崇文十二年夏天,他们刚考过童生不久,吴二成喜得一子,邀了他们去吃满月酒。而那个孩子的名字——

    杨员外手突然一抖,捏住一张纸缓缓抽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张泛黄的纸,走到书桌旁边,先取了一张上等的白纸铺在桌子上,才把手里的纸放上去。

    “爹,这是什么啊?”杨婉儿好奇地凑过来看。

    杨员外道:“这是一篇前朝婚书。”

    和本朝衙门里的制式婚书不同,前朝的婚书是非常华丽繁复的。书写者会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家族,甚至不同季节的差异,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婚书。

    婚书用词极为考究优美,读起来像一首华丽的诗篇。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红绳已系,白首永携……”

    杨员外逐字逐句地看过去,慢慢回想起了当年的情景。

    吴二成儿子的满月宴上,他们一群人喝到兴起,便提议要做文章。

    因为吴二成刚得了儿子,众人都打趣他,要他给儿子写一篇婚书。说婚书写得够好,他儿子以后才能娶到漂亮媳妇。

    吴二成也正在兴头上,当时文思泉涌,不到一刻钟就写好了一篇辞藻华丽优美的婚书。众人传看了一番,纷纷道好。这时又有人注意到了杨员外,说他妻子马上也要生了,也应当写一篇婚书庆贺。

    杨员外出身普通,哪里会写什么前朝婚书,只能摆手拒绝。

    众人不肯放过他,但他又确实不会写。就有人起哄,说杨员外的妻子既然快要生了,那就只比吴二成的儿子小一个月,两家这么有缘,何不做个娃娃亲。

    大家都喝的醉醺醺的,一人起哄众人都跟着起哄,一群人就这么簇拥着吴二成和杨员外签了婚书。

    ——

    杨员外看着婚书下方签的名字。

    左边是,“父:吴二成。子:吴文轩。”

    右边只写了,“父:杨秉兼。”当时刘氏还没有生,所以后面的位置空着。

    那天众人只是喝多了起哄,都没把这个婚书当回事。杨员外也只是觉得吴二成文采好字也写得好,这才收藏了。

    过了没几天,刘氏生了杨修竹,是个男孩儿,这婚书就更做不得数了。

    再到后来,吴二成夫妻双双去世,他也和吴家再没了联系。

    杨员外摸着指下泛黄的纸张,感慨万千。快二十年过去了,当年把酒言欢畅谈诗文的同窗好友,现在几乎都记不起名字了。

    要不是杨婉儿闹这一出,这些陈年旧事不知要这几个旧箱子一起,尘封到何年何月。

    “爹——”杨婉儿一声尖利的大喊打断了杨员外的感慨。

    她兴奋地拽着杨员外的胳膊:“爹,你看,这上面写了吴文轩,吴文轩就是吴轩对不对?”

    没等杨员外回答,她自己就点头给自己肯定了,“一定是的,吴轩是吴文寿的堂哥,所以他也是文字辈的。而且吴轩的大伯是吴家村的里正吴大成,吴文轩的父亲叫吴二成。这名字一看就是亲兄弟。爹,我说的对不对?对不对?”

    杨员外点了点头,道:“没错。”

    “太好了,我就说我们是有缘分的。”杨婉儿兴奋地团团转,“我拿着这份婚书去找吴轩,他肯定会娶我的!”

    第26章

    吴轩还不知道他多了一份婚书。

    当然, 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多给一个眼神, 因为, 他正在炕上忙于和豆豆探讨人生大事。

    两人睡在东边的卧房, 房间里盘的火炕直通隔壁厨房灶台,做晚饭的时候, 炕已经烧得暖烘烘的了。

    饭已饱,炕已暖, 天色已晚。

    灯光朦胧,美人在畔。

    豆豆低垂着头, 几缕发丝从肩头滑落, 从吴轩的角度看过去,侧颜的线条美的不似凡人。

    吴轩盯着这张美丽的脸庞,开口了, “豆豆, 县试在明年二月, 我们只有四个月的备考时间了。”

    豆豆闻言头垂的更低了。

    吴轩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豆豆,哪怕你以后不走仕途也不搞学问, 但至少也要考一个秀才功名。”有了秀才功名,就步入了读书人的行列,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 都能便利许多。

    豆豆挪了挪背后靠着的枕头,转头看吴轩,眼睛里盛满了委屈。

    “秀才很好考的, 只要把四书五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