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了平安符吗?他戴上说不定就好了。”

    “希望能有用。”谭延心里明白,求平安符也不过是一个心理慰藉。

    “平安符?”吴轩默念两遍,猛地想到了一个方法,“谭兄,我送你一个平安扣吧,戴上能保平安。”

    “啊?”

    “暖玉做的平安扣,最适合给孩子带了。”吴轩把手伸进袖子里,假装是从袖袋里掏东西,其实是从储物玉佩里取出了一枚环状的平安扣,递给谭延。

    谭延接过来,这枚平安扣玉质极佳,触手生温,一看就十分珍贵。

    吴轩看着谭延,“谭兄,你信不信我?”

    谭延点了点头。

    吴轩道:“这枚平安扣是我意外遇到的一位高人所赠。你若真的信我,明日进宫把它给大皇子戴上,记住必须贴身佩戴。”

    谭延有些犹豫,“戴了这个,大皇子会醒过来吗?”

    “我不能保证他能醒过来,但只要贴身戴了,对他的身体一定有好处。”吴轩道,“你要是信得过我,就试一试,反正肯定没坏处的。”

    谭延看了看手中的暖玉,“行,我明日给姐姐送过去。”就算没有什么功效,这种极品暖玉戴上也能养身的。

    “多谢文轩兄。”谭延说着就要把平安扣收起来。

    “哎等一下——”我还没泡修复剂呢!“这么光秃秃的多失礼,总要系上个挂绳,找个盒子装起来。”

    吴轩把平安扣抢过来,去了书房。

    很快,吴轩捧着一个银制的小盒子回来了,盒子打开,可以看到平安扣上系了一条红绳,绳子的颜色稍稍有些深,像刚泡过水似的。

    ——

    送顾瑾和谭延出了门,吴轩就去武安侯府接豆豆了。

    而谭延看天色尚早,撇下顾瑾,径直去了宫里。既然吴轩说的那么笃定,那就拿去给大皇子试试吧,如果大皇子真能好一些,阿姐就能休息一下了。

    谭延去的时候,也仅仅是抱了一两分的希望。

    但他没想到的是,平安扣刚挂到大皇子的脖子上,阿姐还没来得及重新把襁褓系好,大皇子竟然就睁开了眼睛!

    虽然小脸依旧苍白,虽然手脚依旧无力,但大皇子终于醒过来了!

    等到晚上,陛下来贤妃宫里的时候,大皇子已经被奶娘抱在怀里,能自己吃奶了。

    太医们诊断过后,都找不出原因,只能归因于皇天庇佑,大皇子福泽绵长。

    只有贤妃,在太医们都退下之后,把平安扣又重新给孩子戴上了。

    她相信是阿延好友送的平安扣救了她的孩子,但在皇宫这样的地方,对恩人最大的感激就是不要把恩人暴露出来。

    对方既然通过阿延的手把东西送进来,而不是直接进献给陛下,想必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

    ——

    当天下午,吴轩在武安侯府耗了将近两个时辰,才把豆豆接了出来。

    回去的路上,吴轩边走边和豆豆聊天,“顾瑾他们今天过来,说了一些事情。豆豆,咱们恐怕不能在京城过年了。”

    “要给你派新的差事?”豆豆问道。

    吴轩点头,“江源省的泸石盐场。”

    离过年只剩两个月的时间了,本来鲁大人的意思,是让吴轩留在京城过年,等年后再外派下一处盐场。吴轩还和吴文韬商量好了,过年衙门封印了以后一起回吴家村。

    结果杜阁老一派被改革派打压地急了眼,竟然连改建盐场这样的差事也要抢。

    工部左侍郎是杜阁老的门生,直接上了折子,推荐了夏腾飞以及另外两个人选,还表示夏腾飞也参与过昱沽盐场的改建,定然能把差事办好。

    当然顾阁老一派也不是吃素的,当即把吴轩的优势都罗列了出来,直接反驳了回去。

    晒盐法是吴轩提出来的,他又已经成功主理了两处盐场的改建,经验丰富,只要他想去,自然是最优人选。

    双方吵过一场,最终定下了吴轩必须立马启程赶赴江源省,如有耽搁,就换夏腾飞一行。

    “轩哥,我们马上就要启程吗?”

    “嗯,正式的任命文书应该明天下来。”马车慢悠悠走着,吴轩探进去半个身子到车厢里,“豆豆,今年咱们要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过年了。”

    “不远。轩哥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本还有些惆怅的吴轩绷不住乐出了声,“豆豆,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呢!”

    “我说的是实话。”豆豆认真道。

    第100章

    第二天, 工部果然派了人来,唤吴轩去衙门。

    谭尚书亲自递给他任命文书, “除了窦宏岩, 还有两位同僚与你一同前往, 另有孙咸陪同护卫,确保你们的安全。”

    当天下午, 一行人直接从工部衙门出发了,窦宏岩来不及收拾太多行李, 这次只带了两辆马车。

    吴轩因为提前得知了消息,早已经把行李都装进玉佩里了, 只需要去家里带上豆豆, 还有豆豆随身的箱子。

    江源省位于大阑国中部偏南,从京城过去,一般要走一个多月。

    出发的这天是十月十九日, 任命文书上规定的到达日期是十一月十九日, 刚好给了一个月的期限, 一天都没有多的。

    为了赶路,一行人只能加快速度, 别说游玩赏景了,就连午饭都只能在马车上吃。

    在路上奔波了一个月,终于在十一月十九日这天, 吴轩他们到达了泸石县城。

    泸石县令借口公事繁忙,只派了一个师爷领他们去盐场。

    吴轩一看对方的态度,对窦宏岩道:“你们先去盐场, 我在城里逛逛,买些东西。”

    因为当时走的匆忙,一路上又都急着赶路,所以大家的行李都不太齐全,窦宏岩理解地点点头,“去吧,盐场那边我先应付着。”

    吴轩找了个人打听到牙行的位置,驾着马车去了。

    窦宏岩一行到了盐场,被拦在门外检查了好几遍,才被放行。

    盐场的管事一脸假笑道:“衙署简陋,只给工部的几位大人留了院子,至于孙将军和您手下的人,我们实在招待不下。要不,您去其他的地方找处院子?”

    孙咸把长刀往桌上一顿,“我接到的命令是随身保护!”

    “实在不好意思,是我们招待不周,但确实没有空余的院子了,您看——”

    孙咸非常愤怒,但顾忌到任务在身,又不敢莽撞行事。

    正当一行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吴轩回来了,还带着一纸房契,“走,我买下了附近的一处田庄,占地五亩,足够咱们住了。”

    泸石县只是一个县城,地价本就不高,盐场所在的位置又在城外,偏远荒僻,因此吴轩只花了二百两银子,就买到了一处田庄。

    盐场附近的土地贫瘠,种不了什么粮食,因此田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