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牵手一般,你们小时候就一直牵手了吧?”

    折邵衣:“对啊,你忘记了?下雨天你不在,都是他牵着我走青石板路。”

    周姨娘就想起来了。那时候小小两孩子牵着走青石板路,折邵衣走的快,沈怀楠瘦小,倒是要小跑着才能追上她。

    周姨娘想着想着就笑了,“哎,说起来,也幸亏是怀楠跟你自小一起长大,不然谁能受得了你的臭脾气。”

    但马上意识到自己现在不该笑。她就把弯起来的嘴角坠下去,警戒道:“正是因为你们太熟悉了,牵牵手,碰碰脸什么的,好似都是习惯了,第一次做也没什么警戒。但这是不对的,你们不该这般做。”

    “你觉得没什么,但别人可不这么想,即便是私下里,也要注意,别让人觉得你是个孟浪的姑娘。”

    折邵衣点头,“我知晓的,今日也有姚黄三人守着,他才敢给我锤腿肚子。”

    周姨娘知晓两人有分寸,便也不说了。然后想了想,道:“等你们成婚了,你也别总叫他伺候你,男人都要面,你要给他面子,不然日子长了,再是年少钦慕,也会出问题的。”

    折邵衣不管她说什么都点头,周姨娘见她这般样子,一巴掌拍在她的手上,“你听见了没有?”

    折邵衣哎了一声,道:“我记住了。”

    第二天去澹台府,沈怀楠送她去,在门口要扶着她上马车,折邵衣咳了一声,摆摆手,“让姚黄来吧?”

    沈怀楠就知道折邵衣必定是被周姨娘教导了。他自然是知道她之前从未注意到这些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可注意的呢?

    两个人一路走来,几乎每天都要见面,吃一个锅里面的饭,喝一杯茶,雨大路滑也是打同一把伞,牵着走到廊下避雨。

    即便是长大之后,其实避着长辈们拉拉小手,凑在一起挨挨肩膀啊,这都没什么嘛。这是可以做的!

    这个可以做的事情最近已经延展出梳头发,摸耳朵。而在悄无声息进展到摸腿的时候,被周姨娘无情的制止了。

    显然,她还在姑娘的耳朵边吹了吹棒打鸳鸯的风。

    这股风吹出来,沈怀楠是不敢乱动的。不让扶上马车就不扶马车了,他只眼巴巴看着她上了马车坐稳后,然后自己再爬上去。

    折邵衣不好意思的再次咳了一声。

    沈怀楠试探性的伸出手。

    折邵衣没动。

    沈怀楠放心了。他道:“手还是可以拉一拉的?”

    折邵衣点头,“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她还是喜欢拉他手的,有时候揉一揉,捏一捏,舒坦的很。

    沈怀楠唉声叹气装可怜,“姨娘还说什么了?”

    折邵衣:“除了发乎情止于理,还要给你面。”

    沈怀楠手牵着姑娘手,便宜还是占,又听见后面一句话,便觉得姨娘真是大大的好人。他点头,“是啊,要给我面子的。”

    折邵衣不耻下问,委实是她之前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她问,“那我怎么样才是给你面子?不让你捶腿?”

    沈怀楠立马反驳,“那是我乐意的。”

    这哪里是不给面子,这是太给面子了。姨娘可别乱说了,免得这点子好处都给弄没了。

    但沈怀楠想了蛮久,都没有想到具体的。要给什么面子呢?能给个手摸就是万幸了。

    他还是愿意伺候她的——有个姑娘给你抱着搂着投食,这就已经是一辈子的美事了。

    但这话可不敢说,孟浪!

    他想了想,开始诈她:“少骂我几句就成。”

    折邵衣立马就抓住了这句话里面关键的点,“我之前总骂你吗?”

    沈怀楠:“你最近脾气不好。”

    折邵衣:“真的?”

    沈怀楠嗯了一句,“有一回你从官绣回来,见了我都没有好脸色。”

    折邵衣努力为自己辩驳,“我肯定不是生你的气,难道是迁怒了——但我没骂你吧?”

    沈怀楠不说话。

    折邵衣明白了:不给好脸色就是骂人。

    她就咧开嘴巴冲他笑。

    沈怀楠:“……你怎么了?”

    笑得十分狰狞。

    折邵衣:“这是夸你啊——你看,我给你好脸色了,笑得多好啊。”

    沈怀楠便深觉自己可能成了深闺怨妇。

    他就笑盈盈的再次感慨,“真是,真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啊。”

    等进了澹台府,折邵衣还跟澹台先生说,“我肯定忽视他了。”

    澹台老夫人倒是没想到两个小男女竟然还有这种问题。

    她震惊的道:“你们……你们还忽视不忽视的啊,只要在一起,哪日不是黏黏糊糊的。”

    这都算忽视,那其他的夫妻不要活了。

    澹台老夫人就道:“他在引着你羞愧呢,你别管他。”

    她问,“你们是不是几乎每天都见面?别管时间长短,只说是不是。”

    折邵衣点头。

    澹台老夫人目光灼灼,“这还忽视啊?”

    折邵衣被说动了。

    她也觉得不对劲,两人虽然因为她忙着官绣和西城的事情见面少,但是几乎每天都见了的,她没忽视他啊。

    她回去的时候,沈怀楠来接,她一脸疑惑,正要问一问,只见沈怀楠的脸色似乎不好。

    折邵衣便立马问,“你这是怎么了?”

    沈怀楠:“马上考试了,难免有些压力。”

    哦!那这时候确实不应该提忽视不忽视,她要重视他的考试啊!

    折邵衣嘘寒问暖,“别担心,你一定会考上的,你学问那般好。”

    沈怀楠:“还是有些害怕的。”

    折邵衣情不自禁的握着他的手拍了拍,“不用怕,你读了这么多年书,桑先生也说你没问题。”

    沈怀楠叹气,“哎,哎,实在是怕三年又三年——”

    折邵衣犹豫:“要不,待会你跟我回去,咱们去姨娘的菩萨面前拜拜吧?”

    沈怀楠:“好啊。”

    两人凑在一起说话,头凑的近。

    沈怀楠嗅了嗅,小心翼翼的拿了一缕头发凑近了闻,“你头发好香啊。”

    “用了什么头油啊?”

    折邵衣一时间没有警惕,“就是之前的没换啊。”

    沈怀楠又嗅了嗅,“哦,那我再闻闻,我最近鼻子不怎么灵。”

    作者有话说:

    二更大概在十点半左右,没有具体的。感谢在2022-06-26 23:51:01~2022-06-27 21:11: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墨染槿涩 50瓶;林宪明 30瓶;熊猫蟹肉、fannlies、陆其琰 10瓶;ab666666 5瓶;51996088 4瓶;?a.baby 莓? 3瓶;12344234、秦淮晓渡、是00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京都西昌街之前并不算得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它不如东城, 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这边的地价低,住的也是市井百姓, 他们有银子的就搬去了东城,要是没银子,就继续住着。

    这一片做生意的多。但是去年八月,朝廷正式把官绣放在了这里, 派人过来修缮官绣院, 这条街上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管官绣院的人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姑娘过来, 后来就来了很多。

    她们不仅在这里修缮官绣, 还开始盘下一个茶楼。后来,她们又不仅盘了茶楼,还盘了绣坊。

    再后来, 她们开始在街上游街打马,不戴面纱,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论。但慢慢的,众人也习惯了。

    他们说:“她们是官了吧?是陛下和皇后太子妃等人亲派的, 跟其他女子自然不一样。”

    这股风气还没过去多久, 她们又开始在这条西昌街上买东西了。

    姑娘们无非就是买金银首饰,但这条算不得是给富贵人家卖东西的街上自然不会有好东西,便马上有金银商贩听见了消息,街上就有了好的首饰铺子。

    贵人姑娘们有钱,一买就是不少, 买了今日, 明日带了人还要买, 渐渐的, 这条街上就被那些富商接手了。

    慢慢的,又有了绸缎庄子,好的酒楼,成衣铺子,还有弓箭武器——来这里的武将姑娘也不少。

    自从第一家武器铺子在这里卖出了好价钱之后,其他武器铺子就看见了利益。因为姑娘们开始带着家里的兄长们开始逛了。

    再后来,这街上有了卖花女。

    她们卖的绢花缠花好看又便宜,走街串巷的,大家久而久之也习惯了。专门有妇人姑娘来这里等她们买。

    吴巧娘便是之前最早出来的卖花女,也是一个绣娘。她手巧,做缠花绢花是好手,绣工也好,在这条街上是出了名的。

    她去考官绣,家里的兄弟都紧张,寒冬腊月的送她去考,站在官绣院门外等。爹娘在家拜菩萨,头都磕红了,全家陪着她考,她却没考进官绣。

    爹娘和兄长们都安慰,但她还是很伤心。不过她也不埋怨,她是看了在场其他绣娘们的绣品的,都比她好。

    监考的折家九姑娘说,明年还能考,今年没考中,明年再考就是了。她也还可以进京都绣坊,这也是太子妃娘娘建的,就是为了让绣娘们有一地可以赚银子。

    她绣艺好,家里人都劝她去京都绣坊算了,不管怎么样,那地方是太子妃给天下绣娘的一个容身之地,也算是跟太子妃攀上了关系,只要能去就是好的。

    但是巧娘不愿意。她想凭着她的手艺,定然比在绣坊里面赚的多。

    她娘不理解,“但是去了绣坊,你也不用起早贪黑的出去卖簪花了。”

    吴巧娘觉得不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