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倒是好,这个赏赐些珠宝,那个赏赐点丝绸,好似她才是她们的夫君。

    太子觉得好怪啊这种感觉。

    倒是妾室们见他来了,马上乖乖的坐好不说话,等着太子妃先开口。

    太子:“……”

    好烦啊。

    他要重新再纳入一些妾室进来,这群实在是没有骨气。

    太子妃见他的模样就知道有话要说,先让这群小姑娘们回去,然后等没人了,问太子:“怎么了?不是陪母后去了吗?”

    太子有些别扭。之前还恨得牙痒痒,现在倒是不知道怎么待人了。但是太子妃着实可恶,这点没跑了。

    他只能保证自己以后不责备她。

    而且,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不说道歉的话,也不说哄人的话,只说要做的事情。

    他咳了一声,“母后说,让黎侧妃继续住在东宫,等孩子一出生,就抱到你这里来。”

    太子妃懵了。皇后娘娘可真是个好婆母。她想了想,不置一词,先让太子出去,然后亲自去黎侧妃那里。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把皇后的意思说了一遍,“你的意思呢?”

    黎侧妃懒洋洋的,冷冷淡淡,“就依照皇后娘娘的意思吧。”

    她说,“这孩子跟着您,也就是跟着我。跟着我,也就是跟着您。”

    黎侧妃跟太子妃一个京都长大,自幼虽然因为性子原因走的不近,但是对太子妃,她是佩服的,也是敬重的。

    就太子那个蠢货养孩子,还不如给太子妃养。

    她摸了摸肚子,“东宫无聊,有个孩子也好,能散去一些寂寥。晚间就在我这边睡,白日里跟着您明理,就是他的造化了。”

    “无论是男是女,只有我和您不会区别对待了他,我很放心。”

    太子妃颔首,“你既然如此说,那我就跟皇后说了。”

    黎侧妃点头,打了个哈欠,然后笑了笑,“听闻太子殿下准备近些日子一直去烦吴侧妃?”

    太子妃也笑了,“是啊,她一直跟我哭,让我求太子放过她,马上官绣第二回 考了,她忙着呢,哪里有时间陪着他晚上折腾生孩子。”

    作者有话说:

    晚安晚安,吃的太撑了,我去扭扭腰。感谢在2022-07-06 18:34:38~2022-07-06 21:3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35只看古言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5只看古言 5瓶;47261540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1章

    一更

    官绣去年办过一次了, 什么都早早备好,无论是考官还是考场又或者是安置问题,一应俱全都有例子, 今年就很顺利。

    在她们进京之后,折邵衣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等到她们考出来,出了名次, 她才一个个的跟她们交谈。

    她是找了一天时间, 请绣娘们都坐下,问她们来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来京都后有什么不适应, 若是考上了,将来是想要留在京都还是回原籍去做绣品铺子。

    绣娘们刚开始还不敢说,折邵衣就立马举例子, 说去年的绣娘们在路上经历了哪些苦,从地方上开始选,来京都后的大小问题,包括思乡思念家人等等都说了一遍, 如此光她就说了半个小时后之后, 她们的胆子就大多了。

    一个说选的人太少,一般的绣娘根本选不上——这个是穷苦人家出生,她来京都的名额险些就被替了。

    这是第一个开口的姑娘,她也确实很大胆,一开口就是这种问题。

    折邵衣严肃的记下了问题, 还当场表示会去查, 以后会想办法改进等等。

    绣娘没想到她这般重视, 眼睛里面冒出了泪花。这姑娘刚刚还一副很冷静很倔强的神色, 如此一瞬间哭了,折邵衣都愣住了。

    不过后来想了想,觉得她说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就已经耗费了身上最后一点勇气。

    她其实是怕的。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雍容华贵,各处都缝着金线,绣了九朵盛开的牡丹,很有威严。

    这是太子妃特意让绣坊的人给她做的衣裳,说是给她镇场子用的。

    她年岁小嘛。

    太子妃说,男人有坏的,女人照样也有坏的,小孩有坏的,老人也有坏的。

    绣娘只是一类人,这类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

    她不能因为自己对绣坊的感情,就一味的去相信她们。

    但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都敬畏强权。

    坏人欺负弱者是天性。

    她可以比她们岁数小,但是一定要比她们的气势强。

    衣裳就是她的一件武器。绣娘们对衣裳格外的敏锐。

    ——其实太子妃说了之后,折邵衣是有反省过的。她对这些绣娘们确实有一种无条件的相信。

    因为是自己付出的心血吧,总是觉得是美好的。

    太子妃的话让她瞬间谨慎了很多。她穿上了这件衣裳,还特地在头上戴了一套金头面。

    但是能压制坏人,也能让好人害怕。

    这可真是个难题。

    她在绣坊里面先呆了一上午,在纸上写了很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下午的时候,她又开始细细看每一个绣娘回答人的表情了。

    看了半天,她兴致冲冲,十分亢奋,第二日拉着澹台老夫人说,“她们无论是坏人还是好人,无论是敬畏我还是不怕我,但都很信任我。”

    又或者说,她们已经接受了官绣的存在。

    其实去年,第一群绣娘来京都的时候,折邵衣也全程跟着,她见证过她们的不安,惶恐,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这种迷茫不是对前程的,而是对官绣的不理解。但是今年,这群绣娘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因为她们知道,这是真的。

    女子考了官绣,朝廷奉养她们,还有官职,光宗耀祖。

    就算是没考上,进了京都绣坊,就一直有事情做,有银子赚。

    她们把这里看做是朝圣之地了。

    这种信任让折邵衣很满足。她觉得做什么都值得。又让她觉得有些心酸。

    她跟澹台老夫人认真的道:“其实,不过是让她们卖给了官府做绣娘罢了,只不过是有了一份体面,一个做事的地方。”

    澹台老夫人却摇摇头,觉得她想得虽然深远,看见了本质,但是却太过于偏激。

    “就算是男子,也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人生在世,若是事事都寻个底,那谁也别活了。”

    折邵衣惭愧点头,“是,学生受教了。”

    忙完了官绣的事情,就正好过年。今年文远侯家多了两个嫂子。大嫂嫂徐氏操持家务,二嫂嫂赵氏有上进心的时候,就去跟大嫂嫂要点掌权之事做,要是懒了,就还回去,日子过得随心所欲。

    两个嫂嫂都没有身孕。她们自己挺着急的,尤其是徐氏,她嫁进来快一年了,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

    公婆不问,丈夫不管,小姑子们都忙,早出晚归,全没想到这回事,人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让她生孩子的意愿,她心里感激又心酸。

    大过年的,她也不好说这些晦气话,但是过小年那晚,丈夫体贴心痛的替她倒好洗脚水,提着壶搭着一条手巾要给她洗脚,她就心里有愧疚之心。

    这实在是一户好人家。她娘写信来说,她算是找到一个金窝窝了,这是千金不换的家,千万要贤惠,为折家操持族务,事事用心,免得出了漏子。

    她家务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肚子里一直怀不上,她心里还是不安的,甚至可以说心虚。

    在家里的时候,若是哪家新妇一年不生孩子,怕是丈夫就要专门纳妾生养了。

    她一感动,一心酸,便把自己的心思说了,“你把香云纳了吧。”

    她娘专门给她准备了这种可以给丈夫做妾的丫鬟。

    折硕明本在兴致冲冲的给妻子加热水泡脚,热水从铜壶里面咕噜噜倾注于水中,再在妻子的脚背上面转一圈沉入盆地——他是个喜欢音律的人,倒是得了些灵感,想着待会可以作一曲子。

    结果听得这话,吓得将铜壶扔在地上,啊呀啊呀的惊恐万分,然后后要将香云提到庄子上去。

    “是不是她在你耳边吹劳什子风言风语!”

    他早说了那个丫头不是好人,那眼神总往他身上看,好像他是块肥肉似的。

    反正他被看得很不舒服。

    他语重心长的道:“我早跟你说过,她不是个正经人,你送她走,替她找户好人家嫁了,反而是对她好。我跟你说过,你偏不听。”

    然后还有些埋怨岳母,“是不是母亲又写信说你了?”

    他对妻子什么都满意,就是觉得她太听丈母娘话了。本来她都要送走香云了,好嘛,丈母娘一封信写来,她又不送了。

    她的丫鬟,她不送就不送吧,只他不愿意看见香云,就让去厨房里面烧火,学些个厨艺,将来送出去也有门手艺。

    结果现在妻子又旧事重提。他好生气啊,也不顾大过年的,就要叫小厮去送人。

    徐氏连忙拦住,又好气又好笑,“不是,不是她。”

    “是不是你母亲?”

    “不是,不是。”

    徐氏叹气:“我就是担心我生不出,你将来没孩子。”

    虽然看过不少大夫了,都说她没事,但是她依旧担心自己生不出来。

    折硕明笑了。

    “不会的,说不得是我的问题,你想要孩子,我却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该打。”

    “等过了年,便叫大夫来,也替我瞧一瞧,要是我的问题,我也吃药,要是治不好,你又实在喜欢孩子,便过继一个就是。”

    “这么多妹妹,总有一个孩子是给咱们的。”

    又指指折宴明的屋子:“就住一个院子里,要是不分家,让三弟妹多生两个,将来咱们来了,就送一个过来,家财都给他,也不用日日尽孝,两边跑就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