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愚蠢。

    张德宝亲自去的东宫接人,太子妃先前在承明殿侍疾,而后就回来处理宫务了,她将齐小朔送出门去,叮嘱道:“好好听你阿姐的话,她说什么你便听什么,阿姐对你最好了。”

    齐小朔:“阿姐对小花妹妹更好。”

    太子妃本想叫他不要在陛下面前提小花,但是见他这般小,又怕弄巧成拙,便索性没说。

    左右陛下也是熟悉沈家夫妇的,对小花也算喜爱。

    谁知道晚间就有太监去了沈家传旨意,将小花接走了。

    沈怀楠在外头跟传旨太监说话,折邵衣在里间给小花穿衣裳。她本来睡着了的。

    折邵衣一边穿一边跟她道:“进了宫,一切听你阿姐的,不要自己乱跑,听见没?”

    小花不明白为什么要晚上进宫,她有些害怕,“阿娘和阿爹都不去吗?”

    折邵衣点头,“阿娘明日要去西城,阿爹也要去上值,我们都要做事,暂时不能陪你,等过两天松快了,就进去看你。”

    小花有些不高兴。折邵衣继续道:“小花是最好的孩子,能哄人高兴,吃饭也厉害,谁都喜欢小花。这次你阿姐的祖父病了,他一个人寂寞的很,就想跟人说话。”

    “你进去陪陪他,好不好?”

    原来是这样啊。

    小花明白了,“生病很难受的,小花会安慰他。”

    她抱着阿娘的脖子,“但是小花舍不得阿娘,阿娘要快些进宫看我啊。”

    折邵衣险些没哭出来。

    陛下真是,老了老了,竟然开始折腾人。这么晚了,让小花进宫去做什么。

    皇帝也是一时兴起,齐小朔说了一句小花,他就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就叫进宫来。

    他记得是个爱笑的小姑娘,经常在东宫里。

    等小姑娘进了宫,眼睛大大的,从张德宝身上溜下来,好奇的走到他跟前,软软糯糯的问:“齐家祖父,听说您病了?”

    河洛上前拉着她的手,教导:“小花,我皇祖父是陛下,你见了要磕头。”

    小花知道磕头。

    她跪下,趴在地上,慢吞吞把手努力的叠加在一起,然后把头磕在手上。

    皇帝:“噗嗤。”

    他笑起来,“你这是……这是什么意思?”

    小花解释,“这样磕在手上就不痛了。”

    皇帝:“你倒是机灵。”

    他招招手,将人带到床上坐着,也没让她脱鞋,问:“小花——”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他又笑起来。

    张德宝站在一边笑起来,陛下倒是很喜欢这三个孩子。

    小花一点也不知道皇帝在笑她的名字,她也笑起来,傻乐的很。

    然后看向河洛,欲言又止。

    河洛:“怎么了?”

    小花:“阿姐,我背得三字经第一页了。”

    河洛都忘记了。她装作自己没忘记,绷着脸道:“我自然记得这件事情。”

    “你背吧。”

    事实证明,背过的书一时半会是忘记不了的。她磕磕巴巴,不说流利,但好歹是背了出来了。

    齐小朔:“阿姐,小花妹妹真厉害。”

    小花想要点奖励。

    河洛表示同意。

    “要吃冰酥。”

    河洛去看皇帝,“皇祖父,可以吗?”

    自然是可以的。皇帝很喜欢看这些孩子认真做事情。他们认真做的事情幼稚可笑而又真诚。

    他的病很快就好了,小花却喜欢在这里吃冰酥。

    她问:“皇祖父,您能让我多待几天吗?”

    她也跟着叫皇祖父了。皇帝并没有纠正她的称呼问题。

    皇帝不说,其他人就更不说了。

    “自然可以。”

    他道:“你不想你爹娘吗?”

    小花点头,“想,但见一见之后,还是可以在您这里多待几天的。”

    这里好多吃的,她吃完了再回去。

    皇帝哈哈大笑,小花也跟着笑起来。一老一小对着笑,皇帝又想起了笑笑。

    人越老,想起来的人就越是那些逝去的不可追的。笑笑就是他不可追的女儿。

    无论他怎么想,人都已经没了。小花也喜欢笑,看见她笑,他就能想起笑笑的一些事情来。

    想完了,还给小花封了个郡主的称号。

    没有食邑,只有每年内务府送些银子。

    但这也是一份无上的尊荣。

    皇帝没有给她封号。

    “你的名字很好听。羲华,羲华郡主。”

    皇帝笑着问,“你觉得好听吗?”

    小花垂头丧气,“那以后我写自己的名字,是不是还多学四个字啊?”

    皇帝哈哈大笑。

    消息传到沈家,沈怀楠发愁,跟折邵衣道:“陛下是什么意思?”

    折邵衣叹气,“陛下老了。”

    就好像一瞬间的事情,连他们都察觉到了一个年老之人的情绪。

    不仅是陛下老了,就是澹台老大人和先生也老了。小花这一辈的人叫他们,都要叫老祖宗。

    折邵衣道:“先生的身体一直不好,如今一年比一年大,我都担心她也病了。”

    沈怀楠:“咱们忙起来,去先生那边就少,以后多去吧。”

    不仅是澹台府两位老人,桑先生也老了。

    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大,老人们却开始要走向衰败。

    谁知道他们担心这个老人那个老人都没事,长平十八年十一月,昌东伯死了。

    他这些年一直在青州,去的时候兴致冲冲,去了之后发现上当受骗,然后郁郁不得志,又不能回来。

    京都还被沈怀楠把持着,他想找点门路回来都不行,于是又开始喝酒,把自己喝死了。

    他死了,杨姨娘准备扶棺回京都。

    她还有个儿子,她想让他回京都去,不想让他呆在青州这种地方。

    她托人写信回来,沈怀楠没有拒绝。回就回吧,他都做到这一步了,不差给他立个坟墓。

    作者有话说:

    手疼,拜拜,晚安,么么。感谢在2022-07-29 21:57:41~2022-07-29 23:02: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苏打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4章

    一更

    长平十九年三月, 小花刚过完四岁生辰,杨姨娘就带着儿子扶棺回来了。

    但是里面没有昌东伯的尸首。

    杨姨娘抹着眼泪哭,“从青州回来, 我们一路走得急,行至传平关的时候,便有人告诉我们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水路。”

    走水路花费的银子贵一些, 但是可以直接通往京都。而且他们还有棺木在, 船装棺木虽然是忌讳,但那船老大说可以少收一些银子, 其实跟他们再雇佣一辆马车来装棺木的银两差不多。

    “银子差不多, 还走的快,我很是心动,便答应了走水路。”

    “谁知道半路翻了船, 大家跌进了河里,活人尚且难保,便没人去捞棺木,你弟弟呛了水, 虽救了上来, 但也奄奄一息,我实在是没法子了,只能先顾着他,等他醒了,再使了银钱去叫人来打捞, 可棺木早就已经没了踪影。”

    沈怀楠和折邵衣以及昌东伯夫人, 沈怀东都在屋子里, 听了这话, 昌东伯夫人露出畅快的神情,啧了一句,“所谓因果便是如此了,他活着的时候做了孽,死了便要尸骨无存,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报应!”

    沈怀楠倒是没有说什么,他心绪毫无起伏,只当在听别人的故事,无怨无恨,倒是折邵衣道了一句:“姨娘做的也没有错,只是没想到老天爷在看着你们行船。”

    杨姨娘听了这话,道是神情恍惚了一下。

    折邵衣又道:“杨姨娘,你今后是什么打算?”

    杨姨娘听了这话,也不去客套,也不作伪,只拉了儿子,让他跪在地上,“我知晓,我知晓伯爷他对你们不好,但我儿是你们的亲弟,你们千不看万不看,只看在他是无辜的份上,收了他在伯府里面给口饭吃吧。”

    跟着昌东伯这么多年,也算是开了眼界,知晓呆在那种穷乡僻壤里面,最多不过是做个员外。她见过了富贵,即便自己不贪图,但还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她不想自己的孩子只做个员外郎。

    杨姨娘哭起来,磕头道:“我是个小村落里出来的,没见过大世面,也不喜欢金子银子,我跟着伯爷,是真心感谢他将我带出来,不至于让我嫁给一个庄稼汉,我也是享受过富贵的。”

    “但我不外乎多吃些肉,多攒些银子便罢了,没了他的庇护,我拿着攒的银子回乡去,也能过好日子。但是我儿却不能了,他是伯府的少爷,他也能有个好前程,我,我知道自己实在是不要脸,但我真是这般想的。”

    这番话,将她最不堪最隐晦的心思说得明白,虽然没有说得多好听,多有条理,但是听了她这番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没有直接拒绝她。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