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安锦华叫了芍药进来,问明白了郎中的来历,知道并非什么外地跑来行医的,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住在南街,街坊上小有名气,却也又几分真本事,否则也不敢跟着芍药来了。

    而他先说不能治,现在又能治,足可见芍药离开的那会子,定是文姨娘和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儿。

    想到这里,安锦华低声吩咐了几句,芍药点点头便出去朝那郎中道:“劳烦大夫暂且留在府中,倘或大爷的病情好转,只当重金奉上酬谢。”

    那郎中心头本来就有愧疚,听芍药如此一说,忙作揖道:“这是自然,只等令公子病情稳定,确定无甚大碍,在下再离去不迟。只是……”

    芍药见他迟疑,紧着问道:“大夫直说无妨,我们大小姐最是通情达理的。”

    这话刚落,外头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太夫人身边的牡丹大老远就喊了一声:“太夫人来了。”

    那郎中闻得此话,忙找地方回避,赵嬷嬷命红鸾领着他去了隔壁抱夏。屋里又是好一阵忙碌,随着心急如焚的太夫人走进来,安锦华也从里间出来。

    “到底如何了?怎么不早些时候叫人去告诉我?!”严厉的语气让屋里众人为之一颤,吴嬷嬷发现大爷不对劲儿后,大伙都唬得没了神。如果不是吴嬷嬷清醒着及时去通知安锦华,只怕现在还没将郎中请来。

    安锦华扶着太夫人去床边瞧安浩轩,一边道:“她们通知孙女的时候,孙女才起来,也怕吵着太夫人安歇,所以没有及时告诉祖母,祖母别因此气坏了身子,郎中已经开了药方子,说是及时用药调理便无大碍。”

    太夫人眉头几乎打成死结,“外面的郎中哪里比得上宫里的太医?”

    安锦华看了一眼站在太夫人左手边上的文姨娘,道:“郎中是芍药带人去请来的,是京城人士,如果他没有把握绝对不敢妄下结论。”

    言外之意,昌宁侯府在京城的地位,岂是这些江湖郎中敢诓骗戏弄的?何况他是京城人,家里老小都在京城,真出了什么事儿,昌宁侯府的人就会轻易放过他么?

    太夫人随即明白了安锦华话里的意思,又摸了摸安浩轩的额头,是比平常滚烫得厉害些。可安浩轩知道祖母来了后,实在忍不住就睁开了眼睛。喃喃道:“祖母,孙儿没事儿,已经好受多了。”

    吴嬷嬷见安浩轩不但睁开眼还开口说话,激动地抹了一把泪,“幸亏是大小姐及时将郎中找来!”

    芍药遂将请不到太医的由头说了一遍,太夫人因着安浩轩醒过来,松口气的同时,赞许地握住安锦华的手,“华儿真的长大了,行事果断又周全。倘或咱们只等着太医,偏又等不到,岂不是要误了轩哥儿的病情。”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