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锦华皱皱眉头,父亲的归程差不多就是这些天,这个时候打发人送信回来,莫不是又出了什么变故?

    去寿禧堂的路上,重生后的一些事在安锦华脑海里闪个不停,很多事都不按前世的轨迹发展,不是提前便是推后,是因为自己重生后改变了原本的命数么?

    安锦华心里升起一阵烦躁来,芍药见她郁郁寡欢,笑着说些逗趣的话,又想起一事来,扭头朝安锦华道:“方才奴婢遇见赵大娘,她问奴婢杜康酿的酒还要不要?”

    安锦华很快冷静下来,多数人都知欧阳先生嗜酒如命,却不知他最喜欢的就是杜康酿。还是前世的欧阳姑娘告诉她的,如果能给欧阳先生带去一坛子好酒,等他喝得烂醉如泥,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

    这样的事儿,欧阳家的人自然不敢对外人提起,对安锦华说得时候,也只当做笑话说罢了。安锦华不知道这一招行不行得通,不过总要试试。

    “即便是才酿出来的,也预定下来。”

    不管命运是不是因此改变,安锦华都不想用弟弟的生命去冒险。

    芍药笑道:“赵大娘还说杜康酿的老板问是不是咱们府上喜事将近呢!”

    芍药原觉好笑才如此说,安锦华心里却是一震,脚下的步伐不觉加快。喜事将近,嫡母去世一年多了,这个家没有当家的女人,父亲年纪也不算太大……

    前世,前世是因为太夫人病逝,父亲又要守孝三年,所以续弦再娶的事儿才一拖再拖。再说,他回来的时候,也带回了另外的一位姨娘。

    安锦华气喘吁吁,太夫人见她风风火火地赶来,拿在手里的信件扬了扬,笑着宽慰道:“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你父亲大概还要半个月才回来。”

    推迟了!安锦华调节了心跳节奏,露出轻松的笑容,“父亲可问起家里的情况?”

    “就问了轩哥儿的课业,信中提到一事,你自己看看。”

    安锦华心头一顿,禁不住看了太夫人一眼,只见太夫人神情安详,才略放了心,拿起信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忍不住长长舒口气,“父亲竟和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太夫人笑道:“我琢磨着也有几分道理,咱们轩哥儿年纪小,书院里头学子众多,别说先生因材施教,就是多照顾一二分也难。”

    信中提到的便是父亲一位同僚,也是望子成龙巴不得自己的儿子样样比别人强,六岁便送去书院,原还学的不错,后来就厌学了。原来竟是因为一次先生提问他回答错了,大伙都笑话他,后来慢慢的更学不进去了,到最后还是得接回家里,单独请了先生教导。可现在已经十五六岁,基本定了型,一样不爱读书,只知道遛狗斗鸡。

    “欧阳先生哪里行不通,我托你三位舅舅帮着选选如何?”

    安锦华将信件折叠起来,“让孙女先试试吧,实在不行再另做打算。舅舅们家里事儿也多,不得已还是不去打搅他们,”

    太夫人见她坚持也不好多说,欣慰地道:“总之你父亲的话说到这里,请不动欧阳先生,等你父亲回来再相看请先生也不晚。”

    牡丹笑道:“今儿奴婢给大爷送东西去,一大早的大爷就趴在书桌上写大字了,奴婢劝他,他说早上起来精神好,写过的东西最容易记住。”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