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夫人将安锦华和安锦珠送到府里,又趁着天色尚早,还去太夫人哪里坐了坐。秦风欲要进来给太夫人请安问好,中途安老爷遇见他,被安老爷叫去说话。秦夫人管不住自己高兴的神情,而太夫人对她的态度也有所改善,不如先前那么冷淡。

    安老爷是一家之主,她多少也要顾及着儿子的脸面,这让秦夫人更高兴,笑意愈发的多了。还时不时挑衅似地看一眼陆夫人和王夫人的神情,两位夫人老神在在,全没当回事儿。不过略坐坐就带着各自的女儿告辞,安锦华亲自将她们送去垂花门前。

    回来的时候,太夫人还再陪秦夫人说话,却已经说到安家即将要办喜事的话儿上了。秦夫人生怕安家不下帖子邀请她们家似地,太夫人神情和蔼,笑道:“等日子定下来,就将帖子送去府上。”

    秦夫人奉承道:“都是自家人,哪里需要这些客套的虚礼,就是不下帖子,我也要厚着脸皮来的。”

    太夫人笑了笑,秦岚见安锦华进来,忙站起身打招呼。太夫人遂朝秦夫人道:“时候不早了,就在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吧。”

    秦夫人略作推辞,太夫人就留了一回,她便不推辞了。安锦华淡淡的表情,看不出喜悦,正是因为这样的神情,让秦岚更相信了安锦珠的话,果然是安锦华对这门亲事不满,才咬着那么一件小事不松口。

    哪里知道太夫人这番态度另有它意?安老爷看重秦风,且那孩子太夫人也没觉得不好。只是秦家的那些亲戚多少有些不讨喜罢了,可孙女安锦华这样的身份下嫁去了他家,终究也吃不了什么亏,再咬着摆架子,以后安锦华嫁过去,就怕秦夫人记恨给她穿小鞋。

    如此才逐渐改善了态度,又明里暗里地给安锦华打眼色。安锦华何尝不明白太夫人的心思,可怜祖母一片心,好歹给脸上添了笑,却始终有几分勉强之意。

    这边太夫人留了秦夫人母女三人,安老爷那边也留了秦风吃晚饭,直到天黑,秦夫人才告辞离开。

    回到家里,立即找来秦风,问道:“安家老爷找你,可是过问你的学业?”

    秦风点头,脸上自然挂着笑,未来岳父待他极好,他就自发地称呼安老爷为岳父,“昌宁侯府里给轩哥儿请了一位先生,岳父大人说这位先生的学识非同一般,说若是我有不懂得,可以去请教一二,只是那先生脾气古怪,也不知道肯不肯,岳父大人还是叫我试试。”

    秦夫人愣住,安家什么样的人家,居然还有这样不明世故的先生,秦风看出母亲的疑惑,笑道:“岳父大人见多识广,他说好必定是好的。”

    秦夫人回过神,才想起要嘱托儿子的话,摆出作为母亲的架子,正色道:“安家老爷在朝为官多年,且是功勋世家之后,还是进士出身,他肯提拔你是你的造化,他说什么万不可回嘴,都应下要紧。”

    “这些我都明白。”

    秦夫人又道:“安老爷与你以后的仕途也多有助力,你瞧瞧,就是你父亲那一批的,同样进士出身的,又有多少像你父亲那么平稳,又有多少还在苦苦熬着。你且要好好把握这厉害关系,安家那大姐儿,那样的出身,难免清高孤傲些,你也莫要放在心上,等日后娶进门,大不了当菩萨供着就是。”

    秦风听得这话禁不嘴了脸,想起几次见到安锦华,他心里也泛起涟漪。安锦华身上自有吸引人的地方,虽不是绝色,可瞧着就叫人喜欢。

    秦风胡乱点个头,“我知道了。时候不早了,母亲早些歇着,儿子告退。”

    秦夫人见他答应的这样爽快,唯恐他是敷衍自己,又拉着他说了好一会儿,秦老爷回房听妻子说的那些话,只觉罗嗦,不耐烦地道:“他又不是三岁孝儿,需要你这样教么?他马上就要大考,过个一两年就要成家立业!“

    丈夫拆自己的台,还是当着儿子的面儿,秦夫人立刻落下脸子,叫秦风回房歇着。待秦风一走,秦夫人便冷声朝秦老爷道:“今儿我也累了,老爷去其他人屋里吧。”

    秦老爷对上秦夫人那张冷冰冰的脸,本来没有火气,现在也升起火气来,一扭头果真走了。

    外面的老嬷嬷瞧见这情形,忙跑进来劝秦夫人,“何苦与老爷置气?老爷好容易来夫人屋里一回。”

    秦夫人亦是满腹委屈,“我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到头来也不过如此,以前紧着讨好他。如今我这一双儿女都大了,儿子又争气,我还讨好他做什么?只要风哥儿好了,我还怕没人侍奉终老不成?”

    老嬷嬷无话可说,只是想到老爷宠爱继室,“万一生了儿子呢?”那可是要分大爷家产的。

    秦夫人嘴角掀起一抹冷笑,“这么大的岁数了,他也有脸。即便他有脸,我未必会叫他如愿!”

    有了安老爷的示意,秦风果真第二天就去昌宁侯府,可那位先生却不在。又见安家仆从忙进忙出,为安老爷再娶的事儿忙碌,秦风去拜见太夫人,也被下人以忙的借口搪塞过去,秦风只得告辞。

    续弦与第一次大婚也有差别,一应礼数还算周全,却也无法与第一次大婚相提并论,不过即便如此,事情也比较多。

    因为办得急,一应彩礼都要现预备,且父亲的婚事,作为女儿也不好插手,所以太夫人少不得打起精神张罗一切,幸亏桂娘是能干人,让太夫人少了不少的心力。便是如此,安锦华也十分害怕太夫人这样操劳,会损坏了康健。

    故此一应平常家务事,她便一人独揽下来,让桂娘有更多的时间帮太夫人打理其他。

    忙碌了几日,太夫人请了薛氏上陈家下彩礼,并将婚期定在了六月二十六,也就意味着,更忙乱的日子来临了,为喜宴忙碌。

    自从那日庙会后,安锦珠的病情依着飞快的速度好起来,因为针线不错,便与刘姨娘一道为新房里要用到的针线忙碌。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