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人往外走的步子豁然停住,扭头看薛氏。薛氏似是才想起,哪里原来是不能通往外头的,后来府里人多事儿多,后院中的女人也多了,便在后面开了一道门,方面那些小厮进出。

    李氏站起身道:“咱们也别慌了,外头的人似乎已经离开了。”

    她一提醒众人才留神细听,果然外头安静下来。安锦华凑过去瞧,只见院子周围还留着七八个官差守着,却没有靠近厢房这边来。

    众人只得耐着性子安静地等待,而只有面临危机的时候,才能真正看明白一个人的真面目。陈氏很沉得住气,神色无异还安慰着茜姐儿和安浩轩,其他夫人眼观鼻鼻观心,静悄悄的,唯独秦夫人,一张脸变幻莫测,什么情绪都忘记了掩饰。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外头才又有了响动,厢房的门被推开,进来的婆子道:“外头是晟王爷奉了旨意来的,得知咱们府里还有客人在,特意下了恩典,请不是本家的各位夫人从侧门离开。”

    这句话终于叫秦夫人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急忙问那婆子:“其他人呢?”

    婆子恭恭敬敬不慌不忙道:“其他人男客已经先一步出府了。”

    婆子情绪稳定,且从容不迫,众人皆松了口气,薛氏问外头的情况,婆子道:“三位老爷特意叫奴婢来告诉夫人,叫夫人安心,已经没事儿了。”

    如果不是真的没事儿了,任凭这婆子如何稳重,也不见得能这般沉得住气。安锦华彻底松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的信件,舅舅家这一劫算是躲过了吧。

    秦夫人这一次倒不急着走了,若不是外头又有人来催,她大概还要留下继续说话。薛氏将其他夫人送了出去,回来见安锦华、陈氏她们还在,脸上不觉挂着笑,交情远远抵不上亲情。又见安锦华细心地给汪氏擦脸,走过去道:“华儿也先回去吧,外头的事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今儿你二舅的寿辰,怕是做不成了。”

    安锦华微笑道:“以后多的是日子可以做的。”

    只要夏家不出事,还怕没机会给二舅做生么?薛氏明白她话里意思,却由不得叹口气,“方才出去听说侯爷也来了,还来了督察府的蒋大人。也不知这飞来横祸,到底为的是什么缘故。”

    安锦华忙宽慰道:“舅妈别担心,三位舅舅为人和善,且谨小慎微,不会出事的。”

    陈氏亦宽慰了薛氏一会儿,因为外头有了令,安锦华等人不得不离开,只好从后门出来。外头的马车早就停在那里等着她们,还有秦夫人和秦风。

    因为官差就在附近,大伙都不敢多停留,匆匆上了马车。回到家里,已经得到消息的太夫人派了牡丹守在垂花门前,她们一到就叫了陈氏和安锦华过去。

    陈氏交代身边的大丫头送安浩轩回去,又见安锦珠神色木讷,吓得不轻也叫她回去歇着。这才和安锦华一起往寿禧堂去。

    夏家因为什么出事,陈氏并不十分清楚,唯恐太夫人担心,就只捡好的说。安锦华纵然知道一些,也不敢贸然开口。

    安老爷已经去了夏家,午饭后任旧没有任何消息回来,派去的人只是说那些官差还没有离开,直到傍晚,安老爷回来说了无碍,太夫人和安锦华才松了口气。

    这一夜格外宁静,连一点儿风声也没有,天空黑沉沉仿佛要吞噬了天地,一股压抑的气氛缭绕在京城的上空,如同暴风雨来临前。

    安锦华辗转反侧,芍药和另外两个丫头情绪都有些不稳定,安锦华害怕她们三个说出不该说的话,便叫来和自己一起睡。四个人,里面床上安锦华和芍药并肩躺着,另外两个丫头睡在外间。隔了不久,便传来轻微的鼾声。

    芍药知道安锦华睡不着,想着白天发生的事儿,她也睡不着。特别是白日里,安锦华果断决绝的模样,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大小姐受伤是变了不少,但还是觉得有些诧异。几番欲言又止,也不知道该如何问出口。

    安锦华哪里擦觉不到,淡淡开口:“要问就问吧。”

    芍药浑身一颤,想到自己伺候大小姐这么久,虽是奴婢,大小姐待她却如姊妹,因此鼓起勇气,道:“大小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芍药道:“大小姐从来没看过道门里的书籍,也从来没礼过佛,奴婢虽然也不知道,可瞧着四爷的模样,大小姐明白的还不少。再有今天的事儿,大小姐难道一点儿都不害怕么?”在芍药看来,安锦华就没有流露一丝一毫的害怕,反而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

    安锦华深吸一口气,“死过一次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芍药去理解为安静茹落水昏迷的事儿,心头一疼,自责涌上来,“都是奴婢舒服没保护好大小姐。”

    既然误解了就误解了,安锦华没打算解释,“如果没有那件事,我大概还会继续被文姨娘蒙在骨子里。”

    芍药想到文姨娘的作为,咬牙道:“恶有恶报,她也是自食恶果。”

    话题不知不觉绕开,也不知什么时候芍药就睡过去了,安锦华强迫自己闭上眼,却怎么样也睡不着,直到五更天才眯了一会儿。

    父亲一早就出了门,陈氏见安锦华魂不守舍,知道她担心夏家。便派了人去外头打听,却任旧没什么消息。这叫安锦华的心一点一点沉下去,中午父亲回来,她左思右想,决定将从夏家带回来的那封信拿给父亲瞧。

    刚回到房中,好消息就传来了。

    “刚刚得到的信儿,官差已经离开夏家了。”

    来禀报消息的是陈氏屋里的丫头,安锦华忙抓着她细问,那丫头苦笑道:“奴婢知道的也不多……”

    “表妹要知道什么?问她还不如问我呢!”

    熟悉的嗓音传来,安锦华扭头一瞧,果然是夏宏。安锦华见他除了眉间略带倦意,其他倒还好,微微松了口气,“现在也不用问了,你能出来,相比是没事儿?就是不知外人能不能去探望?”

    夏宏给了她一个叫她安心的笑,道:“现在没什么事儿了,那封信可还在表妹手里?”

    安锦华去柜子里找出来递给他,又问了一些其他事,皆无恙方才放了心。又叮嘱他,“家里无事,表哥还是安心备考吧。”

    夏宏刮了一下安锦华的鼻头,苦恼地道:“表妹真长大了,都教训起表哥来了。”

    还有心思开玩笑,安锦华横了他一眼,见夏宏仔细地将信件收起来,安锦华心里又升起不安,前世大概就是这封信害得夏家落败,“表哥,这封信你还是处理了吧。”

    夏宏蹙着眉头沉吟片刻,抬头笑道:“没事,表哥鲁莽,两位伯父还有我父亲倒不是鲁莽的。”

    安锦华脸一红,知道自己多虑了。尴尬地笑了笑,道:“表哥没其他事儿就回去吧,这封信我瞧着总想毁了它。”

    接着一连几天,安老爷皆早出晚归,陆陆续续也有消息从街上传来,有人参了沈大人一本,朝中局势动荡不安,常有官差在街上巡逻,弄得京城人心惶惶,大户人家关门闭逢,便是有几家要办事儿的,也相继取消了。

    八月,大考的前一天,沈家被满门抄斩,此事震惊京城,以前与沈家来往过密的皆人人自危。

    安锦华听完芍药惊心动魄破的言说后,不由自主地说道:“还有几家,这一次牵连甚广。”

    芍药大惊,“小姐听谁说的?”

    安锦华没说话。沈家满门抄斩,给京城的秋天染上了一层血色,大考如期举行。但因为沈家的事儿让京城阴霾重重,故此今年的大考无声无息就过去了。秦风到底考得如何,安锦华不知道,不过夏宏的倒是不错,考了二十八名,这个成绩入翰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算是给夏家,增添了几分喜气。

    安锦华和陈氏商议着去道贺,李氏却一早就打发人来说不必的话,外头动荡不安,又传九王爷有异动。故此各府女眷皆不敢随便出门。

    十月,大雪纷飞,果然又有几家被抄家,包括忠勇将军府邱家,兵部侍郎洪家,大理石左长卿赵家……

    “每天这样一个消息传来,这个年还不知怎么过。”陈氏感叹一声,又叫丫头添了碳。

    安锦华和安锦珠坐在炕上做针线,听到陈氏的话,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抬头。每天这样一个消息,安锦华生怕哪天早上醒来就听到三位舅舅入狱的消息,长舒一口气道:“年前应该就能完吧,这一次震动这样大,时间长了没有稳定下来,总不见得好。”

    陈氏诧异不已,没想到安锦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却也忍不住点头,昨晚安老爷就说过这话,外面的事儿陈氏也并非完全不懂。

    “希望如此吧。”

    陈氏身边的嬷嬷却愁苦着脸道:“这些日子街上许多商铺都没开门,年货是办不齐全了。”

    话音刚落,外头门上的婆子急匆匆跑进来,惶恐不及地道:“夫人大事不好了,老爷刚刚着人带了话儿,叫把各处的门都关好,可能、可能要出乱子了!”

    ————————简妈能力有限,那啥喜欢的亲亲就养文吧,完结了看也一样的————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