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西宫门,要进去自有宫里的轿撵出来抬进去。时辰还早,却已经有几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广场上,随行的婆子丫头,站在风中个个都是一幅兴奋的模样,寒风吹在身上也不觉得冷。

    自有认识安家太夫人的上前见礼问候,太夫人携了安锦华和陈氏介绍,眼前自比旁人更雍容华贵的,竟是当今皇后娘娘的母家,内阁薛大人的原配薛夫人。

    薛夫人比太夫人年轻,论起辈分却与太夫人同辈,不过里头出来的轿撵,还是让给太夫人先进去了,目送她们进去后,才坐上后面出来的轿撵。

    其他人并不能跟着进去,只能在原地候着,不多时,便陆陆续续又有人来,前后一个时辰,这西宫门外的广场上就人山人海,大伙虽是仆从,可能来得都是体面的。经常跟着主母外出走动,别人家的体面嬷嬷丫头,自然少不了一些相对熟悉的。比如秦家和夏家,就与安家的熟悉,纷纷过来闲聊。

    且说安锦华一行人,太夫人在前头单独坐了轿撵,后面安锦华和陈氏坐在一起,赵嬷嬷和牡丹尾随而行。走了大概两盏茶的工夫,到了一处,轿撵停下。自有女官上前,撩起帘子扶大伙下来,地上的积雪早已清理干净,露出石子地面,抬头望去,高大的朱红色门上,赫然写着“长宁宫”三个隶书大字。

    门上的女官朝太夫人行礼,太夫人微笑点头,便等那女官进去通报。

    陈氏上前搀扶太夫人,才发现自己的手微微颤抖着,想来她不过是个庶女,娘家父亲也不是位高权重的,她没想过自己这辈子还有幸进宫。

    安锦华因为来过,虽然已经时隔多年,倒没有她那么紧张,却是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举止。

    进去通报的女官很快就返回来,在前头引领这大伙进去,赵嬷嬷和牡丹却只能留在外头静候。

    太后娘娘年纪大,素来喜欢清净,又崇尚简朴,长宁宫倒不是十分奢华,却也并不是一般家庭能拥有的气派,只见朱红色大柱子上,飞禽走兽栩栩如生,足有一丈高的朱红色门窗,窗屉子精巧别致却不失大气,里头的摆设也可隐约瞧见一二。

    四周轻悄悄,不闻一点儿声响,安锦华和陈氏也不由得屏佐吸,紧紧跟在太夫人两步距离之后。忽听到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人可到了?”

    立即就有人回禀,“已经到了。”

    太夫人跪下行大礼,安锦华与陈氏也跟着跪下,原来已经走到了拜见太后娘娘的地方,中间被一道帘子挡着,隐约可见里头一位穿着橙黄色朝服的老妇人,歪坐在贵妃榻上,怀里抱着暖炉,脚边躺着一只肥肥的大白猫。

    “昌宁侯府苏氏携孙女、儿媳请太后娘娘金安,愿太后娘娘凤体康健,福寿绵长。”

    太后娘娘嗓音里透着喜悦,“快起来。”又道,“锦华,快扶你祖母起来。”

    安锦华和陈氏一左一右搀扶起太夫人,太后娘娘便叫她们皆进去说话,太夫人忙道:“命妇身份卑贱,怎可目睹天颜。”

    太后娘娘笑道:“几十年的老姐妹,你还这般守着规矩,进来吧,今儿早些叫你来,就是想咱们姐妹的好好说说话儿。”

    早有女官打起来帘子,太夫人低着头走进去,安锦华和陈氏也得了懿旨,跟着进去,太后娘娘说:“让我瞧瞧你的乖孙女长高了没有。”

    安锦华依言走到太后娘娘跟前,微微垂着头,不敢直视太后娘娘,将目光落到她脚边的那只慵懒的大肥猫身上。

    太后娘娘看后,笑道:“果然长高了,却比先时弱了些似地。”

    太夫人忙附和道:“是。”

    太后娘娘又问安锦华平常在家做什么,安锦华恭恭敬敬答道:“做些女红针织,在祖母跟前侍奉。”

    “可曾读书认字?”

    “前儿请了西席先生,教过《女戒》《女论语》,小女愚钝,略识得几个字。”

    太后娘娘笑道:“女孩儿识字也好,太过也不见得好,你读这些都是好的。”又说太夫人教养不错,只是想到安锦华没了嫡母伤感了一回。太夫人笑说陈氏的好,太后娘娘便叫了陈氏上前,问了几句话,夸她温顺贤惠。于是叫人封赏,安锦华与陈氏跪下谢恩不提。

    太后娘娘要见的始终是太夫人,她们是姊妹,虽然都在京城,却难得聚在一处说话,安锦华和陈氏被领到偏殿吃茶。

    女官呈上茶和点心,便去门外守着,陈氏这才敢松口气,也不怕安锦华笑话,低声道:“真是紧张呢!”

    安锦华轻轻点点下巴,表示自己也紧张。陈氏心头一暖,感觉自己和安锦华不像母女,反而像姊妹,这感觉却亲切无比。

    两人低声说着话儿,不多时又有其他外命妇来请太后娘娘的安,有些被挡了回去,有些太后娘娘召见了,其中就有在门上遇见的薛夫人。从太后娘娘从的长宁宫出来,便去见皇后娘娘。

    太后娘娘微微蹙眉,朝太夫人道:“听说薛家愈发日上中天,薛大人的门生遍布天下。”

    太夫人谨慎地道:“薛大人德高望重,被人推崇也是情理之中。”

    太后娘娘道:“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接替了镇国将军的兵权,一个接替了西南战事,这势头好是好,却有些过了。”

    薛大人为内阁大臣,家里儿子不走文,却走武,这确实看起来有些叫人担忧,可这一次扳倒沈家,薛家功劳不小,“圣上奖罚分明,盖过先帝之风,太后娘娘保住凤体,这些大事,圣上自有裁断。”

    太后娘娘叹口气,“许是我多虑了,好在你儿子得圣上器重,倒不是他在朝中独大。”

    太夫人不敢接这话,只说圣上隆恩戴天。

    刚刚停下这个话题,便有女官进来禀报:“长公主觐见。”

    太夫人起身回避,太后娘娘道:“罢了,又不是仇人,哪里就见不得。”他们之间的事儿,太后娘娘也是知道的。

    太夫人却不敢坐,不多时就瞧见一位华贵的妇人进来,其岁数与太夫人、太后娘娘相差无几,双鬓染白,体态龙钟,正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姐姐——长公主。随行的还有长公主的两位孙子和两位孙女儿。

    众人齐齐朝太后娘娘行大礼,太后娘娘叫起,太夫人又向长公主行礼,长公主的孙子孙女又朝太夫人行礼。礼毕,太后娘娘便做了和事老儿,撮合太夫人和长公主冰释前嫌,长公主一把岁数,再多的嫌忌也看开了,因此两人倒是很快就说上话儿。

    至于随着长公主来的孙女、孙子,安排去了偏殿,其中就有褈之在内。

    ——————昨天发烧,脑袋一团浆糊,又有事儿出门,很晚才回来,所以没有更新,今天会努力补上,下午还有一更或者两更以上,时间不确定,大伙明天来看吧,另外,男主已经露面了,不过和女主谈情说爱是不可能的,简妈写得是种田文,要看这种婚前恋爱的就选择不是种田文的看吧!谢谢大家的鼎力支持!————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