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锦华愣了愣,他不知道年褈之要说什么,这一切毫无征兆来的太快,且已经不是前世的经历了。前世的她也没有成过亲,与秦风竟有的几次接触,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儿了。

    但她还是见了,中间隔着一道琉璃屏风,他在外面,她在里面,他看不清她的模样,但她却将他看的一清二楚。

    坦然沉着的目光,没有属于少年的轻狂,而仿佛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

    他说:“几次有幸与你接触,便叫在下感触颇多,我们家的情况,想必你也了解,祖母年纪大了,妹妹年幼,这两年我不在家,幸而有祖母庇佑,只是祖母身体每况愈下,你能那般舍身保护轩哥儿,定也能将清荷当做亲妹妹一样对待。”

    年家的情况安锦华确实从年清荷哪里了解了不少,年家大房无人,二房肩挑两房,年清荷其实在家里很受排挤和委屈,能安然长大亦是万幸。

    安锦华反而因此松了口气,不是无缘无故就好了。

    年褈之见她不说,便知自己这样说反而容易叫她信服,其实,他早就有这个心了,可惜当初她已经定了亲事,这一次凯旋而归,没想到半路上接到好友夏宏的书信,说安锦华已经退了亲。

    没人知道他收到信后的心情,战场上几次在鬼门关徘徊,有一次深陷敌军难以脱身,他连死的心都有了,偏偏那时候他想起元宵节那晚,安锦华毫不犹豫地飞扑过去保护安浩轩,她原本娇小的身子,硬是护住了那些人没有让安浩轩伤到分毫。

    是那份勇气震撼了他,看着东倒西歪胡乱躺在草地上的将士,他觉得自己哪怕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部下。最后他一马当先,率领所剩不多的将士突出重围,烧了敌军的粮草,断了敌军的后路。

    收到信之后,他一抬头就瞧见在苍穹中翱翔的大雁,部下见他发怔,半开玩笑地道:“将军去把它们捉住吧,回去后正好提着去未来将军岳丈家里提亲。”

    他心中一动,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尤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大雁乃忠贞之鸟,提亲时若是有大雁,便可夫妻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他的意思不知道她明白没有,其实若不是她,或者没有夏宏那封书信,这一对大雁还在苍穹中翱翔。那是他花了两天两夜才活捉住的,累的筋疲力尽,部下有意帮忙也被他冷言拒绝了。

    这个姑娘,从他第一次见她,就印象颇深,幸亏,他还有机会。

    安锦华垂下头,有些不太适应屏风外面那一双灼灼的眸光,反应也似乎有些迟钝,“我很喜欢清荷。”

    他是要自己去帮他护住妹妹,管理家事。安锦华深吸一口气,这两年没了文姨娘,她的日子可谓幸福而安乐。可她知道,无论最后嫁给了谁,都少不得一番争斗周旋。

    至于其他的,一生一世一双的憧憬,两次打击之下,她确实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太夫人、嫡母夏氏、陈氏、以至于陆青苑,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丈夫不属于正妻一个人,她安锦华得老天眷顾重活一世,要求真的不能太多。

    年褈之,或许还好些吧,应该不会像秦风,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短暂的谈话被桂娘打断,“长公主要回府了。”

    年褈之最后看一眼屏风后面的人,举步离开。

    接下来的事儿进展的就更加顺利了,宫里太后娘娘欣慰地朝太夫人和长公主道:“没想到你们最后反而做了姻亲,所谓缘分便是如此吧。”

    长公主与太夫人相视一笑,太后娘娘赏赐一对三尺长的如意柄。接着便是徐贵妃,遇见太夫人毫不忌讳当初公主抢亲一事,笑道:“幸亏是发现了,否则还真害了安大姑娘一辈子。”

    又说年褈之年少有为,是个不可多得的朝廷栋梁,若不是长公主不愿意,她都想把若玉公主嫁过去呢。

    太夫人一颗心提到嗓门口,千万别再出这样的事儿了,否则安锦华就真被耽搁了。转念一想,若玉公主的亲事已经定下了,择了吉期就要大嫁才略略放了心。

    安家虽有太后娘娘这一层关系,可徐贵妃到底是贵妃,皇帝如今对徐家也颇多倚重。她是不太喜欢徐贵妃的为人,可也不能刻意去得罪她。

    两家为此忙碌起来,交换庚帖,合了八字,择了吉期,定在八月十六这天迎娶。

    时间比较短,陈氏忙起来,府里每日又有人登门道贺,一时之间,忙的人仰马翻。相对而言,安锦华就清闲多了,除了做嫁衣什么事儿也没。

    其实嫁衣早就有了,只是那是预备着嫁给秦风时穿的,安锦华叫丫头一把火烧了,重新做赶制另外的嫁衣。

    她有意帮忙,陈氏和太夫人皆不允许,笑道:“如今你在家难得清闲,以后去了婆家可没这样的好事儿。”

    于是,安锦华任旧每日在屋里呆着,闲来无事偶尔做做针线,或者闺中密友前来陪她说话。

    比如年清荷,就无比高兴围着她改了口直接叫嫂嫂,安锦华有时候被她闹得无奈,故意板着脸,年清荷乐呵呵地道:“反正早晚都要叫的,早点儿叫迟点儿叫有什么关系?我本来就高兴,幸亏是安姐姐,若是……”

    忽地顿住不说,二婶婶其实给哥哥看了一门亲事,是二婶婶娘家那边的侄女儿,那位姐姐经常来府里……

    算了,反正那位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的姐姐不会成为自己的嫂子,这些事儿就不去想了。

    年清荷任旧围着安锦华叫嫂子。

    再来就是陆青苑,羡慕地道:“这下你总不至于愁眉苦脸的吧?你是不知道,外头的人对你多好奇,说安家的大姑娘如何如何厉害,秦家配不上,转头就找个了比秦家那位更出色的了。”

    安锦华微微红了脸,总算是有点儿待嫁女孩儿的娇羞,嗔怪道:“你就取笑我吧,回头我取笑周清去。”

    陆青苑虽然成了亲,以前有些话不能与安锦华说,如今仿佛都好说了。只是偶尔想起秦风,难免不会觉得可惜,他的前程也毁得差不多了。可若是早些通知安家,不是等到安家发现问题才被退亲,这事儿也不至于闹得满城风云。

    陆青苑并不知安家与秦家退亲的真正缘故。

    “对了。府上二姑娘的补没好么?她似乎也快及笄了。”

    安锦华怔了怔,瞥见桂娘担忧的眼色,淡淡地道:“一直在吃药,可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些日子倒是愈发憔悴了。”

    安老爷也几乎气得半死,安锦珠竟然被诊断出怀了身孕,她和秦风背地里到底有过多少次了?

    孩子自然是打掉了,安老爷对她彻底失望,只等着安锦华成亲后就将她送回安家祖籍去。

    陆青苑深深叹口气:“她这人多疑,没病也会弄出病来。”

    安锦华没接这话,芍药笑着道:“孟大奶奶别说她了,说说您吧,肚子里这个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陆青苑才怀孕,肚子还看不出来,脸上却洋溢起母性的光华,微笑道:“怎么样也要明年去了,只希望这一胎是个男孩。”

    “男孩有什么好的,调皮捣蛋,女孩儿还乖巧可人些。”

    桂娘道:“还是男孩更好,头一胎是男孩,以后生男孩女孩都好。”

    陆青苑微微笑着点头,男孩承载着一个家族的香火延续,头一胎本来就至关重要,若头一胎是女孩儿,婆婆不喜不说,丈夫屋里的人就要多起来了。何况,那后宅本来就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她,若是出个什么意外……

    这后宅的争斗,是没有消炎的战场,丈夫虽然敬重她,恩爱却不见得有多少。自己的儿子,才是以后真正能依仗的。

    想到这里,陆青苑盯着安锦华笑道:“指不定明年你也要当娘了,到时候我的儿子带着你的儿子玩闹,咱们就在旁边坐着看。”

    安锦华白了她一眼,“说什么呢!”

    陆青苑乐呵呵的,“难道你不想生么?不过等你嫁了人,生不生也由不得你了。你是不生也得生,生也得生。”

    安锦华愈发觉得脸颊火辣辣的,不知怎么的就想起年褈之灼灼的眸光,脸颊火辣直达耳根,直接不理会陆青苑了。

    桂娘笑盈盈道:“大姑娘还没出阁呢。”

    陆青苑假装自打嘴巴,“瞧我这记性,忘了安妹妹还待字闺中,可我昨儿好像听见有人叫你嫂子,你还应了呢!”

    安锦华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陆青苑见她脸红到不行,才打住不取笑了。

    炎炎夏日在忙碌中度过,天气慢慢凉快下来,安家热闹的程度却丝毫不减,安家嫁女,嫁的是长公主府,两家在京城的地位都不容小觑,京城大小官员,有没有请帖皆送来贺礼。

    嫁衣也终于送来,繁复而华丽又不失大气优雅的款式,上面用金线绣着比翼凤凰,头面上皆是拇指般大小匀称的珍珠,与金色交织,华贵而抢眼。

    到了吉期的头天傍晚,安锦珠突然闯进了锦院。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